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20)05-0115-14 一、研究背景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12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09.13万人。[1]2012年,中国首部《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中国正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中国迎来‘海归回流’的时代。”[2]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留学人员以及支持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随着我国学术职业的发展,国内高校越来越追求教师结构的国际化。除了国内知名高校的学位外,海外学历在高校教师的招聘中也越来越“吃香”。当下,海外学历越来越成为高校教师进入学术职业的重要“砝码”。海外学历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特别是精英高校的欢迎和重视。越来越多的院校在招聘时要求或者更偏向教师具有海外学历。虽然一些高校在招聘启事中没有明确的海外学校的限制,但实际上可能更倾向于招聘海归博士。 那么,海外学历对教师聘任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海外学历能否帮助其进入更好的学校?在入职以后,有无海外学历的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表现上有何差异?海外学历是否真的能够提高科研竞争力,帮助其职称得到晋升?本文将利用“亚洲学术职业变革”调查所得的全国28所公立高校专任教师的数据讨论教师的海外学历对其学术职业聘任的影响。以及在入职以后,有无海外经历的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表现上的差异。进一步地,本文将讨论这种海外经历是否真的能够提高的科研竞争力,帮助其职称的晋升。 二、“海归”回流: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海外人才引进:中国学术职业聘任的新趋势 为了吸引海外人才,国家和高校都制定了待遇丰厚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1994年启动的中科院“百人计划”是其中建立最早、支持力度最大的一个,目的是到20世纪末吸引百余名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一批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3]2001年又专门增设了“海外知名学者计划”。[4]2008年12月,中央决定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2010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青年千人计划”正式启动。自2011年开始,每年引进400名左右海外优秀青年人才。此外,各地方政府、高校也都制定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在境内外顶尖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拥有丰富的海外经历、入选国家人才计划项目,已经成为获取精英大学新任教职的优势条件。[5] 现阶段,海外学位在教师招聘时越来越“吃香”,很多高校都加大了对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因此,相较于在国内获得学位的教师,在海外院校获得学位的教师在学术职业聘任时的优势往往较大,更可能进入更好的院校执教。从高校招聘的视角看,“985”和“211”高校早已要求新进的教师具有国际化学习经历或学术研究及交流经历。很多高校引进新教师按“三三四”的比例选聘,即30%来自本校毕业生,30%来自外校的毕业生,40%来自海外。[6]从一些院校公布的招聘条件可以看出,院校为了吸引“海归”人才,给予了他们相对更高的待遇。另外,从学者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海归教师较本土教师有着更高的收入。[7]这一现象不仅在学术职业中,在很多职业中,海外留学经历都带来了较高的经济回报。[8] (二)“海归”回流后的职业发展 关于“海归”教师归国后的职业发展,学界持有两种观点。一方面,有学者认为,“海归”教师的发展(主要是科研生产力)要好于本土教师。海归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国际化的开阔视野,前沿性的知识储备,非本土的思维方式,因而更容易引领创新,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9]知识复合理论(knowledge recombination theory)认为,学习环境的迁移能够促进知识的迁移和知识资本的积累。[10]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留学经历可增加研究者的科研合作网络资本。[11]因为拥有留学经历的教师既与本国科研人员有联系,同时又拥有国际合作资源,经常与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交流合作,扩大了其科研合作网络,使其科研生产力更高。[12]因此,相对于本土教师,海归教师发表国际论文的数量更多,且更倾向于和国际优秀学者合作,发表高质量的期刊论文。[13]如Jonkers等发现海归教师拥有广泛的国际合作资源,会对其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的文章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往往处于第一作者的地位。[14] 然而,另一方面,“海归”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最为主要的是“海归”教师的归国适应性。归国适应(readjustment或reentry adaptation)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从跨文化交际学、社会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视角探讨个体从国外回到祖国后交际行为的演变历程、表现形式及转变结果,为理解人们在归国适应过程中表现出的复杂现象及阶段性特征提供线索。[15]根据该理论,不少学者都曾讨论了“海归”学者的适应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