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副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是五四时期有重大影响的综合性报纸副刊,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社会知识分子是该刊的主笔人群。作为《京报副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周作人曾以周作人、岂明、疑今、星命等为笔名在该刊上发表文章。这些文章大都已被编入《周作人散文全集》与《周作人集外文》等文集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周作人在《京报副刊》上发表的文章已被搜罗殆尽,《教育部家长会议亲闻记》就是一颗遗珠。兹录全文,以作考释: 教育部家长会议亲闻记 十二日下午在家无事,正喝白干,忽然仆人拿进一个白洋纸大信封来,左边朱字一行曰教育部,打开来看,其文云: 八月十三日星期四午后四时茶点候教 章士钊谨订 在本部西花厅 这可吓了我一跳。我未曾留英,与秋桐总长无一面之缘,又不曾在乙丑的《甲寅》上投过信,万无请我吃茶点之理:那么他来找我干什么的呢?不知此事吉凶如何,心中委实忐忑不决:去呢,不去呢?但是,在这几天,提起秋桐总长便令人想起那为势僵然的女师大,于是我也就想到女师大,而福至心灵,竟能把这个疑难问题解决了。原来我有一个亲戚在女师大预科读书,她是极胆小安分的,虽然未登过论前广告,却也从不与闻驱杨的运动,可是天下事有出于意表之外者,自八月一日杨荫榆女士率领保安队,流氓,打手以及大学教授百余人武装回校之后,她忽然改变态度,主张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不肯出校。她是我所保证的,现在蒙总长传见,大约是为这件事,要叫我去揪她出来罢?这一定是的。但是我怎么能照办呢?也罢,且去看一看情形再说。心里虽是不愿意,兼且害怕,却是没有法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去了。 当日我走进西花厅的时候,里面已经坐着二三十位家长保证人,有几个官儿陪着,我却一个都不认得;只有两个人都是姓陈,都是大官的样子,都是方面大耳,不过一位说话异常清楚,一位说话异常不清楚,一位头顶光泽,一位面颊腴硕,很是不同。等了一会,听差们呼“总长来了!”门帘起处,仿佛有一个穿乙种礼服的人簌簌地走进屋子里,我的座位可惜偏在西边,我想瞻仰总长的风采却为大花瓶遮住不能窥见,只有右边的坐在主位的那面颊腴硕的官儿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最初是总长说话了,他是召集家长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意见。甲君发言,说他只一个人在京,他的妹子无处寄住,只能留校,总长说,“主要把令妹交给我,包给你办的好好的。”乙君谓女师大事件不纯是教育的乃是政治的问题,政局闹得如此之糟,官吏军人肆意胡为,青年怎能不受影响,章先生要整顿学风,对于此点应特别注意。丙君问教部只说停办,究竟此后有何办法?总长的回答都忘记了,仿佛是说先听大家的意见再讲办法。丁君叙述杨女士带兵回校时殴打女生情形,责备教部处置之不当,此时丙君起立告别,云有要事须回家去,总长拉住不放,并问所保学生年岁几何,答说二十左右,总长乃大加申斥,谓学生尚未成年,应受汝训导,今汝反听从学生意见,实无为保证人之资格。丁君继续提出三项办法,请总长任择其一,即(1)立时恢复女师大,(2)听校务维持会主持,由社会代国家办学,(3)不能实行此两项,请总长自己辞职。戊君谓教部停办女师大呈文污蔑学生人格,应由教育部总长负责,要求立即恢复学校,并正式取消呈文,声明污蔑。己君反对停办,谓女师大风潮实系教部所激成,且即使停办,亦当从东南大学停起,今因东大勾引军阀,不敢奈何,独对于女子加强压迫,殊为不当;次赞成戊君之说,说明云云实系连及贞操问题,教长对于此项暴言不能不负责任。言至此,总长忽举手制止,己君谓今日既然请我们发表意见,为何不令发言,总长答云,事涉题外,己君争云,系讨论停办事件,何谓题外。总长又云,呈文系说一般学生,不限于女生,己君举手中黄皮书云,呈文明系专指女师大学生,此处有《甲寅》可证。此时有部员二人至丁君处迫令退席,谓虽系家长,并未发帖,不应参会,众乃大哗,谓吾侪正式被邀来此讨论女师大问题,今忽下逐客令,是何道理。庚君对总长直斥其无理无耻,并云,“现在被招来此,不得不稍客气,若在别的时候,我早打你了。”众正拟退席,面颊腴硕之陈君有所陈说,我没有听清,只见他张合其嘴,嗡嗡有声,以意度之当是劝大家稍安勿躁。辛君最后致词,谓总长既下令逐客,吾辈何可再留,唯某系和平的人,有一和平的主张不姑且一说。据辛君之意见女师大决无停办之理,因总长(当是大家都称他为章先生,今因行文之便改称总长,上文准此)反对白话,热心复古,故特引孔子之言为证,即“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一节,至于实行方法,即迅速恢复女师大,派新校长接办是也。唯此项校长人选亦应注意,须选择有学问德望者,决不能以什么“阿猫阿狗张三李四”随便充任;在总长面前说出这种粗俗字面来,实殊失检,幸祈原宥。言毕,大家面后退出,嗣见尚有二三人留下不走,因复引返,声明今日如有少数家长与总长单独有所接洽,大家不能承认。后来知此系误会,因留下者原系兼为家长保证人之部员,并非外来的人。出西花厅时有人且走且骂,或曰“这……脸皮厚极了”,听差们站在厅外恭听骂声,心里一定觉得很是诧异,总长发了请帖招这许多人来闹了一通,还骂着出去,不知是什么意思,虽说是各人嗜好不同,但这请人来骂的嗜好似乎总太特奇了。这件事发生后的次日,各日报上都有记事,虽大致不错,却欠详细,所以特将亲眼亲闻的经过记录下来,以补各新闻之不足,唯因我不知道这些发言人的姓名,故以天干代之,合并声明。十四年八月十四日下午四时,谨记。 认定该文为周作人所作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笔名使用习惯上看,《教育部家长会议亲闻记》的署名“新铭”,与同时期在《京报副刊》上使用的“星命”、“信明”、“辛民”等笔名为同音异字。周作人在《京报副刊》上的署名方式大都使用同音异字的策略。他曾在《余名“疑今”》一文中与钱玄同谈及自己新拟的笔名“疑今”:“余名‘疑今’,先生或未之前闻,盖余日来所新拟者也,余亦颇爱此名,惟有略异于先生者,即当常用汉字,或改书作‘夷阱’亦无不可,但拟不用大秦文字,因如依威妥玛式书之当作‘Yiching’,殊有与‘易经’淆混之嫌,又或将疑为‘仪青’及‘仪清’。后者大似记念前朝之名,前者则在此刻号作‘某青’总欠雅观,更无论其双声而又叠韵矣!此皆不可也。用注音字母亦未适宜,理由同上。”①周作人的笔名“疑今”是受钱玄同的“疑古”笔名启发得来,他在与钱玄同的讨论中大致透露了自己未来在“疑今”笔名上的变化规则:“当常用汉字,或改书作‘夷阱’亦无不可”。即同音异字的署名策略。此后,周作人在《京报副刊》上发表的文章大都采用“疑今”的同音异字笔名,“已惊”、“怡京”、“乙径”、“衣锦”、“夷今”、“易金”、“易襟”、“易金”、“夷斤”等20余个笔名都是在“疑今”笔名的基础上变化而来,这些笔名大都使用一次就弃用,后继改换其他同音异字笔名。无独有偶,周作人在《京报副刊》上使用的“星命”、“信明”、“辛民”等笔名也属于同音异字笔名,“新铭”就属于这一系列笔名。从发表时间上来看,在这一组同音异字笔名中,“新铭”现于1925年8月17日第241号,“星命”紧随其后、现于1925年第242号,“新铭”的出现时间最早、且只出现过一次。因此,“星命”等笔名应是在“新铭”笔名的基础上变化而来。 更为关键的笔名证据是,周作人曾在《与友人论章杨书》一文中暗示过自己后续即将使用“新铭”笔名。在该文文末,周作人写道:“我以前用了种种同音异字的别号发表文章,现在总结地取消,这回改用真姓名,日后再换新名,请你自己猜罢。”②在与张申府的报刊书信往来中,周作人对自己先前使用的“疑今”系列笔名做了总结——“现在总结地取消”,并明确告知张申府自己“日后再换新名”。《与友人论章杨书》成文时间是1925年8月10日,发表在1925年8月12日《京报副刊》。而以“新铭”为笔名发表的《教育部家长会议亲闻记》成文于1925年8月14日,发表在1925年8月17日《京报副刊》。明确时间线索后,此时再回头看周作人对张申府所说的“日后再换新名,请你自己猜罢”,便不难得知,周作人其实已经间接地向张申府告知了他即将启用的新笔名。“日后再换新名”应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此后会使用新的笔名,二是此后会换用“新名”系同音异字的笔名。当张申府看到《京报副刊》上署名为“新铭”、“星命”、“信明”、“辛民”的文章时,他便不难猜到这些文章均是出自周作人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