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之所以卓然成“派”,一在于“统”的不断承续与扩容,一在于“派”的逐渐自立与流衍。“统”有道统与文统之别,即方苞所谓“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派”有中心与支派之分,如桐城派与阳湖、闽南、岭西、湘乡、莲池等派的关系。学术流派的播衍,大致遵循两个维度——历史维度与地理维度。历史维度一般是指学术思潮所处的时代及学术环境,以及成“派”的特性与传承流变。而地理维度主要涉及文化思潮的地理分布状况,尤其是地域文化,即家族地域迁徙、学术阵地变迁与学术传承统绪的关系问题:细化层面就是代表性学者的祖籍地、出生地、宦游地、施教地、归隐地等;宏观层面则表现为有较为集中的学术群体活动地且学术传承有序的学术派别,如宋代江西诗派、明代竟陵派、清代桐城派等。“统”与“派”的形成,是历史维度与地理维度相互交织的结果。从学者的人生经历与宗族的迁移,以及因服膺共同的学术理念而形成的学术群体与学术宗派来看,桐城派在学术与地理层面,都存在着“小桐城”与“大桐城”的学理特性,是与南北学派“不同论”有别的“东西向”学术“反哺”(或回溯)的典型案例。 一 迁徙:江西、徽郡与“大桐城” 《桐城耆旧传·刘评事传》谓:“刘公讳允昌……先世从豫章迁桐城,是时县人尚无有以科第世家者。刘氏六传曰刘莹,登永乐二年进士。”马其昶评曰:“吾邑文士见于传记者,《一统志》:唐有曹松……宋李公麟……《宋史》公麟列《文苑传》……其他无传焉。……明时,士大夫皆崇风节、娴吟咏……至我朝方、姚之徒出,桐城之文遂极盛矣。”①由唐宋到明清,桐城人文有了一个巨大转折,刘氏由江西豫章迁桐,仅是学术迁徙带来人文兴起的个案。方东树在《潜桐左氏分谱序》中谓:“桐城在江北号为望县,然自宋以前故无人物,稽之史传,寥寥如也。及明以来,乃有世家大族数十百氏蕃衍迭兴,而就中尤以方、左两族为之冠。”②宋前桐城人文寥落,明清以降桐城人文异军突起,其中转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诸家大族的迁入。桐城方氏,包括桂林方氏、鲁谼方氏及会宫方氏三族。许浩克《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序》载:“方氏其先由广信迁鄱阳,由鄱阳迁徽之休宁。宋季讳德益者迁池之池口,元初又迁安庆桐城之凤仪坊。今为桐城人。”③方氏的祖先为江西上饶人,后迁居今之鄱阳,宋时迁至皖南休宁,宋末迁至今贵池之池口镇,元初涉江迁至安庆府桐城县凤仪坊。桐城方氏在元时即为显族,主要有桂林方氏、会宫方氏、鲁谼方氏三系,其中桂林方氏人文最为鼎盛。马其昶《方植之先生传》云:“方先生讳东树,字植之。先世迁桐城,居鲁谼,为鲁谼方氏。桐城之方最著者,曰桂林,曰会宫,曰鲁谼,皆自徽州来迁,然皆各自为族。”(《桐城耆旧传》卷一〇,第396页)桐城鲁谼方氏一族的始祖方芒于明初自婺源播迁于桐城鲁谼山中,遂为鲁谼方氏。而桐城左氏,亦由大徽州文化圈中迁入,《左太公传》谓:“左太公,讳出颖……少保忠毅公父也。其先泾县人……明洪武初有曰代一者,复迁居桐城横埠河。”(《桐城耆旧传》卷四,第106页)桐城方、左两大家族由江西、徽州迁桐,是学术迁桐的典型代表。 桐城派在源头上具有“大桐城”的特性。张英《紫阳朱氏谱序》云:“吾桐世族,其由他地迁来,或由江右,或由新安。”④桐城很多望族都是在宋末至元代自江西、徽郡地区迁入,请参见下表:
家族 | 原住地 | 迁桐时间 | 依据资料 | 代表人物 | |
宕山钱氏 | 淳安 | 宋末 | 钱澄之《谱系考》⑤ | 钱澄之 | |
陈洲刘氏 | 青阳 | 宋末 | 刘大櫆《桐城陈洲刘氏家谱序》⑥ | 刘大櫆 | |
桂林方氏 | 鄱阳 | 元初 | 许浩克《桐城桂林方氏家谱序》 | 方以智、方苞 | |
白苓姚氏 | 婺源 | 元末 | 姚鼐《姚休那先生墓表》等⑦ | 姚康 | |
麻山刘氏 | 婺源 | 元末 | 刘开《刘氏支谱后序》⑧ | 刘莹、刘开 | |
鲁谼方氏 | 婺源 | 明初 | 《桐城耆旧传·方植之先生传》 | 方宗诚、方东树 | |
高甸吴氏 | 婺源 | 明初 | 《桐城耆旧传·吴布政、通判传》等⑨ | 吴直、吴汝纶 | |
木山潘氏 | 瓦屑坝 | 明初 | 潘江《木山潘氏宗谱序》⑩ | 潘江、潘赞化 | |
横埠左氏 | 泾县 | 明洪武初 | 《桐城耆旧传·左太公传》 | 左光斗 | |
仓前戴氏 | 婺源 | 明洪武初 | 戴名世《先君序略》《戴氏宗谱序》等(11) | 戴名世 | |
云田坂张氏 | 瓦屑坝 | 明洪武、永乐间 | 张英《先君行述》《紫阳朱氏谱序》等(12) | 张英、张廷玉 | |
项河叶氏 | 婺源 | 明永乐间 | 《桐城耆旧传·叶尚书传》等(13) | 叶灿、叶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