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摇娘》取材于民间生活本事,至唐代发展为成熟的教坊剧,古今学人对其探讨与研究的视角不尽相同。围绕歌与戏的不同内涵,当代学者有以其为整个中国古典戏剧的滥觞,①认为这是“来自民间的歌舞戏”②;但也有研究认为它尚不可称为戏③,王国维指出“前此虽有歌舞,未用之以演故事,虽演故事,未尝合以歌舞;不可谓非优戏之创例也”,《踏摇娘》属“有歌有舞,以演一事”,是与古之俳优与汉以后“间演故事”最大的不同,故而“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④王国维由艺术演变视角析出歌、舞、故事情节等重要元素,指出《踏摇娘》在演进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但于其具体演化过程语焉不详。鉴于此,对《踏摇娘》的演变历程进行细致考述,追溯其由本事而不断进行的艺术再造与创新,考察社会因素在表演艺术方面的渐变作用,可为其历史定位提供依据与更新思考。 有关《踏摇娘》文本记载,以盛唐刘
《隋唐嘉话》较早: 隋末有河间人,皻鼻使酒,自号郎中,每醉必殴击其妻。妻美而善歌,每为悲怨之声,辄摇顿其身。好事者乃为假面以写其状,呼为踏摇娘。今谓之谈容娘。⑤ 稍晚崔令钦《教坊记》所载,最为详尽且“字字值得注意”⑥: 北齐有人姓苏,
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怨,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今则妇人为之,遂不呼“郎中”,但云“阿叔子”;调弄又加典库,全失旧旨。或呼为《谈容娘》,又非。⑦ 中唐杜佑《通典》所记又有不同: 踏摇娘生于隋末。河内有人丑貌而好酒,常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妻美色善自歌,乃歌为怨苦之词。河朔演其曲而被之以管弦,因写其妻之容。妻悲诉,每摇其身,故号“踏摇”云⑧。近代优人颇改其制度,非旧旨也。⑨ 检诸以上唐代关于《踏摇娘》的重要载记⑩,以下几处相异处尤值得关注: 第一,所记名称,有“踏谣”与“踏摇”之异。刘
《隋唐嘉话》称“踏摇”,崔令钦《教坊记》却称“踏谣”,至杜佑《通典》又称“踏摇”。(11)“踏谣”与“踏摇”,显然一强调歌,一强调舞,具体的表演形式不同。 第二,与“谈容娘”的关系扑朔迷离。刘
《隋唐嘉话》称“今谓之谈容娘”,意指二者为一剧;崔令钦《教坊记》则特地指出“或呼为‘谈容娘’,又非”,认为“踏摇娘”与“谈容娘”不同;而杜佑《通典》则对此问题避而不谈,不予表态。结合“踏谣”与“踏摇”之别反观,称“踏谣”则否定与“谈容娘”同,称“踏摇”则肯定与“谈容娘”同,这就为辨析“踏摇娘”与“谈容娘”关系提供了线索。 第三,表达情感途径不一致。《隋唐嘉话》称妻为“悲怨之声”且“摇顿其身”,《踏摇娘》就是为表现此“状”而进行的艺术表演;《教坊记》称妻因“衔怨”而“诉”事于邻里,再到“且步且歌”以称“苦”,其后又出现与夫“殴斗”“笑乐”等场面;《通典》则称妻所“歌”“被之以管弦”,有了一定的配乐,妻“摇其身”而“悲诉”。情感表达借助了不同的方式。 第四,所涉时间,有三个较为重要的纵轴线。《教坊记》称“北齐”,《隋唐嘉话》《通典》均记为“隋末”,且诸本都言及“今”或“近代”。 围绕上述问题,逐一考述,有助于探讨《踏摇娘》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其演变过程中的艺术加工细节。 一 从踏歌雏形到“踏谣”叙事 《踏摇娘》取材于民间家庭矛盾本事,夫酗酒殴妻,妻“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予以简单的艺术加工,最初的“弄”带有明显的踏歌特点。 《说文解字》释“踏”为“践”,释“践”为“履”,段玉裁注:“履之箸地曰履。”(12)踏歌正是以着履践地的方式加强节拍的,节奏相对简单。《西京杂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出宫后言及在宫内时所见踏歌便是如此:“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13)踏歌往往以群体参与为主,复沓而有力的节奏伴随着简单歌调的反复吟唱,其形式源自上古傩仪,至今尚存于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内。南北朝时期,踏歌所配歌调已经倾向于哀怨婉转的抒情特点。《隋书》载古流求国(14)的民间踏歌习俗:“歌呼蹋蹄,一人唱,众皆和,音颇哀怨。扶女子上膊,摇手而舞。”(15)北魏胡太后作《杨白花歌辞》追思故人,“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凄断”。(16)尔朱荣曾“与左右连手踏地,唱《回波乐》而出”(17),尽显婉转率真的一面,其所唱《回波乐》,至唐开元年间已与《绿腰》《苏合香》等曲相类,成为“软舞”的代表,足见更注重抒情,与声“凄断”在情感表达上一致。今见与踏歌相关的唐诗,如顾况《听山鹧鸪》、刘禹锡《踏歌词》等,内容多关涉鹧鸪“其志怀南,不徂北”(18)之意。可见,从汉魏降至唐代,“踏歌”存有的一些明显特点:其一,强调“相与”而为的多人共同参与,在统一节奏下完成动作;其二,强调“踏地为节”,有一定的舞的动作,但仅仅“扶”“上膊”“摇手而舞”,节奏单一、动作反复,所配吟唱歌辞,也与复沓节奏相应而简单反复;其三,吟唱形式上,可“一人唱,众皆和”,无须乐器伴奏,主要是徒歌;其四,歌调多婉转甚至“哀怨”“凄断”,以抒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