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20)-117-09 DOI:10.13399/j.cnki.zgwxyj.2020.04.01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登鹳雀楼》在国人心中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各种经典诗歌选本选它,国家统一教科书也选了它。长期以来,这首诗的作者为王之涣,基本成为国民的常识。然而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一些知名学者撰文、著书或演讲,主张《登鹳雀楼》的作者不是王之涣,给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中小学师生造成很大困惑。这一问题能否得到合理解释,为全社会所关注,所以我们有责任尽速厘清真相,对社会有个交代。 一、《登鹳雀楼》作者归属之争议 唐诗名篇《登鹳雀楼》的作者,唐宋两朝典籍所载说法有七: 其一,朱斌。出自唐芮挺章、楼颖所编《国秀集》卷下。 其二,朱佐日。出自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二十二引唐张著《翰林盛事》。 其三,王之涣。出自北宋李昉等所编《文苑英华》卷三百十二。 其四,王之美。出自北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 其五,王文奂。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 其六,王之奠。出自南宋陈应行《吟窗杂录》卷五十。 其七,王文涣。出自南宋江少虞《新雕皇朝类苑》卷三十九。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界对此诗归属有过争论。1982年,林贞爱发表《〈登鹳雀楼〉非王之涣诗》①,其后又有多篇论文与林文观点相同,论证作者应是朱斌。有不少学者撰文认为朱斌与朱佐日实是同一人。②也有两位学者撰文认定作者就是王之涣。③可谓莫衷一是,未有定论。近几年来,争议再起,判给朱斌的声音最大。尤其是唐诗学界的代表性学者陈尚君④、佟培基⑤、张忠纲⑥、刘学锴⑦等先生力主“朱斌说”。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判给王文奂。⑧ 其实港台学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就在争论《登鹳雀楼》的作者问题,余光中先生写于1980年的《三登鹳雀楼》中提到吴宏一先生根据芮挺章所编《国秀集》,推断此诗当为朱斌所作,又据祝诚的《莲堂诗话》说是朱佐日所作,且疑朱佐日或即朱斌。余先生在文中说:“希望吴先生再加考证,把此诗的著作权查个水落石出,免得王之涣落个‘五首半’之讥。”⑨余先生生前未能获得满意的解答,本文勉力完成他的遗愿。 二、“朱斌说”疑点重重 《国秀集》是由唐国子生芮挺章初编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国子生楼颖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续补定稿并撰序⑩。该书卷下“处士朱斌”名下选一首《登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与今传王之涣《登鹳雀楼》除了题目不同,正文仅一字之差,当是同一首诗。该书在“王之涣”名下也收了三首七绝。 出自《国秀集》的“朱斌说”,是当今所见典籍中对“白日依山尽”作者的最早文献记载,也是今存唐五代典籍中对该诗作者的唯一记载,乍从文献学的角度看确实非常有力,因为其他诸说的首出文献都比《国秀集》晚,先出文献占优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从考据逻辑上说,并非晚出的文献就一定不如早出的文献可靠,并非早出的文献就一定没有错误。 1.“朱斌说”何以在《国秀集》之后整个唐、宋、元、明再无响应?直至明末钟惺、谭元春《唐诗归》和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才首次响应?清代以后复归沉寂? 首先,《国秀集》编纂粗陋,有内容自相矛盾、作者张冠李戴等严重问题,历代不认可。 《国秀集》流传至今已历经一千多年,但今人对该书的相关情况似乎知之甚少。笔者多年研究唐诗选本,对《国秀集》了解较多。此书编者芮挺章与楼颖二人同为玄宗开元末国子生,国子生即国子监所属如太学、国子学、四门学等就读以备应试的学生,唐代称“生徒”,修完学业通过“监试”获得参加进士科考试资格,称为“国子进士”,与地方州府推荐的“乡贡进士”身份同等。唐人称的“进士”是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是没有考取前的称呼(考取后称“前进士”),与明清所谓的“进士”指考取后的人完全不同。《国秀集》中芮挺章与楼颖二人的署名分别为“进士芮挺章”和“进士楼颖”,可见两人当时已获得参加进士考试资格。他们编《国秀集》目的之一应该是为科举考试“练兵”服务,故所选多为五七言近体。唐代是抄本时代,想得到许多人的“家集”很难,晚唐太子校书郎顾陶花三十年时间编定《唐诗类选》,仍感叹“终恨见之不遍”(11),芮挺章与楼颖二人既非官员,亦非社会知名文人,仅为两个在校学生,没有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交往范围小,以二人当时的身份和能力,其编选《国秀集》的材料来源,亦不过是学馆内资料以及身边人的习作,名家作品只能假手转抄、笔录所见零篇散章而已。其所标举的选录范围,所录诗人水平高下,所选诗歌文字正误,作品归属是非等,严重问题或“硬伤”甚多。如楼颖自序称其选录范围是“自开元以来,维天宝三载”之“见在者,凡九十人”(12)。但所录刘希夷、杜审言、宋之问、董思恭诸家均卒于开元以前,李峤、张说、张九龄、王泠然、崔曙、王之涣等人,在楼颖编成作序时也都不是“见在者”。可见其自相矛盾之严重。其所选诗人及相应诗作尤失水准。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强烈批评道:“其所选十数名家而外,皆不知名,故其诗多不工。”(13)民国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评曰:“顾观其所选,如李峤、宋之问、孟浩然诸人,入选都非佳构,至若梁洽、康庭芝、董思恭、郑审、程弥纶、荆冬倩辈,其诗尤庸陋。”(14)即使选了盛唐名家“如李颀、常建、孟浩然、张九龄等,所选也都非佳作”(15),可见编者资料来源之局限。再者,初唐既然选了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为何不选同时的四杰、陈子昂?既标榜只选盛唐,初编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续补定稿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又为何李白、杜甫、岑参均不见收,反而收录年辈稍晚于杜甫,主要活动于天宝、大历时期的樊晃、严维?还有,其所录作品归属张冠李戴者,如:卷下“李颀”名下所收《白花原》一首,经李珍华、傅璇琮、佟培基等先生考证,实为王昌龄《白草原》,作者、题目皆误(16);卷下“于季子”名下所收《南行别弟》一首,经傅璇琮先生考证,实为韦承庆诗(17)。值得注意的是,《国秀集》编选分为上中下三卷,卷上“凡二十四人”,卷中“凡二十四人”,何以卷下突然“凡四十人”?而且作者张冠李戴的问题都出在卷下。卷下乃全书收尾工作,芮挺章“堆案飒然,无与乐成,遂因绝笔”(18)之后,应是后来楼颖续补定稿草率所致。因此,卷下所收所谓朱斌《登楼》诗或是楼颖在草率续补中张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