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侬·白利在《她们自己的赛博空间:网络女性的粉都》一书中通过民族志的方式分析了网络女性粉都,其中便提出作为虚拟异托邦①的赛博空间。赛博空间是一种互联网虚拟现实空间,因为其虚拟性,在赛博空间中存在着许多有别于现实空间的文化,其中二次元文化便是该空间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二次元最初起源于日本动漫文化的一个概念,其注重幻象世界的描绘与表达,虚拟影像(内容)与现实世界(观者)之间形成较为互动、多元的关系链,并逐渐凸显与三次元世界相异的形态。借助二次元文化的风靡,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对象正在发生重构,借助于数字技术呈现出的虚拟偶像愈发受到当今90后和00后群体的青睐。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3.4亿,在线用户规模达到2亿多,核心二次元用户9100万。二次元人群中,出生于1990年至2000年间的用户约占78%。②根据数据不难看出,二次元文化呈现出年轻化、规模化、网络化等特点。在传统的大众媒体时代,由于传播技术、传播的范围和规模都受到约束,二次元群体规模较小,作为一种亚文化群体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制作技术和网络技术日趋完善的前提下,受众的创作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增强,二次元作品更加丰富,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粉丝群体迅速扩大。 在网易漫画的“调研报告”(2018)中指出:在90、00后的年轻群体中,动漫得到了超过半数(51.9%)的喜爱,56.1%的用户有喜欢的虚拟偶像人物,虚拟偶像文化在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从2007年诞生在日本的通过音乐合成软件制作而成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再到中国版的网络虚拟偶像“洛天依”“乐正绫”“鹿娘”等,和一种真实客观存在的人物实体不同,也区别于小说、漫画等构建出的具有故事叙事色彩的虚拟偶像,它们是一种利用数字复制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建构的网络虚拟偶像。从哈拉维的赛博客时代去考量,网络虚拟偶像正处于“人机合体”的赛博客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原本恒定的一切界限被逾越,过去似乎颠扑不破的分类原则被打破。在与他者的局部性连接中,在与我们所有的构件中,重建日常生活的界限。网络虚拟偶像从线上的动漫、游戏、软件、网站、图像等形态扩展到线下的演唱会、玩具、服装、配饰等,建构了从虚拟的赛博空间到现实的真实世界的转换,构建了一种虚拟与现实交互的二元文化体系。 一、表现欲望:图像化的偶像变迁 《康熙字典》中关于偶像呈现出这样的概括:“偶,俑也。像人曰偶。土木像亦曰偶。”可见,“偶”是泥塑木雕的人像、神像。可以说,偶像陌生又熟悉,虽然不能可触可摸,但其塑造的“形象”却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物质或精神生活。根据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民俗学家弗雷泽的交感巫术原理③,基于“接触律”和“相似律”的阐述,粉丝虽与偶像之间存在隔阂,但粉丝通过收集一切偶像形象或与之相关的物品,拥有了某种感应超自然的能力,也就感知到了偶像的超凡魅力。而这种魅力类似于马克思,韦伯所述的“卡里斯马”(Chrisma),是一种异于常人、超自然的天生稀有素质。粉丝逃脱了日常生产的枯燥乏味,通过一定的仪式化的行为表征偶像崇拜之情。 崇拜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尊敬钦佩”。英文词典中用“Worship”来表达礼拜仪式、崇拜、尊敬、钦慕之意。从仪式角度讲,崇拜一词和宗教密切相关。从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到宗教偶像崇拜,再到虚拟偶像崇拜,崇拜的形式呈现出一种历时性样态。 原始人崇拜的对象一开始就具有超凡入圣的力量,从最早的自然崇拜的对象来看,早期崇拜的形式关涉所蕴含的自然力的崇拜,像太阳图像、具有强烈繁殖能力的动物图像是最初原始崇拜的基本内容。从对动物繁殖和太阳形象的自然崇拜转向对图腾图像和祖先的人文崇拜,人类崇拜与信仰进入第二个阶段,而表达人的存在意志的图腾图像的出现是其中的标志性事件。人类意识到决定自己命运的是人自身。想象在这个形式下表现为无形的基质,而遍布于各种异质事物的能量,才是膜拜的真正对象。在此过程中,图腾崇拜和神崇拜相互交织,共同发展。崇拜的对象也由最初的动物和自然图像呈现向人形图像过渡。 随后,古希腊人通过理性的形式来把握隐藏在自然中的秘密,产生理性崇拜。在偶像崇拜的意识中,人类对自身神灵偶像的崇拜,也愈发从抽象到具象化,使图像从伦理功能转向感知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偶像崇拜也逐渐转换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心灵寄托与情感释放。偶像的距离感也在日渐消失,人们可以通过内心的投射构建偶像的形象。偶像不再是一种模糊的不可预知的神话,青春偶像、银幕偶像、服装偶像、生活偶像等如同寺庙中的神与佛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化社会偶像的易得性增强,并且偶像崇拜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但是归根结底,偶像崇拜的多元,都是一种图像化的再现过程。弗洛伊德认为,人所看到的物质现实、实践活动乃至再现事物的图像,都是理性形式,但其深层含义都是人的欲望,都是欲望的表现。无论从原始的想象视像崇拜还是到具体化的人所能构建的偶像崇拜,对于偶像的崇拜都是以图像的形式加以表征,而图像的形象化、生动化也塑造出具体化的偶像形象。人所看到的图像对象,其实都是欲望的间接表现,图像被赋予了丰富的意涵,并且贯穿着整个偶像崇拜的历史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