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21)1-0094-06 20世纪初期,随着对现代启蒙及人之个性的重视,曹雪芹“任性适情”“不适世故”“才华横溢”的形象经由诸如《枣窗闲笔》《瓶湖懋斋记盛》《清稗类钞》《阅红楼梦随笔》等笔记小品、掌故逸闻汇编的记载逐步建构。而王国维、蔡元培、胡适、寿鹏飞等人对《红楼梦》的研究及曹雪芹其人其事的考证亦可视为曹雪芹传说搜集整理之先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新文学运动兴起,以曹雪芹及《红楼梦》内容为基础的文艺创作与“到民间去”、工人运动、左翼文艺思潮紧密相连。这些以曹雪芹及《红楼梦》内容为基础的文艺创作,是当时新文艺理念的产物,在革命时代发挥了特有的文化功能,同时也推动了曹雪芹传说及《红楼梦》的跨地域传播。①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文学作为“新的文学话语的接驳场域与动力源”[1]成为人民文学的中坚与核心,这些经过整理的文本又反向流向民间,民众将其与本地文化交融,在涵化与合成中形成了“地方性”叙事。其中,曹雪芹的传说也逐渐脱离了“以文本为中心”(text-centered)的同质性表达,更为注重与人群发生“地方性关联的实感”[2],以“在地化的知识体系”为认知基础,以“共同的理解与情感”为理解路径,在全球化的文化叙事逻辑中为开拓可持续的“地方”未来提供更多可能。 一、空间与记忆:曹雪芹传说的地方叙事 1962年,北京市文化局为了配合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的活动,在吴恩裕《有关曹雪芹八种》一书的基础上展开对曹雪芹的故居、后裔及坟茔走访和调查,分别做了《北京市文化局关于曹雪芹故居后裔及坟茔的调查报告(1962年3月26日)》和《北京市文化局关于曹雪芹墓葬故居及后裔调查第二阶段工作情况汇报(1962年7月26日)》②的报告。报告中提到,曹雪芹晚年“大概居住西山一带,死后葬于附近”。《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自述其境况“茆椽蓬牖,瓦灶绳床”,其友敦敏、敦诚、张宜泉等人的诗句亦可为他晚年居于西山郊外村落之旁证,如“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不如著书黄叶村”“日望西山暮餐霞”“寂寞西郊人到罕”“卢结西郊别样幽”等。③ 西山作为曹雪芹传说传承与传播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对“社会身份”“社会关系”及“知识和信仰体系”三个层面的建构与呈现,是贯穿始终的“底色”。1954年,吴恩裕在《新观察》发表《关于曹雪芹》一文后,承德的一位读者赵常恂(镶红旗满族)来信讲述小时候有个家住在香山健锐营的同学对他说的关于曹雪芹居住在那里的故事。同年,一位名叫曹未风的读者也来信称自己在1930年曾于北京西郊一个名叫“镶黄旗营”的村子(该村位于颐和园后过红山口去温泉的路上)里听说过有关曹雪芹晚年的故事。1972年,吴恩裕在安徽濉溪得知舒成勋及复壁题诗,后与胡文彬、周雷两度考察“正白旗三十八号”④并对舒成勋进行访谈。1973年至1976年,为了考证曹雪芹在西郊的居处,吴恩裕对白家疃的张德顺、刘兰、王荣等,香山北辛村的赵伯英,正白旗的舒成勋、南宪章、任老头、尹世林,原住北坞后迁至正白旗的王世珍,小屯的麻淑林,蓝淀厂的麻廷惠,大有庄的杨增厚,韩家川的曾汝丁等当地的老人进行了访谈。[3]116 “香山健锐营”“镶黄旗营”“正白旗三十八号”“白家疃”等地域经由曹雪芹传说相勾连,构建了单纯地缘关系之外的“知识和信仰体系”,传说在“层层叠加、改编、创制”[4]中与地域文化及历史发展脉络相交融。如张永海之子张嘉鼎回忆其家族与曹雪芹传说的“渊源”,他的祖父张窦泉自幼不喜读书,酷爱音律,曾把一百二十回本《木版石头记》编成莲花落,在香山健锐营一带连台演出四十余年。其父张永海亦深受熏染。[5]吴恩裕记叙了回民老人麻廷惠提到早年间他与胞兄麻叔亮在打夯时所唱的《红楼梦》打夯歌:“有才子留下半本《红楼梦》,列位不知尊耳是听。贾公子正在此处观花逛景,忽听耳边一里有了人声。贾公子扭过脸来抬头看,看见了紫鹃、雪雁丫鬟二名。开口便把丫鬟来叫,叫声紫鹃、雪雁你是听:你家姑娘在与不在?丫鬟说:我家的姑娘现在房中。姑娘连夜身乏要睡午觉;二爷进房莫高声。贾公子点头说我知道,不必你们细叮咛。”⑤ 此一段落与大鼓《宝玉探病》一节唱词相似。又有一首名为《探病》的鼓词,其首句亦提到:“言得是初九寒天冷似冰,滴水檐前挂玉钉;那林黛玉得病潇湘馆,怎不见宝玉儿哥哥到房中?莫不是这几日天寒身怕冷……”[6]除梅花大鼓外,还有西河大鼓、乐亭大鼓等本。[7]仲涵《莲花落概说》中亦提及:“莲花落曲本,近日所流行者,清唱者计有……‘黛玉悲秋’‘宝玉探病’……等。”[8] 无论是《木版石头记》莲花落还是《红楼梦》夯歌抑或其他文艺形式⑥,它们明朗活泼的叙事模式,将曹雪芹及《红楼梦》传说进行了适应于地方需求的改编和创制。其演述与接收的过程,也并非简单的回流、传播与接纳,而是在具体的文化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本地域的民间叙事与文化想象。 二、选择与整合:曹雪芹传说的地方建构 此后数年,围绕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收录曹雪芹传说的故事集、连环画、资料汇编等陆续出版⑦,以曹雪芹为核心,围绕其“青年时期”“创作《红楼梦》”“婚娶”“给人看病”“助人危困”“扎风筝”等情节单元一层一层推衍开来。相似的地方叙事流传于北京香山、寿安山、金山—“小西山”等区域,并沿着运河水系,延伸至通州张家湾一带,故事中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景观呈现出某种“结构性的相似”。如张嘉鼎在《曹雪芹的传说》中搜集整理的二十二个故事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性,如《看病》篇首即云“曹雪芹初来香山居住时,不被人重视……”[5]1,后来由于他高超的医术,治好了正白旗的满洲副都统赫端的腿疾,一时名声大噪。《庙会上》的故事中,讲述了曹雪芹同鄂比先生在望花山娘娘庙的庙会上调解“民人小伙子”和“旗人子弟”攀地盘的故事,篇首即点明望花山娘娘庙在“曹雪芹晚年居住的镶黄旗北上坡西边不远的地方”[5]27。《“庙吁”和“妙玉”》与《“空空道人”和他的诗歌》故事所记皆为《红楼梦》原型人物的传说,前者所述之地为北京香山碧云寺东北、卧佛寺西南,在毓璜顶下半山腰的庙宇—望花山娘娘庙。后者“空空道人”为“香山一老道”,于京西漂泊之际,和法海寺(北京香山万安山法海禅寺,也叫北法海寺)的老法海慧枢极好,醉后给他书写“敬佛”石碑数尺(此碑尚存香山法海寺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