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与此同时,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还存在要素流动不畅、竞争中性有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制度障碍。为此,2020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要“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①有鉴于此,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思想演进的历史脉络之后,重点分析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制度障碍及其优化路径。 一、非公有制经济思想演进的历史脉络 从历史进程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变化。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也经历了从对公有制经济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到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再到和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转变,标志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上的逐步深化。与既有研究②不同,本文以三大重要历史事件为节点,将非公有制经济思想演进过程分为三大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1992年):从“拾遗补缺”到“有益补充”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观念转变,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因此,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③从此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非公有制经济得以恢复并迅猛发展。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也随之从对公有制经济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逐步发展到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紧接着,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此后,党的几次重要会议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论”进行了系统完善。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是党对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发展的一大突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由此,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主体从个体经济扩大至私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突破了我国单一公有制经济的所有制体制,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对方便和满足人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第二阶段(1992-2012年):从“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 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开始,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步入高速发展时期。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最接近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非公有制经济能充分调动市场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竞争,激发国民经济的活力,并推动公有制经济为适应市场需求改善经营、进行改革,极大促进了生产关系的改善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市场经济中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并且,在国家政策层面,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与公有制经济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在这段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量部分贡献超过70%,日益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有力支撑。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替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也逐渐肩负起更多的责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发达,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突破单一所有制的经济结构局限,强化市场的作用,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才能真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和增强市场活力,优化和完善资源配置,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伟大理论探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第三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重要组成”到“同等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部署,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过程中的主要支撑力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扩大就业、促进创新、创造财富、增加税收等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促进了我国产业升级,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借鉴的经验,创造了更好的内外部环境,在经济新常态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已经上升到与公有制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升到党的基本方针、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政治高度。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不断发布相应文件和意见,制定相应政策与规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保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