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作为一种学科和知识的确立,不仅体现在新文学逐步成为一种研究对象在大学课堂登堂入室,还伴随的是身为大学教授的新文化知识分子对作为一种“新知识”的新文学如何进一步成熟、完善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等诸多方面的考量。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现代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则成为他们借镜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新文学在它尚在襁褓中时,就凸显出它和西方文学如影随形的关系,而当它逐渐成为一种“知识”被纳入大学的知识生产体系中时,在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可能就不仅是国文系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材编撰、社团活动等,还应包括英文系相关的文学教育活动。已有学者关注到1920-1930年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外文系通过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涵养他们的文学趣味和艺术分析的能力,培养出了一批如李健吾、李长之、常风等新文学批评家,从而在新文学的知识生产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①此种观察确乎精当,事实上除了如北大、清华这样的国立大学,当时以英语教育著称的基督教大学也应该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它们的英文系在1920-1930年代新文学逐步学院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燕京大学(以下简称燕大)作为基督教大学的后起之秀,在1920年代中后期开始成为“教会学校的新领袖”,②并和北大、清华构成当时高等教育界学术研究的三足鼎立之势,曾在燕大英文系任教的教授们(不论是外籍还是中国籍)都以各自的教学实践和文学实践,与新文学的知识生产发生了或隐或显的联系,对燕大英文系文学教育活动的梳理,将会呈现1930年代的大学课堂对新文学更加多元的回应和反响,从而为透视新文学学院化的复杂性提供一种另辟蹊径的视角。 一、作为融合语言和文学教育两途的戏剧课 在燕大创建之初就设立的英文系,③校长司徒雷登对其发展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划和导向。他明确表示,“我想改进英语教学……我们的学生确实生活在讲两种语言的环境中……他们一入学就能听懂无论哪种语言讲授的大学课程,老师也可以随便用哪种语言讲或者两种语言都用。外来的讲学者不必用翻译,……我向学生讲话是用汉语还是英语往往在台上临时决定,这意味着学生能够灵活地从一种语言转到另一种语言”。④这种双语式的教学模式的背后,是校方希望学生对于两种语言都能熟练掌握并自由转换的期待,这显然也是司徒雷登力图让燕大尽快走上中国化道路的治校理念的产物。 在英文系发展的早期阶段,开设的课程虽然不多,但仍然兼顾到了语言的基本训练和文学史、文学作品研读等课程之间的均衡。以1920-1921年英文系课程为例,本年度英文系针对男校⑤预科生开设的有“Composition(作文)”、“Reading(阅读)”、“Selected Short Poems(短诗精选)”等课程,“阅读”课的书目包括史蒂文森的《金银岛》和莎士比亚的《凯撒大帝》等作品。对男校正科生则开设了“Composition and Rhetoric(作文与修辞)”、“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文学一览)”、“Survey of English Literature 1832-1892(英国文学一览)”、“Survey of English Literature to 1832(1832年之前的英国文学一览)”、“Public speaking(公开演讲)”、“Modern Drama(现代话剧)”等课程,其中的“美国文学一览”一课特别强调了“讲授的重点将放在文学作品,而不是作家身上(The Emphasis is laid on the literature rather than on authors)”。“英国文学一览,1832-1892”一课主要分析卡莱尔、麦考利、纽曼、史蒂文森、狄更斯、艾略特等作家的散文和诗歌。⑥从这份课表可知,燕大英文系对尚未正式进入大学的预科生培养的是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对于正科生则有意识地将重心转移到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类的课程中。 到1923-1924年度,英文系除了“阅读”、“写作”等必修课程外,选修类课程较之上年度增加了“西方文学一:古希腊古罗马文学(Western Literature Book I,Literature of Greece and Rome)”、“现代诗歌与戏剧(Modern Poetry and Drama)”、“西方文学二:圣经和中世纪(Western Literature Book Ⅱ,The Bible and the Middle Ages)”、“莎士比亚作品研究(Shakespeare)”等,出现了专门的作家作品研究,说明文学类课程有了进一步的细化。 除此之外,1927-1928年度还增加了“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课,该课的目标在于对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俄国等文学做一番巡览,并会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进行研究,以观察它们是如何塑形和表达各不相同的民族特点的。这一课程发展到下一年度,则被“欧洲文学之考察”一课取代,该课“专为不识欧洲西部语言而又欲知其深有贡献于世界文化思潮与运动的文学背景之学生而设”,瞩目的是“国家语言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研究各国之贡献及其对于他国的影响和传播”,兼与“中国发生的同样之现象相比较”。⑦可见该课程一方面强调欧洲文学对世界文化思潮的深层影响,另一方面则力图凸显欧洲文学和中国文学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同幅共振之处。 早期燕大英文系注重语言和文学两途的发展目标,不仅体现在文学类课程在西方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向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拓展,还体现在借助戏剧课的形式,让语言和文学教育的两重目标得到有效的融合。 英文系从设立之初就开设了“现代话剧”这门课,主要讲授的是4位西方近现代的剧作家易卜生、王尔德、高尔斯华绥和萧伯纳。⑧众所周知,基督教大学素来有话剧演出和研究的传统。曾享有“东方的哈佛”之誉的圣约翰大学早在19世纪末就成立了“莎士比亚研究会”和学生演剧团,以演出莎剧名段作为主要演出剧目。相比较而言,后起的燕大不仅有莎剧研究的课程,⑨同时也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戏剧教育,从“现代戏剧之父”的易卜生开讲,包括唯美派戏剧的代表王尔德和当代剧作家高尔斯华绥、萧伯纳。这一方面既说明燕京大学的话剧传统从建校之初就已经开始奠定,也折射出燕大在戏剧教育方面更加多元的视野。到1928-1929年,英文系开设的和戏剧相关的课程包括“戏剧概论”、“近代戏剧”、“戏剧演进”等,其中“戏剧概论”一课要求“一面注意其文学价值,又一面注意实地演习”,“戏剧演进”一课除了将古希腊和现代欧洲戏剧,“与泰东戏剧作比较观察”,还强调“演讲、讨论与教室外之研读”,⑩可见英文系是希望通过戏剧的比较、研读和演出来提升学生对戏剧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