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是文学的传统题材,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不乏经典篇目,无论是规模宏大的《奥德赛》,还是篇制简短的《诗经·采薇》,都在讲述有关还乡的故事。进入20世纪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已然开启。而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流动性增强,与此相应的是,“还乡”也成为中国现代作家最青睐的题材之一。鲁迅、沈从文、师陀、萧红等都以还乡文学而闻名,其中既有或虚构或真实的还乡场景,如鲁迅的《故乡》《祝福》《在酒楼上》,师陀的《果园城记》,沙汀的《还乡记》以及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等;也有宽泛意义上的“精神还乡”,如鲁迅的《社戏》、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等。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结束,在户籍制度的管理下,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因而在那个时代的文学实践中,还乡题材呈现出衰落趋势。不过,在陈登科的长篇小说《风雷》、赵寻的剧本《还乡记》以及浩然的著名小说《艳阳天》中,仍然可以勾勒出一个完整的还乡情节,主人公的“复员军人”身份也成为社会主义文学还乡记的醒目标志。 “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迅速调整了现代化的方向,一种以西方为镜像的“现代化”想象成为主流话语,与之相应的是“脱域机制”的飞速进展,“离乡”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的常态。还乡题材随之呈现出盛况空前的局面,如果以还乡故事中主人公的身份为依据,对此类作品进行划分,那么比较常见的有两类:一是知识分子还乡记,如张承志《黑骏马》、韩少功《归去来》、莫言《白狗秋千架》、贾平凹《高老庄》、格非《望春风》、徐则臣《耶路撒冷》、李洱《应物兄》等;二是农民工还乡记,如关仁山《九月还乡》、王十月《无碑》、徐则臣《如果大雪封门》等。这一趋势也波及“非虚构”领域,无论是梁鸿发表于《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的作品《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还是2015-2016年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热点的博士生“返乡笔记”,都内含着多重的“离乡”与“还(返)乡”情节。显而易见的是,在现代化道路上加速前进的中国,被卷入还乡故事的人群越来越庞大。 还乡记的源远流长,自然与这一题材自身的魅力相关。王德威曾经论及现代小说中经久不衰的“原乡”小说脉络:“在中国现代小说的传统中,‘原乡’主题的创作可谓历久而弥新。‘故乡’因此不仅只是一地理上的位置,它更代表了作家所向往的生活意义的源头,以及作品叙事力量的启动媒介。”①相对于表意含混的“原乡”主题作品而言,本文所论及的“还乡记”特指包含了具体还乡情节的小说。在我看来,还乡记属于典型的“原乡”小说,不过它更强调主人公返回故乡的特定行为,这一行为本身构成了叙事的原动力,还乡记也因此与通常所说的乡土题材作品以及仅仅表达乡愁的思乡作品区别开来。还乡记内含着时光的流逝、空间的腾挪以及百感交集的情绪体验,在某个特定的瞬间,借助主人公的行动,时间与时间交织,空间与空间碰撞,目光与目光相遇,复杂的意义得以诞生。它可以承载思乡之幽情、个体生命流逝的体验、物是人非的感叹,同时亦可以在主人公的身份设定、故事情节的编织、主题的确立上处处刻下时代的痕迹。 如果说古典时代的还乡记更多关注故乡以及自我在时间中的流变,那么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兴起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还乡记,则构成了书写中国现代经验的重要载体。在前文所述的现代作家的相关作品中,既涉及启蒙的合理性与对启蒙的反思、革命的有效性与对革命的警醒、城市与乡村的对峙、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以及乡土中国的命运走向等重大问题,亦涉及国家政治经济与民间生存本位、道德伦理与个体欲望、进化论与循环论历史观等不同立场的抗衡,同时还包含着生与死、情与欲、罪与罚、背叛与皈依等无尽纠葛的上演。它们无疑是我们管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进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期,知识界热衷于将这一时期与“五四”相关联,指出两个时代都在反传统并向西方学习,进而恢复启蒙现代性话语的历史合法性。尽管有论者敏锐地指出,“将‘新时期’叙述为‘第二个五四时代’,乃是80年代知识界所构造的最大‘神话’之一”②,但无论有着怎样的差异,两个时代的最终选择是类似的,中国再次走向“世界”、走向“现代”,而所谓“现代”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就是欧美资本主义社会。此时的文学还乡记同样不仅是一种文学书写,亦是对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经验的特定表达。正如“中国在梁庄”这一标题所揭示的,还乡记的野心是凭借着各种有关故乡的修辞,最终抵达具有普遍性的中国经验。 那么,80年代以来的文学还乡记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现代化进程?在传递中国现代经验的意义上,“还乡”这类题材有什么独特的修辞方式?偏好哪些意象?打开了哪些话题领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涉及还乡记内在的审美属性,又涉及复杂的意识形态表征方式。这一时期的还乡记书写卷帙浩繁、异常丰富,即使暂时搁置台港澳作家和海外华人作家的创作,相关文本也绝不是一个整体,书写者的个体差异、时代话语的微妙变化等因素都会作用于作品之上。本文无意梳理不同作家笔下的还乡记之间的差异,而是选择从时间、空间以及主体等三个方面入手,发现这类作品共享的关于“还乡”的修辞,揭示80年代以来的文学还乡记在时间的流逝中对故乡的记忆与想象,在空间的迁移中对故乡的描摹与新的发现,在故乡与他乡的辗转中所体验的迷失与困惑。本文将指出,如果还乡记写作的前提是主人公与故乡的分离,那么当代中国还乡记的结局却毫无意外地指向了故乡的终结,“五四”时期围绕故乡所建构的启蒙话语也随之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兴起。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还乡记因此不仅事关乡愁,更是对现代性危机的应对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