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21)02-0159-10 “去殖民性”(decoloniality)是21世纪初以来在文化研究领域一个较为热门的理论问题,这一新概念由拉美的思想家和学者首先提出,逐渐在西方思想和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并已发展为文化研究的“去殖民性”转向。①根据国外现有的研究,“去殖民性”作为拉美的思想家和学者首先倡导的一种后殖民研究理论,其目标是要将知识的生产从欧洲中心主义的认识型中解脱出来,建立以本土知性资源为基础的知识体系。其首席理论家阿尼巴·奎加诺(Aníbal Quijano)是秘鲁社会学家和人文思想家,他强烈质疑西方知识的普世性,认为这是西方文化优越论和帝国主义霸权的意识形态根源,他将这一根源称之为“权力的殖民性”,②“去殖民性”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都从其著作中汲取了理论营养。另一位理论家是美国学者沃尔特·米格诺罗(Walter D.Mignolo),他发展了奎加诺的“权力的殖民性”,提出“权力的殖民母体”(Colonial Matrix of Power,CMP),着力批判西方现代性的阴暗面。他认为,殖民性是西方人和各种机构从文艺复兴时代起就创建并操控的一套复杂的权力母体,是西方现代性中见不得人的一面,而且一直左右着全球的历史进程直到当下的新自由主义时代。③也许是受福柯的“权力—知识”复合概念的启发,他在反思殖民性的历史和现状时提出了“现代性—殖民性—去殖民化”三位一体概念,指出“去殖民性”必须与西方现代性主导的权力殖民母体脱钩,以想象和构建一个不以剥削人类和自然、不以聚集财富为目标的未来。这两位理论家的思想对“去殖民性”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其他众多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文论家和文化研究学者的参与,有人将这一知性运动称为文化研究领域的“去殖民性”转向,也有人将该理论动向视为旨在创造一种调和文化研究领域不同理论矛盾的新辩证法——“去殖民化辩证法”。④ 由于该理论涉及后殖民研究的领域,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它是后殖民主义的发展,然而,该理论的拥护者声称,“去殖民性”研究并不是后殖民研究,甚至对有人将两者混淆表示遗憾。因此,“去殖民性”研究也产生了一些争议和质疑。本文试图探索如下问题:何为“去殖民性”?该概念是如何产生的?其理论现状和终极目标是什么?现有的观点有哪些洞见和盲点?去殖民性如何才能实现?将文化研究领域的去殖民性研究视为“去殖民性”转向是否合理?此外,本文试图对现有的“去殖民性”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厘清一些含糊不清甚至令人困惑的概念性问题,审视其与后殖民研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剖析该理论的缺憾并思考补救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殖民无意识”的概念,以此探讨殖民主义软实力的内在逻辑,给去殖民化和后殖民研究提出中国学者的不同见解。 一、“去殖民性”转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土崩瓦解,去殖民化运动风起云涌,前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纷纷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世界也进入了后殖民主义时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去殖民化,众多思想家和学者认为,声势浩大、席卷全球的去殖民运动并没有完成,事实上,在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去殖民化是失败的,有些地区甚至连表面的去殖民化都没有完成。那么,去殖民化在什么方面尚待完成?这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在全球化语境下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去殖民化有两个主要维度:一个是领土和统治的去殖民化,另一个是精神和文化的去殖民化。毋庸置疑,去殖民化在政治和领土方面已经完成,在经济领域也取得巨大成就,但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去殖民化远远没有完成,这表现在殖民主义遗产不仅没有得到彻底地清理,而且在思想、学术和精神领域还有所加强,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再以占领土地、从政治上奴役前殖民地为目标,而是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奴役第三世界人民,已经演变成了新殖民主义。 因此,在思想、精神、心理和情感上,无论是前殖民地宗主国的人民,还是第三世界人民都没有真正从殖民主义的影响中解放出来。去殖民化和去殖民性是两个息息相关的概念,简而言之,去殖民化是手段,去殖民性是结果,去殖民性的结果涉及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政治、经济、制度等实体方面的去殖民化,一是心理、精神、文化等软体方面的去殖民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成第二个维度的去殖民化更为艰难,因为这需要完成认识论重构、知识体系的重建和心灵的去殖民化,这一系列努力的完成是去殖民化的终极目标。衡量这一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去殖民化的结果在实体和软体两大方面是否消除了殖民主义的影响,即达到了“去殖民性”。这也许是“去殖民性”转向兴起的根本原因。从全球化以来世界的去殖民化现状和第三世界人民的心理、精神、文化这些方面来看,“去殖民性”转向是合理的,甚至是必然趋势。 随着“去殖民性”转向的大势所趋,从21世纪初到当下,“去殖民性”在欧美和大洋洲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已经形成了后殖民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这一新趋势渐渐成为一个热点,最突出的表现是,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前几年决定出版一套以“论去殖民性”为主题的系列丛书,该丛书旨在审视世界各地出现的有关去殖民化的思想、观点、争论、表述、实践和发展过程,并将其与世界各大洲兴起的去殖民性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探究去殖民化运动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及如何才能达到去殖民化的终极目标——“去殖民性”。这套丛书的开篇之作于2018年由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就是《论去殖民性》(On Decoloniality)。⑤该书的作者是前面提到的杜克大学罗曼语系文学研究讲座教授沃尔特·米格诺罗和美国拉美裔学者凯瑟琳·沃尔西(Catherine E.Walsh)。该书出版后,后殖民研究的旗舰学刊《后殖民研究》邀请了一些学者围绕该书发表了一组讨论文章。⑥本文作者应邀参加了《后殖民研究》学刊的讨论,并发表了评论文章。通过细读该书,笔者对“去殖民性”的理论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觉得这是对后殖民研究的一种推进,但另一方面也觉得,由于“去殖民性”理论的发起者是拉美思想家和学者,他们视野的地域性给“去殖民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甚至在概念性构思方面也留下了令人困惑、有待深入探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