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保护、传承与发展都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已得以确立:以名录制度为代表的宏观制度保护、以档案资料为代表的静态存储保护和以旅游开发为代表的动态开发保护。溯其本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与灵魂是传承,即“传授与继承”,“传承”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人的身体力行、口传心授;人的身体被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物质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这一事物的逻辑起点[1-2]。在展演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传承人通过训练形成了身体技术,通过身体动作将遗产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3];对于传统技艺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样需要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锻造出身体技术,以身体为工具,对传统工艺原材料进行创作,生产出文化艺术产品。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是一种身体活动,人是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和根本,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需要加强对“人”这一主体以及身体的关注[4]。据此,本文基于身体地理学的理论分析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行追踪性研究,着重剖析老传承人、青少年传承人以及观众在不同时空中的互动关系,探讨并总结一代代传承人习得身体技术的方式与过程,阐释传承人如何运用身体进行感情沟通和社会交往并最终实现通过身体实践记录地方及其文化、创造地方及其意义,借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实践提出实质性的指导建议。 2 研究回顾 2.1 身体与身体地理学回顾 在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引领下,西方人文社科学界对身体的关注已经从物理性的身体转向了社会性的身体。身体作为空间等级体系中最小的空间尺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和自我认同的枢纽,也是人们感知空间的中介与方式,它深深地嵌入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5-6]。地理学家认为,身体是映射、体现与抵制话语与权力的重要场所,考察身体在社会文化中的生产方式是地理学的重要使命[7]。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方地理学关于身体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不同的领域中,涉及了众多议题。 从心理学和现象学借鉴而来的具身理论亦逐渐走入地理学的研究视野。具身理论强调身体、感知与外部嵌入的空间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众所周知,我们通过身体“体验与感受世界”,感知、情感、认知是建立在活生生的身体之上的,因此这种体验与感受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意义[8]。Thrift发展了重视具身实践、身体行动和展演的非表征理论(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他希望抓住日常生活的湍流,通过分析空间体验中的不同维度如时间与日常生活、展演与展演性、具身性与身体等[9],将“抽象的”身体理论运用到“真实的”身体之中[10]。 随着具身理论的发展,国外学者开始将感官和具身体验作为学术研究的切入点。感官不仅是接触物质世界的手段,同时是传播文化价值的途经[11]。视觉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感官体验研究的论述热点。在后现代语境下,Foucault提出的“凝视”(Gaze)是当代权力技术的典型手段,凝视诞生于权力与话语之中,又加强了话语的权力,并且深刻地体现在空间关系之上[12]。视觉被视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表征和实践方式,其文化构建以及背后隐含的权力关系与情感交换亦由此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议题[13]。近年来,逐渐有学者意识到“视觉暴政”(Tyranny of the Visual)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不利影响,开始关注身体的多感官(Multisensory)综合体验,考察我们如何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与日常生活世界邂逅(Encounter)[14-15]。譬如,Gallagher关注的听觉地理学(Listening Geography)研究人的身体是如何反应地理环境中的声音信息[16],而Ratnam则发现身体的视觉、听觉、味觉以及嗅觉对于唤醒移民“家”的记忆与认同具有重要意义[17]。 人类感情(情绪和情感)的生成与个体身体机制息息相关,身体及其变化亦成为我们体验与感知自身与他人情绪与情感的直接媒介;身体因而是情绪与情感生成与外延的最紧密的空间尺度,二者都已经成为身体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8]。Pile认为情绪是表征的,相对主观的,且与空间、地方紧密相连,而身体是感受与体验情绪的场所,深刻地反映出嵌入于社会关系的个人经验;情感则是非表征的与超个人的,是一种身体能力的产物,身体在被情感影响的同时,也能够生产情感,不同的身体进而可以通过情感相互连接[19]。如果说情绪地理可以探讨个体身体与空间、地方产生联系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原因,那么情感地理则将研究焦点转移到情感在空间中流动(Circulation)、扩散(Transmission)、感染(Contagion)背后的政治文化要素[9]。由此可见,情绪地理更为关注个体与地方单向度的身体经历;对情感地理学者而言,他们的研究侧重多向度的身体,力求探讨在动态的空间、地方、身体研究中,人类肉身之间、甚至与非人类的无意识情感互动机制。 自2015年陶伟等对西方身体地理学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后[6],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始不断涌现。国内学者借助“身体嵌入的日常生活空间”这一立足点,衍生出对消费[20]、饮食[21]以及休闲娱乐[22]等不同话题的学术探讨。在当代中国,身体已经成为学者为边缘群体发声的利器[23],成为探察当代社会转型的显微镜,但相关工作仍需继续深入。普通而又“特殊”的人群(如农民工、蓝领一族)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身体所显露的社会文化内涵都是当代中国包括城镇化与全球化等剧烈转变之下的缩影[24]。我们期待可以透过身体这一微观尺度,窥视到时代变迁的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