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学术评价机制是学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自由主义理念的全球扩散,以绩效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调控政策,一定程度导致学术评价过分偏重量化指标。追求卓越和效率的审计文化使得教师考核标准单调化,缺乏学术评价整体设计。我国建设一流大学,非常看重论文成果。成果固然重要,但如果以“数量至上”,既违背知识生产规律,又容易造成学术不端。针对高校教师评价工作中“唯论文”现象,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刻认识‘唯论文’现象的系统性危害”,要求“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为将该要求落实落细,需要在方法和内容层面,探讨合理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 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发源地的德国,也经历了学术评价机制转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学术工作环境发生了“本质性变化”,这导致诸多关于学术评价的争议[1]。随着政府缩减基本财政拨款,第三方经费越来越成为一种补偿,同时也变成了一项重要绩效指标,其分量在德国科学体系的所有领域显著增长,因为这直接影响高校绩效性财政拨款额度;此外,大学排行榜和评估程序盛行,强化了德国学术体系中以指标为导向的绩效竞争[1]。随着指标化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特别是21世纪以来,文献计量在科研资助分配和学术评聘中发挥明显作用,德国一度陷入“发表洪流”(Publikationsflut)[2]。相应地,学术发表沦为机会主义者的工具,如将科研成果拆分成“最少可出版单位”(Least Publishable Unit)[3];隐去互相矛盾的数据,或者不公布“消极的研究结果”[4];降低对研究结果“可复制性”要求[4]。还有学者指出,论文被同行拒绝后,其核心观点“及时地”出现在他人文章中,这揭露了“同行剽窃”可能性[5]。由此,学术讨论文化变得不再公开,申请第三方经费压力增大,青年学者处境愈发糟糕,而“追求成功的压力”容易导致学术不端[4]。 为扭转这一局面,德国最大学术资助机构,即德国科学基金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和德国最权威科学政策咨询机构,即德国科学理事会(Wissenschaftsrat),发出了“质量而非数量”[6]学术评价转型倡议,从评价方法和内容两个维度,提供了精细化操作意见,旨在扭转“唯论文”不良导向。同时,各高校在教师评聘中也有相应实践,共同推动了学术生态体系良性运转。基于此,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德国如何在评价方法和内容上破除“唯论文”?如何处理同行评议与量化指标的关系?下文结合德国科学基金会和科学理事会文件以及高校学术人员招聘规程,来回答这些问题,为我国探索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二、德国学术评价机制转型的整体设计 (一)全面改进学术评价方法 德国学术评价机制转型的首要措施是全面改进学术评价方法。“不唯论文”并非“不看论文”,而是用合理方法使用“论文数量”和“评价论文”。德国的做法是发挥同行评议的基础性作用,并完善具体程序;针对量化指标,建立专属性认知与应用体系,明确其对同行评议的支持性作用。 1.发挥同行评议的基础性作用。同行评议(peer review)作为一种具有主观性特点的学术评价方法,被认为最早出现于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于1660年)会刊《哲学学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的审稿程序中[7]。后来,这一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各学术评价领域。无论是对于期刊文章评审,还是在科研资助分配或学术招聘程序中,同行评议作为“学术界内部一种制度化的自我控制”,最有可能判断研究质量,也最契合科学研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由此,在学术评价机制转型中,应发挥同行评议基础性作用。 然而,同行评议有明显缺点:第一,由于缺乏协调,不同评估程序时间间隔太短,且支持同行评议所需资料(包括机构提供的资料)常常难以统一,负责机构需要承担很重负担[1];第二,由于管理服务很难跟上,评审工作量总体分配并不均衡,这会导致一小部分专家承担过重评审任务[1];第三,同行评议易受个人和机构声誉的影响,评审有时也倾向于在判断中引入自身在题目和方法上的偏好,且易受群体压力影响,往往得出同质化判断,这会导致研究者偏重学术界主流题目,阻碍创新研究[1]。 基于以上问题,德国的做法是从三个方面改进同行评议。首先,由于同行评议动用大量资源,在采用此方法时,组织方应充分说明理由[1]。通过此程序旨在让负责机构认识到组织同行评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便做好准备工作。其次,同行评议与其他评价方法一样,存在缺陷,应反思评审程序并做好质量保障工作[1]。在选择评审时,注重组合多样性,特别是纳入国际评审和青年学者[1]。最后,评审须对同行评议风险保持足够警觉,包括偏爱主流题目、群体压力影响等[1]。由此看来,尽管同行评议是从定性角度评价学术工作的基本方法,但使用者须对这一方法的风险保持高度警惕,而评审的选择与组合则是保障同行评议质量的关键要素。其中,德国科学理事会专门强调,同行评议应纳入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这有利于实现评审任务的合理分配,保障评审成员拥有充足的评阅时间,以提升论文评审质量。对青年学者而言,也能通过评审工作获得学习机会,以更好融入学术共同体,这有利于提升同行评议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