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21)03-0119-09 早在1936年,沈从文就曾火气十足地指责“目前多数读者”说,“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①。在《题记》中,沈从文又明确表示,自己的《边城》“不是为这种多数人而写的”②。但问题是:直到今天,一般研究者津津乐道的,不照样也是沈从文的优美和清新?他的《边城》,不也照样被安置在“优美的湘西世界”里,被种种匪夷所思的奇谈怪论包围着?清新与朴实背后的“隐伏的悲痛”,不也照样被风景化甚至是被消费化了吗?个中原由,值得深思。 一、历史的湘西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多年以来学界的通行做法,是立足于题材差别,把沈从文的创作划分为批判病态的都市文明和歌颂优美“湘西世界”两大板块来讨论,但要理解沈从文的话,一个“湘西世界”就足够了。这个世界,蕴含着“乡下人”沈从文全部的理想和热情,体现了他对人性的理解。要理解《边城》的清新与优美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得从他的“湘西世界”开始。 沈从文自己的作品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历史中的“湘西世界”决非“世外桃源”。物质的贫穷,统治者的残暴,普通人愚昧而又无可奈何的命运……凡是我们所能想到的“丑恶旧世界”的一切,这里都不缺少。沈从文也决不是当年的批判者所指责和今天的研究者所赞美的那样对苦难视而不见的审美主义者。他之所以下定决心离开家乡,去学些“不明白的问题”,看看能够使他“耳目一新的世界”③,也是为了在湘西以外的地方寻找一份新的合理的生活。这样的人生和文学原点,跟当年“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④的鲁迅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两样。认定沈从文而把以鲁迅为“头”的五四新文学叙事法则“一股脑儿地砍将下来”的说法⑤,明显太过简单。 正如沈从文自己所说的那样,对“湘西世界”里的水手、农人、妓女之类的普通人,他始终满怀着“不可言说的温爱”⑥,赞美他们的诚实、勇敢和强悍。但也正是这份“不可言说的温爱”,让他比谁都更痛心,更清楚眼前的事实:历史中的湘西,已经在内战、横征暴敛、鸦片毒害等巨大历史力量的裹挟之下“失去了原来的朴质,勤俭,和平,正直”,正在向着“一个不可知的命运”⑦、向着“堕落与灭亡大路走去”⑧。“湘西世界”和“我们这个民族”走向堕落和毁灭的根源在哪里?一个真正的作家又该做些什么?沈从文终其一生面对和思索的就是这两个问题,而且他是自始至终坚持“五四”新文学立场,立足于“人性”和“生命”两个关键词来思考这个问题。 沈从文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并不认为普通民众应该为他们自己的悲惨命运负责。普通民众是苦难和不幸的承受者,但苦难和不幸的根源却不在他们身上。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不是古代文人雅士心目中的“桃花源”,不是地图上一个抽象的小黑点,不是现代理性主义者那完美而精致但却没有人居住的“水晶宫”⑨,而是一个亲切自然的“人的世界”。沈从文并没有把自己剥离出来,站在外面来思考“湘西世界”和“我们这个民族”的命运。面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沈从文深情地写道:“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分。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⑩ 不过,“湘西世界”无可奈何地走向堕落和毁灭的根源虽然不在普通民众身上,但那结果却实实在在地重压在柏子、翠翠、夭夭这些人的身上。所以,问题也就不在于如何把“这些人”安置到历史时间,甚至宇宙时间意义上的“美丽新世界”,而在于如何重新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燃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使他们还配在这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11) 凭着“乡下人”永不服输的热情和诚实,筑造“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引导他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和“对当前一切的怀疑”,(12)就是沈从文的答案。而《边城》,则是这个答案最著名的“文学形式”。 二、天、神、人交错构成的“自然” 如前所说,《边城》是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而不是历史中的湘西。历史中的湘西,应该在《湘行散记》《湘西》和《从文自传》等作品中去体味。作家自己说得很清楚,不应该在作品与现实的关系上而应该在作品本身的表现形式上来考虑《边城》是否“真实”,“只看它表现得对不对,合理不合理;若处置题材表现人物一切都无问题……那么,这种世界即或根本没有,也无碍于故事的真实”。(13)小说不是因为与历史的湘西相符合而是因为与作家理想的“人生形式”相契合而“自然”和“真实”。用王国维的话说,《边城》不是“写景”,而是沈从文大手笔的“造景”,“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14),所以小说虽是虚构,但却那样“真实”,那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