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和科技媒体风靡一时的美国学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围绕科技与人类社会关系撰写了预言科技发展的三部曲《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必然》。有不少业内人士将这三部曲视为互联网科技发展的风向标。也有文化研究者将其与刘慈欣的科幻文学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三体》系列进行类比,认为两者都承担着“文明架构师”的角色。刘慈欣的作品在批评的范畴里受到文学界的讴歌的同时也饱受诟病。近年最受争议的《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了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①,将科幻文学的分类范畴推到了话题中心。本文试从对中国科幻文学研究的研究综述出发,考察中国科幻文学的双重存在方式及理论溯源,即对赛博文化、赛博空间的哲学内涵分析,进而厘清赛博空间与科幻文学存在方式之间的嬗变,为科幻文学的创作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论视角。 一、中国科幻文学研究综述 作为中国科幻研究先驱吴岩教授说过:“中国人一直期望按照自己的思路阐释科幻文学。”②这句话透露出中国科幻文学异军突起后在世界科幻文学里寻找身份的阐释焦虑,或者说中国科幻文学在自我定位上寻找一种合法性。在中国知网的搜索平台,围绕科幻主题的研究文章从2015年(《三体》获奖)以来约6000余篇,科幻文学研究热潮的兴起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科幻文学、科幻片、科学幻想、三体、刘慈欣、流浪地球、好莱坞等关键词展开。就研究中国科幻文学的方法而言,比较视野较为常见。笔者梳理了几对核心关键词组,例如“科幻文学与纯文学”“科幻与现实”“科学性与文学性”“国家理想、科学启蒙与现实回归”“日常性与想象性”“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警示与疗愈”“现代性焦虑与科幻想象性”“中国科幻与科幻中国”“中国想象与未来视野”“现实境遇与中国经验”等等。这些反复出现在研究中的对比词组显示出科幻文学具备一种充满矛盾感的张力,既是一种对现实的客观审视,又彰显出一种对现实疏离(Estrangement)的陌生化认知。正如沃尔海姆(Donald A.Wolheim)提出,科幻是幻想小说的一个分支,但是,它不是对今日知识的反映,而是由读者对未来某时间或过去某不确定点上的科学可能性的认知性喜悦作为回报的。③这说明,现实与想象形成的巨大张力是科幻文学作品的基调。以上关键词都围绕中国语境展开,中国科幻文学的研究与科幻现象本身引发的热潮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对本土科幻文学的评论较少,且停留在与本土主流文学的比较分析,是一种大文学范畴内的单一性封闭回路评价,缺乏相应的跨学科视野及批评理论的介入。 围绕中国科幻文学、科幻小说的研究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以梳理中国科幻文学线性发展史为主,例如,李广益的《史料学视野中的中国科幻研究》以史料学的视角考察中国科幻文学史,并依据史料将中国科幻文学史分为五个阶段,展示了近百年以来中国科幻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王洁的《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三大走向》追溯了中国科幻文学理论脱胎于苏联的科幻理论,在定位上的驳杂以及为中国科幻文学发展趋势给出了三大走向:向世界话语靠拢的正统科幻文学、留驻在儿童文学阵地的少儿科幻和蓬勃登场的“泛科幻概念”。詹玲从《启蒙视野下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流变》探讨了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几次转型与科技历史、现代性启蒙之间的必然关系。 第二,中国科幻文学的亚文学性受到关注,海外学者宋明炜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年会的科幻小组上发言,“就在短短三四年间,中国科幻小说迅速成为中国研究领域最繁荣的亚领域之一。诸如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亚洲研究协会(AAS)、美国比较文学学会(ACLA)、美国中国比较文学学会(ACCL)等主要的学术会议都聚焦在中国科幻小说上。”④这表明中国科幻小说已经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发展最迅速的亚领域。此外,围绕科幻与文学论争的探究有科幻文学的先锋性(岳雯,2019)、科幻性与文学性的张力(王荟,2019);强调科幻文学的警世与疗愈功能(韩松、孟庆枢,2020);强调科幻小说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任一江,2018),给予了科幻小说以“人类文学”“科技文学”“观念文学”和“推演文学”四副面孔。吴岩系统阐述和建设了中国科幻的理论与学科体系,并于2011年出版了《科幻小说论纲》,将科幻文学与后现代经典理论结合,对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进行了理论层面的表述。 第三,中国科幻文学研究多以经典科幻文学作品和科幻作家为研究对象。诚然,就中国知网以《三体》、刘慈欣为主题的文章分别是139篇和638篇。在谷歌浏览器上关于刘慈欣及《三体》系列的相关搜索词条高达50万条。其次是著有交通系列、“医院三部曲”的科幻作家韩松,以《北京折叠》成名的郝景芳以及新生代科幻作家群体较为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评论声音都微乎其微。海外学者纳檀霭孙、吴定柏与帕特里克·墨菲等则侧重聚焦中国科幻小说的现代性与启蒙性。 第四,新近对媒介文学、网络文学与网络科幻文学的研究评述增多。黄鸣奋的《网络文学评论的科幻视角》认为用理解科幻文学的方式理解网络文学背后实际是数字时代媒介化进程的必然。鲍远福的《新世纪网络科幻小说的现实境遇与中国经验》强调了中国网络科幻小说的审美性与民族性特征。单小曦的著作《媒介与文学》用近80页论证了网络文学的媒介背景、数字文学的生产类型与内涵、审美特征以及中国网络文学与媒介革命之间的必然联系,为网络科幻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论证。在文学研究领域,围绕中国科幻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与外译现状也受到相应的关注。例如,梁昊文的《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外译及其研究述评》表明以刘慈欣、童恩正、叶永烈、陈楸帆为代表的18位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有14位作家的作品存在“同一部作品,多语种译文”的情况。中国科幻文学期待更多语种、语境下的阐释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