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如果说“是有石头”一话断定了石头存在,然则“金山是有宝藏”一话是否同时断定了金山存在和金山有藏宝之性质?“是有”一词在汉语里的这两种用法,大致能反映ε
ναι在古希腊语和esse在拉丁语的使用,以及其所带来的哲学困惑,因此我在下文将用“是有”来翻译ε
ναι,esse,Sein等词。汉语学界对如何翻译ε
ναι等词一直莫衷一是,以往翻译为“有”或“存有”,近年则出现“存在”与“是”之争。鉴于“存在”和“是”两义实难取舍,于是不时也有人翻译为“存在/是”。“是有”一词某方面也可视为“是”和“有”之合拼,而另一方面“是”亦有“此”义,因此“是有”也可理解为“此有”(Dasein)。至于Sein等词之述谓义,“是有”某程度上亦能承担,例如:“人是理性的”可表达为“人是有理性”。 西方思想家之探问“是有”始自古希腊,到中世纪的时候衍生出existentia与essentia(通常译为“存在”与“本质”)之区分,此后几乎每位重要思想家对之都有所持论,直至晚近的存在主义者仍然以此来界定其中心主张。或许由于历史久远,源头难知,学者对此区分一直显出一些误解,一是以为其在古希腊哲学中已经出现,另一是以为其用法始终一成不变。实际上existentia与essentia两术语之对扬是在托马斯·阿奎那以后才出现,两词的用法在古代、中世纪与近代不尽相同。考察其史前史不单有助排除上述误解,而且亦能丰富对于其当代使用之理解,此即本文所作之目的。在汉语学界,由于翻译之障碍,对此区分之源头更加隔膜。有鉴于此,下文将以“是有”一词为中心,运用一连串的新译名,务求能使译文在字面上更充分反映外语的原义。 探索essentia与existentia区分之形成史,必先阐明两词各自的原义。鉴于问题之复杂性,本文将集中于前者。Essentia产生自对亚里士多德思想核心名词ο
σ
α之翻译,探讨其源头必须从后者讲起。 以研究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闻名的加拿大学者J.欧文斯(Joseph Owens)认为:“如果一译名不能够标示希腊原文所意指的一切不同事物,兼且不能够以正确的对称关系来标示之,在跟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路径上此译名将会误导读者。”①他因此提议以entity来取代英语学界所习用的substance,以为ο
σ
α之译名。欧文斯对substance最主要的不满,在于此译名“失于表达ο
σ
α所意指的与是有(Being)之直接关系”②。ο
σ
α一词衍生自ε
ναι之分词阴性形态ο
σα,按此关系对称地译为英语当为beingness,译为德语为Seiendheit③;以“是有”来翻译ε
ναι则ο
σ
α译为汉语当为“是有性”(或“有性”)。④在翻译ο
σ
α时保存并且反映“与是有之直接关系”之所以重要,不仅出于词源学之考虑,更重要者乃由于其在哲学使用上无论在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均指第一义的是有。以“是有性”来翻译之,则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七卷对此二问题之著名推演便变得一目了然:“何为是有者(being)?亦即何为是有性(beingness)?”(Meta.,1028134)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