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末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第一次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邹绍清,2009)。20世纪60年代,全球开启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进程。美国百森商学院作为最早开创且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学府,发起了“将创新创业作为一门课程进行专业管理教育”的号召,就此开创了双创教育的先河(马小辉,2013)。我国高校也于20世纪末开始强调创新创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21世纪中国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创业教育的号召。2002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正式启动,9所院校被确定为实施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高桂娟,苏洋,2014)。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把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朱峰,张健,2017)。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要求,并将其作为全国高校教育事业的重点课题(裴要男,王承武,周洁,2019)。 高校教育体系的建设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创业意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最终适应创新驱动型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6年至今,教育部每年均会评选出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的全国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供其他院校学习,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校需把握双创教育体系建设的各项投入与产出因素,为师生提供更为全面、科学的双创支持,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以匹配国家战略层次的发展需要。 在双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校不断汲取各方经验,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教学成果也初有成效。查阅以往研究发现,国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多聚焦于创业教育的本质与价值、支持体系及教育对象等领域(刘新民,王译晨,范柳,2018),有关双创教育方面的实证研究比较少,而评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与成果转换的研究就更鲜有涉及。本文以2016至2018年我国150所典型经验高校为例,探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对全国其他高校在双创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在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下,美英等发达国家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开展创业教育的主体,形成了多学科相结合的完善体系(浦军,赵贞,刘娟,2009)。截至2005年,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扩展到1600多家高校,拥有277个学位授予点,2200门创业课,44个相关学术期刊,超过100个常设创业研究中心(Kuratko,2005)。2007年“英格兰高等教育创业调查”显示,约95%的英国高校已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梅伟惠,2010)。在不断摸索下,斯坦福大学形成了“全大学范式”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学生、教师、企业家、校友、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了相互协同的合作网络(郑刚,郭艳婷,2016)。慕尼黑工业大学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螺旋式循环系统,倡导先从课程体系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思维,而后经过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和多科学融合的创新创业文化体系产生创新创业人才及科技型初创企业,最后再经过应用市场的检验成果反馈于学校。学校在此过程中也会依据市场的检验结果继续完善理论体系及教学模式(张超,张育广,2018)。百森商学院作为全球创业教育的鼻祖和典范,强调知行合一的创业思维与行动(ET&A)教育理念,构建了集课程—课外活动—学术研究为一体的课程生态体系(李佳丽,2019)。全球著名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其都成立了专门教育管理机构,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创业教育合作,整合校内外的多方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王晶晶,姚飞,周鑫,乔改霞,2011)。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通过汲取各方优秀的教学、管理经验并结合本校特色,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双创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跟进。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主要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区、举办创业科技类竞赛等举措来实现。原有的诸多问题如缺乏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专项资金和工作场地,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有待加强等都在近几年的改革中不断解决。张欢(2019)从高校主体内部职能建设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推进阶段的变化: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从单纯的竞赛形式形成了典型试点教育模式和非试点高校特色教育模式,“广谱式”创业教育的出现使得全体学生成为受众;二是实践形式越发多样化,从单纯的创业竞赛衍生出创业沙龙、创业访谈等系列活动;三是在创业服务方面,高校积极打造创业基地、孵化园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承接口,并成立创业管理和研究机构,且日益专业化。 (二)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投入要素及产出效果研究 刘新民、王译晨和范柳(2018)借助CiteSpace对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的667篇CSSCI论文及685篇SSCI论文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未来研究要基于理论内涵,探索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具体作用路径等方面的倡议。在创新创业教育作用路径方面,大多学者选择用问卷调研的形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Din等(2016)以马来西亚大学创业教育项目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创业课程对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非常有效。Abduh等(2012)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印度尼西亚明古鲁大学的创业教育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实地实践研究、准备商业计划书这类体验教学活动效果最佳,理论方法的教学成效有限。李琳璐(2019)以清华大学为例,分析了创业实践经历对于学生整体创业能力的影响,发现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提出学校应重视学生,并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和机会;学生个体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建议。张秀峰等(2017)对首都31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形式的实证调查,大多数学生表示当前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过于理论,实践性低,但讲座与课外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锻炼相关能力有积极作用。 在高校双创教育的产出评价上,早期有国外学者将西方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估方式总结为对校友和在校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潜力、实际创业人数与创业企业发展情况等角度的分析(Kailer,2005)。Charney和Libecap(2000)对亚利桑那大学1985-1999年的2500名毕业生进行了一项书面调查,研究伯杰企业家培养方案对毕业生创业发展的实际影响。相较之下,我国现有的实证研究更聚焦于在校大学生的双创素质调查。高桂娟等(2014)即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走访分析指出,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生成与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实证研究多通过了解学生的自身体会、自我感知来对校方的教育成果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高校层面的整体数据来对各项体系的建设进行全面分析。已有不少学者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指出了我国双创教育的评估应主要关注大学生创业数量、创业率、新创企业增长速度等方面(隋姗姗,钱凤欢,王树恩,2018),要以毕业生就业率、创业实践过程及创业能力培养情况为指标来衡量创业教育的成果,对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做出实时评估(刘新民,王译晨,范柳,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