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技术和生活哲学 福柯在晚年回顾自己的研究历史时说,他试图勾勒出这样一个历史脉络,即人类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有关自我的知识的。比如说,经济学知识、生物学知识、医学知识,等等。这些知识都是对于自我的表述。福柯要探究的不是这样的知识到底包含怎样的内容和主题,而是这样的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它们诞生的机缘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以真理的形式存在和运转的?福柯强调,这些知识不是在孤立地运转,它们“都与特定的技术相关联而成为人类了解自身的工具”①。知识总是有一种特定的运作技术。福柯总结出与知识相结合的四种技术:生产技术、符号技术、权力技术和自我技术。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相关,符号技术与语言学知识相关。但这两种技术不是福柯所关注的,他关注的是权力技术和自我技术②。如果说,他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直是在思考权力技术的话(《古典时代的疯癫史》《规训与惩罚》《求知意志》),那么,他最后几年关心的则是“自我技术”。我们也可以说,福柯通过对现代时期大量的权力技术进行考察后,终于进入到古代,进入到这些现代权力技术尚未发明出来的古代。对福柯而言,现代的权力技术是塑造主体性的重要方式,同样,古代的自我技术则是以另一种方式来塑造主体。 但什么是“自我技术”(technologies of the self)呢?“它是个体自己采用方法,或者是在他人的帮助下,来对他们自身的身体及灵魂、思想、行为、存在方式等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自己,以求达致某种幸福、纯洁、智慧、完美或不朽的状态。”③这种自我技术因此是一种旨在改变自己的行为实践,“希腊人把这些行为实践视作是一种训诫:epimeleisthai sautou,也即‘自己照看自己’,‘关注自我’,‘自我照看’”④。这个照看自己,关心自己的自我技术,这种自己改造自己的行为实践,对于希腊人而言非常重要,它属于更广泛层面的生活技术的范畴:“希腊人普遍关心的问题不是自我技术,而是生活的技术,即如何生活的问题……他们并不关心死后生命,死后会怎么样,也不关心神存在与否……他们关心的是,为了如我所愿地生活,我必须采用哪一种技术?依我看,在古代文化其中一个重大演变就是这种生活技术逐渐演变成为自我技术”⑤。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开始,这种照看自己的自我技术就出现了。但是这种自我技术的目标和范围也在变化:在柏拉图那里,是为了城邦的目的而要照看自我;而在伊壁鸠鲁那里,就是为了自我而照看自我。先前是青少年要照看自我,后来则进一步变成了每一个人都要照看自我。 这种照看自己是希腊人首要的生活道德原则。但是,今天的人们对此已经非常陌生了。对今天的人来说,希腊的道德原则更多是德尔菲神庙中的“认识你自己”,而非“照看你自己”。福柯力图还原这个照看自己的优先原则,认为希腊人最重要的原则本是照看自己。而‘认识自己’这个主题则从属于照看自己,它不过是照看自己的后果,因为只有关心自己和照看自己,你才能了解和认识你自己。之所以照看和关心自己被后世所遗忘和忽略,首要原因是因为在基督教时期,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其结果就是彻底摒弃自己,将自己完全交付给上帝;而自己照看自己则需要强烈的主动性。但此时,因为上帝的存在,自我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照看自己,自己是被上帝照看的对象,上帝是照看所有人的主体,人无法自我照看和自我关心。因此,自己主动照看和关心自己在基督教时期就从欧洲的地图上根除掉了,它也被后世所遗忘。还有一个原因是,从笛卡尔开始,对世界和自然的认知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任务,而要完成这个哲学任务,务必要将焦点放在对自我的认知方面,只有认识自我,只有对自己有全面的了解,才可能确定如何去认知世界以及能认识世界的程度,因为自我是认知世界的基础和条件。就此,认识自己、关于自我的知识在现代变得日益重要。而照看自己和关心自己,或者说,自己改造自己、自我的生活技术,则开始在哲学中被忽略了。⑥ 但是,与现代相反的是,希腊和罗马文化中到处布满着照看(关心)自己的主题。苏格拉底式的‘照看你自己’的观念非常流行。福柯着重讨论的是柏拉图两部对话篇:《阿尔喀比亚德》(Alcibiade)和《拉凯斯》。正是在前者那里,epimeleisthai sautou这个词组第一次出现。这两个对话篇中关心自己的内容比较接近,都是关于照管(epimeleia)的主题,也即是关于年轻人的教育问题。但是,两篇对话也有明显的差异——《阿尔喀比亚德》强调的是对灵魂的照管⑦,而《拉凯斯》强调的则是对生活的照管,它主要讨论的是勇气问题。对灵魂的照管这样的主题,是去探讨灵魂是什么、灵魂的存在原则、灵魂的本体论,当然最终就是灵魂的神性问题。也就是说,照管自己就是对自己的灵魂的照管。福柯认为这开启了西方哲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它后来通向了晚期柏拉图的主题,甚至是新柏拉图主义的主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它也是基督教主题的最初起源。 而《拉凯斯》同样讨论的是照管,但是,它照管的对象不同,它要照管的不是灵魂而是生活,即如何生活的问题、生活方式的问题,回答过怎样的一种生活才是恰当的和适宜的?尽管生活方式和灵魂并不截然对立,但它们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灵魂更多的是通向自我的本体论,讨论灵魂实际就是讨论自我,自我就是自我的灵魂,因此,讨论灵魂是什么就是在讨论自我是什么?而生活更强调生命的行动、实践和检验。如果说,《阿尔喀比亚德》和《拉凯斯》的共同主题都是在讨论照顾自己,培养自己和认知自己的话,那么,按照苏格拉底的意见,前者的照顾自己主要是对灵魂的照看,认知自己也是去认知自己的灵魂,是灵魂对灵魂的静观。而灵魂则被看作是与身体分离的现实,一种不同于身体、和身体对立的现实。自我就是以灵魂的形式出现的,灵魂是不变的,永恒的同时也是隐匿的。而在《拉凯斯》那里,认知自我不再是对灵魂的认识,而是对自己的行为、生存、生活方式的认知,即如何过好这一生的认知,也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考验和检查。自我的表现形式就是生活和行为。因此,有两种认知自己的方式,一种是将自我等同于灵魂,认知自己就是认知自己的灵魂,自我存在于灵魂深处;另一种是将自我等同于生活,生活方式,自我体现在自我如何生活方面,认知自己就是认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