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57(2020)06-0024-07 1995年9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为来自世界各国的数万与会者提供了规模空前的跨文化交流契机。在大会期间举办的众多论坛中,“妇女与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妇女问题”这一专题的设置意义别具。该论坛是由天津社会科学院申办、经大会组委会批准举行的,现场参与者200余人,包括国内(含台湾、香港地区)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若干位活跃在新时期文坛上的女作家以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各界人士。论坛的主旨发言分别涉及中国的女性文学、男作家的妇女观、新时期的性别研究和性别教育、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婚姻家庭问题、当代纪实文学中的妇女问题以及女性文学的价值等。 在此之前,为迎接第四次世妇会的召开,1995年在北京和天津分别举办了三场比较重要的学术会议。一是6月20日至23日,由北京大学英语系中外妇女文学研究学会、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杂志社、天津市文联《文学自由谈》杂志社联合召开的“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议题为:妇女的作品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女作家笔下的婚姻与家庭、女性话语与男性话语以及对经典名著中女性形象的新阐释。二是紧随其后,由天津社科院于6月24日至26日主办的“中外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议题是:女性文学的特征、价值和作用,中外女性文学及女性批评的比较研究,当前文学中对妇女形象描写存在的问题。三是8月24日至28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子文学》杂志社和首都师范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会议以“女性文学的性质及其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定位”为主题,在世界妇女解放运动与世界妇女文学发展潮流的背景下,探讨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热潮、创作倾向、审美特征和历史传统。参加上述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学者和部分女作家,以及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学界人士,会议的议题比较全面地体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界在性别研究方面的主要关注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学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女性文学/性别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收获。① 进入21世纪以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传统的写作方式、阅读方式以及文本的传播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学活动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中呈现出新特点,与性别文化相关的现象层出不穷。研究者面临新的挑战,在实践中继续探索。② 一、历史文化资源受到关注,文献资料工作进展明显 对于开展学术研究来说,历史文献的发掘整理和本领域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基础性的,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女性从事文学活动的文献零散而匮乏,得以留存下来的各类材料大都分别收藏于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和研究机构,搜集和整理的难度很大。前人虽已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但文献资料的清理和考辨总体仍然薄弱。 世妇会召开后的20多年里,有关女性生活和文学活动方面的史料工作成绩可观,一批凝聚了众多学人心血、规模较大的文献汇编相继问世。其中较有影响者如:张爱芳选编的《历代妇女名人年谱》(2005)收录自汉迄近代有代表性的妇女年谱23种(谱主26人);胡晓明、彭国忠主编的《江南女性别集》丛编(2008-2019)首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出版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女性别集,收入141人的诗词159种,其中包括从海内外图书馆搜求的珍藏稿本、抄本以及罕见的刊本、印本;王英志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2010)汇集了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风貌的诗话著作正编14种、附录6种,涉及清初至民国初期的闺秀诗人数以千计,保存了大量反映清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资料;傅瑛主编的《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作辑考》(2010)收录明清安徽妇女文学作者617人,附民国时期37人,总计654人;肖亚男主编的《清代闺秀集丛刊》(2014)和《清代闺秀集丛刊续编》(2018),共收录诗文集640余种,并附记了作者家世背景、生平概要及撰述情况的小传,提供了清代女性生活的种种信息;李雷主编的《清代闺阁诗集萃编》(2014)收入清代80位著名女诗人的诗词著作,并有介绍诗人生平、事迹、家族家庭情况、创作风格、著述版本以及前人评价的小传;孙克强、杨传庆主编的《历代闺秀词话》(全四册,2019)对历代女性词学作品的评论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汇编,收录全面,体例完备,每种词话前撰有按语,介绍作者及版本情况等;上海市妇联选编出版的两辑《近代女性史研究资料汇编》(2020)汇集相关文献200余种,其中包括女性期刊80余种,全面反映了历史转型时期的女性与社会。此外,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杜珣教授以“嶙峋”之名于2012年出版了270万字的《闺海吟:中国古近代八千才女及其代表作》(上下卷)和《阆苑奇葩:中国历代妇女文学作品精选》。前者涉及古代、近代女作者8600余人,其中4000多位附有小传;后者收入先秦至“五四”之前的1400余位女作者的3200多篇作品。杜珣教授并非文学文献方面的专业人士,他怀着对传统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弘扬中华妇女文化的理念,坚持搜集整理女性创作文献30余年,倾注极大心血完成了这一浩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