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就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事项,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在新的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2]这一论述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拓展为与国民经济发展(宏观)和学生劳动就业(微观)两个层面的结合。诚然,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主要社会活动,其专业设置、招生就业、学科发展、课程安排,不仅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劳动就业,形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二重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在培养大批国民经济建设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发挥了巨大的劳动就业功能,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都推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中国实践;与此同时,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及普及化阶段迈进,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甚至出现日益扩大的鸿沟。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指出的,“在就业低迷态势下,年轻一代面临的就业前景要么是推迟就业,要么是彻底失业……说明教育、培训和就业之间匹配失衡,他们不再能够享受到学历带来的预期收益。”[3]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演进及其逻辑嬗变,对形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中国经验及未来模式、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分析框架 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是教育与就业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一种关系性存在,是社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联结形成的关系链条。它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个体劳动就业之间的互动影响,也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之间的互动影响,两者存在特定的关系逻辑。 (一)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维度 现有关于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存在两者关系之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也有学者称之“非确定性”)的争议。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确定性系指二者关系明确而肯定的状态,[4]是将来就业岗位和眼前所接受教育一一对应的关系。[5]人力资本理论倡导“高学历者就业的适应能力也将提高,从而就业收入高、失业率低”的现象正反映出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确定性。[6]确定性高低不仅仅关注接受高等教育能有更多可能实现就业规模的增长,也强调学习领域和职业类别的最佳状态是大多数职业由相应领域的毕业生从事。[7]在这种关系下,教育通过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可有效降低结构性失业,[8]同时也调整着就业中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教育提升学生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社会意义。[9]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则指两者不稳定、不肯定和不明确的性质或状态,即教育对就业收益的影响中存在的人们没有预期到的变化,及这种意外带来的没有预期到的收益或损失。[10]现有的研究证实了教育与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并不必然是正向的,[11]甚至在我国劳动力市场被制度性分割的情况下,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存在非均质性的特征。[12]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现象严重;毕业生的相对收入水平不断下降;毕业生中的教育过度者不断增加,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比例不断下降三方面。[13] 综观而论,现有关于教育与就业的关系虽然存在争议,但都侧重于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个体维度,前者主张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个人就业、获得收入方面的肯定性促进功能以及个体接受教育后获得工作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可能性与匹配性;后者则认为两者之间关系是不稳定、不肯定和不明确、难以预期的。然而,此类研究都忽视了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社会维度。因此,本研究从个体和社会的双重视角入手,运用实证研究范式综合把握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演进历程及其逻辑嬗变。 1.确定性: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个体维度 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个体维度反映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确定性,即高等教育能否给予受教育者一种明确的职业期许和肯定的职业选择,即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之微观层面,亦即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所学的专业、课程和各种专业训练与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岗位之间的匹配性和对应性的程度,并由此表现出确定性的高低。因此,本文将“确定性”定义为高等教育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一种明确而肯定的关系状态,这种关系强调就业岗位与所接受教育之间表现为一致性对应关系。确定性不仅仅关注接受高等教育能有更多可能实现就业规模的增长,也强调学习领域和职业类别的最佳状态是大多数职业由相应领域的毕业生从事。[14]相反,低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则是高等教育与毕业生就业之间呈现一种不明确和难以肯定的游离状态,具体表现为就业岗位与所接受教育非一致性和非对应性关系,导致毕业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甚至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等现象的产生。 2.适应性: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社会维度 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社会维度反映的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鉴于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主要从经济的视角出发,将“适应性”界定为高等教育招生及毕业生就业规模、科类、层次与经济发展规模、结构的对应性与符合度。亦即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所学的专业、课程和各种专业训练与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产业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匹配性和对应性的程度,并由此表现出适应性的高低。当然,这种适应性及其程度高低又总是受到政治因素的直接影响和调控,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的经济政策和教育政策是影响和调控两者关系的手段和工具。 3.双维交叉: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分析框架 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个体维度和社会维度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交互影响的,因此本文在解析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逻辑时进行交叉分析,将“确定性”和“适应性”关联起来,即以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确定性”为横轴,以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适应性”为纵轴,形成双维交叉分析框架,由此将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区分为“高适应-高确定性关系”“高适应-低确定性关系”“高确定-低适应性关系”“低确定-低适应性关系”四种关系类型(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