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文化和微文学 (一)轻文化的蔓延 “我们从未经历过一个如此轻盈、流动、多变的物质世界。‘轻’从未创造出如此之多的期待、欲望和执念。”①1960年代法国思想家吉勒·利波维茨基在《轻文明》一书中阐述的观点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不断被印证,现代性的急剧展开和信息媒体技术的迅速更新给整个社会物的景观层面带来全面深刻改变的同时,也时刻从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心灵、政治、伦理等方面无死角地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资本代替政治、技术代替宣传成为轻时代的话语主体。以消费和娱乐冲淡了政治和艺术,以轻俗和有趣消解了严肃和崇高,表象和碎片分割了本质和总体,身体和感官则置换了意义和思维,表面、对象、感觉取代了内在、主体和理性,“轻”占据了整个社会空间,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身体标准、社交尺度、科技理念、时尚追求和艺术审美的主导和显性特征,并在日常生活里具象化为一个又一个新的事物和行为观念:极简、轻奢、“断舍离”、轻食、瘦身、轻薄数码、云计算、AirPods、二次元、抽象画、微段子、GIF动图、表情包、耽美、佛系、宅萌等。这些理念、技术、行为和产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消解着那些“重”的精神传统和日常习惯,诠释并且构成着“轻”文化的价值内涵和内容体系。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消费社会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感伤’,宛如被围困的、富饶而又受到威胁的耶路撒冷”②。消费构成社会的主导逻辑,而“轻”则是在这种逻辑下滋生的社会文化特质。 轻文化的蔓延与政治从日常生活的淡出以及商业资本意志的无孔不入密切相关,而信息媒体又在技术层面成为商业资本权力渗透到社会空间体系每个角落和每根毛细血管的核心手段和加速利器。信息媒体技术的迭代和突进是社会文化心理变化的隐喻也是商业资本权力全面推进的表征。新媒体代表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自媒体代表着个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权,而社会化媒体以微博、微信为代表,更是具备社会关系再造与动员的双重力量。新媒体、自媒体和社会化媒体介入、影响、占领个体空间和社会化媒体对个体的日常生活的接管过程其本质上是资本权力对生活空间的干涉、侵入和再生产,对原来属于无意义的、边缘化的、非稳定性的碎片化异质性空间在此全面展开了数据开掘、价值释放和意义生发,并由此加速了这些异质空间的同质化进程,进而导致了空间意义上社会关系的重构。这些开掘、释放、生发和重构深刻地影响着个体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念、社会认知、情感经验和行为方式,也由“重”到“轻”地重新建构和影响着社会结构深层的文化心理和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在这里,商业资本通过一系列娴熟的技术和手段对异质性碎片空间进行全面占领和经济价值开掘,让商业资本的意志普化为公众认可、共享、追求的唯一目标和绝对准则。 这种占领和开掘似乎是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又似乎是隐蔽无声、自然而然的,它通过调动个体的身体本能和群体的盲从效应公开又隐蔽地实现了对个体私人空间和生活片段的接管。那些原本属于私密的空间,缝隙的空间,边缘化的空间,通通彻底暴露在资本的笼罩之下,不知不觉间接受了资本的生产和役使。这在表面上是个体精神力的虚空和意志力的脆弱以及身体的生物性本能导致的个体对社会文化潮流的臣服,然而其内在仍然遵从于商业资本有计划有预谋地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在其深处仍然符合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规范和生产逻辑。商业资本还会通过构建代表社会区分的文化符号,利用纯粹形式主义的设计和表演实现每个个体和群体对自己社会阶层的区分和身份确认,进而这些个体和群体以自觉维护这一身份的方式进一步加固资本对大众的规训。 轻字的最初意思是车的一种。“轻”本身就蕴含着重量、大小规格和速度三个意义指向。因此,“轻”和“微”可以看作是同一种文化形态的两个向度和特质,轻代表着重量和密度,微则意味着容量和体积。公众号的一篇文章的阅读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杯咖啡的时间,一条微博的文字数量限制是140字,一个抖音短视频的时间长度一般只有区区15秒,但都丝毫不影响人们每天关注它们的累积时间超过几个小时,也丝毫不影响它们的点赞、评论和转发数量超过几百万。“轻”的第三个向度和特质是“快”,一个朋友圈文章可以在发布后的几小时内产生传染式蔓延和传播,这在传统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中是难以想象的,一篇公众号的“火文”一条引起“众怒”微博、一个“吸睛”的微视频可以瞬间造就一个“大V”、一个网红,也可以让一个公众人物个体或某个身份群体的形象一朝尽毁人设崩塌。每个自媒体信息的浏览关注者和生产者都在此产生了一种天下之事尽在手心掌控的虚幻满足感和对自己历史在场性的自我催眠式确认。尽管从这些信息中收回视线后可能仍需面对日常生活的繁琐和工作生存的沉重压力,甚至深深懊悔于时间的轻易流逝和平淡苍白的人生,但在那一刻,如同吸食了大麻或者某种致幻剂一样,身体和精神双重而短暂地得到了安慰、治愈和放空。资本则始终藏匿在这一切的背后,永不停止地重复着那一套操纵程序,并且暗暗露出得意的笑容。 “轻”的另一个特征向度是“表面性”。在此,“表面是两个空间系统的界面”③,表面对应的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本质而是物理意义上的“内部”,它连接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空间系统之间的沟通与融会,只有深刻认识了表面,才能理解各种与“轻”有关的事物和现象运行的法则和深层奥义。表面可能轻但不代表虚浮,可能薄但不代表平庸,可能小但不代表贫瘠,可能浅但不代表单一,它也可以有蜿蜒而优美的弧度,可以有辽阔而旷远的视野,可以有炫目而迷人的色彩,也可以有舒适而怡人的体温。它牵连着已知和未知,衔接着历史和未来,让潜藏的、呈现的和想象的在同一个界面上汇合,它不是一个同质的空间或者平面,它有着绝对意义上的异质性,它是物理的第一空间和想象的第二空间之间的灰色地带,它似真似幻,亦真亦假,它就是生命力最为丰沛、诗性最为强烈、意义最为复杂的“第三空间”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