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习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这并不代表着反贫困事业的终止,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我们仍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金融能力是在“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视角下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新思路。从理论渊源看,迈克尔·谢若登提出的资产建设理论指出资产积累具有积极的福利效应(Sherraden,1991),资产建设所带来的未来取向让人们更容易被激励从而抓住机会摆脱贫困。该理论基于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可行能力概念发展出金融能力的概念。金融能力一方面包含微观层面个体的金融素养,另一方面是宏观层面的普惠金融机会(方舒、谢诗东,2020),通过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促使人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与金融行动,有助于个体实现金融福祉(M.Sherraden,2013)。 因此,正确理清金融能力的两个维度即金融素养和金融机会及其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后脱贫时代贫困问题的解决,以及我国反贫困政策从解决绝对贫困向治理相对贫困顺利转型接续。 二、文献综述 (一)金融能力 金融能力是指个体拥有通过金融教育获得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并且有相应的机会参与金融市场从而产生金融行为以提高自身金融福祉的能力(M.Sherraden,2013)。借鉴阿玛蒂亚·森的“可及性”概念,金融能力是指个体的金融知识技能和他们可及的金融服务之间的互动所共同构成的“可行能力”,它包含两个前提:一是个体需要拥有一定的金融素养(financial literacy),二是拥有可及的金融服务也就是相应的金融机会。 1.金融素养 目前学界对金融素养还没有一致的定义,但其内涵多年来不断地得以丰富和完善。OECD于2011年对金融素养的定义当下被广泛采用,即金融素养是与金融事务相关的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并将其用于金融决策以改善个人金融福利(刘国强,2018)。 由于金融素养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学者们对金融素养测量的内容与方法也存在差异。已有研究中,构建金融素养指标多采用直接加总法或因子分析法两种(单德鹏,2019;王正位等,2016;姚玲珍、张雅淋,2020)。但目前金融素养没有形成公认的标准化测度工具(王宇熹、杨少华,2014),对于金融素养的内容、测评指标,仍需要进一步探讨(熊芳、项紫薇,2018)。 根据已有研究,金融素养的测量内容主要围绕主观金融素养与客观金融素养两方面展开,客观金融素养侧重于金融概念认知维度,主观金融素养侧重于金融素养的自我评价(彭显琪、朱小梅,2019)。有学者用迭代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金融素养指标(Rooij et al.,2011;尹志超等,2014),着重衡量金融素养中金融知识这一维度,但忽略了其他维度(尹志超、张号栋,2017)。目前也有不少国内研究出于对金融技能与相关决策行为的考量,对金融素养进行多维度测量,例如,有研究者从金融知识、行为、技能三个维度构造金融素养,从而全面反映综合金融素养水平(尹志超、张号栋,2017);还有基于数据可得性并综合现有研究,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对金融素养进行整体的变量构造(孟宏玮、闫新华,2019)。 2.金融机会与金融脆弱性 金融机会是个体和家庭应用其金融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条件,消除贫困和经济不平等的重要条件在于提供平等包容的金融机会。从社会工作角度来看,金融机会与金融可及性是普惠金融的本质(黄进等,2018)。 由于脆弱性的本质是风险,金融机会不足也就是金融脆弱性的体现。随着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日益增加,普遍认为金融脆弱性是指个体、家庭和群体乃至社区的金融风险、金融能力欠缺和可及金融机会不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金融脆弱性主要是以筹款能力、家庭账单支付等方式来衡量,有学者以30天内拿出2000美元的能力为指标对美国家庭金融脆弱程度进行研究(Lusardi & Mitchell,2011)。 因此,金融能力、金融素养与金融机会三者是“一体与两翼”关系。金融机会是个体应用其金融素养的基本条件,居民拥有可及性的金融机会,也需具备相应的金融素养帮助其做出合理的金融行为以提升其金融福祉。 (二)金融能力与贫困 当前已有讨论贫困治理的研究视角可分为两个:一是供给侧宏观主体角度,二是需求侧微观主体角度。在供给侧宏观主体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发展、财政支出、收入差距等对贫困的影响(曹青山、吕勇斌,2011;邵汉华、王凯月,2017;李永友、沈坤荣,2007;罗楚亮,2012;王小华等,2014)。在此层面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聚焦于顶层政策设计,目标更为宏大。而需求侧微观主体角度的研究聚焦于个人特征与贫困之间的关系上,这些研究致力于以提升个人能力去解决贫困问题,包括社会网络、健康、教育等方面(谭彦芝等,2017;刘生龙等,2012;李晓嘉,2015)。本文在金融能力的视角上去看待贫困问题,也更契合微观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