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20)09-0048-15 大学学术治理结构变革的核心在于厘清集聚高深专业权威的学术共同体同日益职业化的行政科层组织间的权力关系及其制度设计与运行。如何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同向共振”而不至于滑向权力的“钟摆”模式,是大学学术治理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组织结构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促进劳动分工、建立沟通通道、形成科层权威与正式规则,其中心理论假设:结构框架反映理性信念,恰当的权力和责任规制使松散的个体静止状态最小化并且使工作绩效最大化,正式角色、关系的结构规定有利于缩小交流、流动和权力配置,提高组织整体绩效能力,[1]实现效率、有效性、回应性价值。因此,结构理论导向下的大学学术治理认为调整或变革学术治理结构能够提高治理有效性与效率,提升大学回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速度、能力与质量;聚焦于多元环境对大学学术治理的需求同大学学术治理能力不足,学术治理结构同有效性、效率和回应性价值实现之间的复杂关系。 传统欧洲大陆大学治理主要可分为洪堡模式(如德国、挪威、芬兰)、拿破仑模式(如法国、意大利)。[2]在面向知识产业现代化进程中,欧盟委员会已意识到大学对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为了实现最具竞争力与活力的知识经济建设战略目标,以新自由主义理念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改革因全球化在欧洲迅速扩散,同为公共组织的大学也不再是例外而不得不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责任与压力,大学或主动或被动引入市场化或准市场化发展政策。如同钟摆一般,欧洲大学学术治理的根本任务在于平衡学术自主、学术自由与高等教育公共目标实现的张力。基于自由探索、学术自主和自我规制价值的由学术共同体主导的洪堡模式逐渐转向管理主义教育,[3]展现出市场驱动的逻辑。如何协调大学学术自主与大学公共责任实现的根本性冲突与矛盾:学术治理日趋明显的企业化和资本化,决策结构日趋模仿营利性企业管理组织集权化的权力结构。然而,传统的学术共同治理过于神秘,并不能有效回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和需求,[4]为了更为灵活、有效地回应多元环境的复杂需求,大学优化学术治理技术、治理工具与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率、有效性和合法性。为此,本研究以组织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围绕大学学术治理结构的基本样态是什么,欧洲大学学术治理结构变革的环境动力有哪些、怎样变革以及为什么变革的核心内容展开。在比较同僚管治与科层调控两种基本结构样态差异的基础上,从宏观国际、中观政策、微观组织三个层面梳理欧洲大学学术治理变革环境的新趋向并呈现欧洲大学学术治理结构的主要变革,进而推论欧洲大学学术治理结构的变革逻辑。 一、大学学术治理的基本结构样态 学术治理结构是优化大学治理结构、提升大学治理效率与有效性的应有之义。结构理论导向下的学术治理内嵌着同僚管治与科层管控两大基本结构样态,主要围绕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元关系,探究“谁来决策”及相应结构设计与制度安排等问题。实质在于平衡学术理性与工具理性的价值冲突并提升学术治理效率、有效性、治理质量和治理能力。 (一)行政科层与专业科层 大学内部的科层制(bureaucracy)结构形态主要分为以传统正式组织的行政科层制(administration bureaucracy)和学术同僚组成的专业科层制(professional bureaucracy)(参见表1)。 几乎所有的大学至少内嵌着行政科层与专业科层两条主线,两者的冲突表现在集权与分权、控制与自主,而过于突出某一单一整合的决策结构也就失去组织意义。[5]传统行政科层倾向于组织正式化和标准化,强调正式的沟通通道、权责关系明确与组织集权等。专业科层强调在决策下移、权力分散和民主参与的条件下,作出同样有效的回应。专业科层不同于以集权和监督为主的行政科层之处:权力分散于大学基层院系教职,专业科层的合法性源于学科分权的院系内,[6]相应权威呈现分权和权力碎片化色彩。因此,大学内部行政科层和专业科层的组织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组织科层侧重正式的组织命令链、角色差异、标准化与系统化进程,专业科层则注重非正式决策、共识建构、同行共同体、人际互动。 行政科层制为纵向分权,“自上而下”形成正式的权力链;专业科层突出横向分权,强调权力在纵向正式权力链之外的非正式性流动。[7]专业科层结构表现为横向发展、水平结构,学术管理者拥有源自专业学术技能的专业权威,[8]决策模式遵从同僚管治模式,强调学术决策地位、作用和权力平等。为此,如何调整紧密耦合结构和松散耦合结构的张力成为大学学术治理的主要逻辑。一方面,行政科层制主导的治理结构侧重于纵向协调,通过“自上而下”的权力、规则、政策、计划和财政预算等工具,控制并协调大学日常运行,而纵向治理结构命令链条通过行政科层权力获得决策合法性。[9]另一方面,专业科层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专业化使组织内部的角色、职能定位差异化,与之对应的结构协调通过对同一层次的诸多职能机构或组织的互动,包括行政组织与学术治理组织的互动。因此,围绕行政与学术二元权力结构,形成以学术自主、学术自由为核心价值的同僚管治模式(collegial governance mode)和以效率、有效性为核心价值的行政科层调控模式(bureaucratic mode)为主导的学术治理结构的基本样态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