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降,创业型大学作为一个新型组织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埃兹科维茨(Etzkowitz,H.)认为,随着知识被专门用来产生收益,科学本身被从一个消耗社会盈余的文化过程,转变为一种从文化的某一方面产生收益的生产力。当任何一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以创造经济价值为意图被使用时,它就成为一种资本而不是消费品。文化,包括科学,当它产生一连串收益时,就成为资本。[1]质言之,正是学术资本①,使大学组织具备了演变为创业型大学的条件。克拉克(Clark,B.R.)认为,一所创业型大学,是凭借自己的力量,积极探索如何干事创业,寻求成为“站得住脚”的大学,能够按照自己主张行事的重要行动者。[2]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的大学都面临着政府拨款不断锐减,经费运营堪忧的境遇,由此催生了学术资本主义和创业型大学这对孪生概念。从大学长远发展来看,能够成为一个凭借自己的力量“站得住脚”的大学,不但有利于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等经典理念的传承,而且还能够使大学发展基业长青。 一、文献综述、问题提出及理论架构 (一)文献综述 从当前学界对“学术资本”和“创业型大学”的研究成果数量来看,对两者分别论述的,占有绝对优势。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例(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用“学术资本”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得到相关文献58篇(文献始于2005年[3]);用“创业型大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得到相关文献991篇(文献始于2000年[4]),剔除重复和无关文献后,仍然高达974篇;以“创业型大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结果中再以“学术资本”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仅可得到相关文献12篇。不难看出,学界对于两者关联性的研究,不但起步较晚(文献始于2012年[5]),而且存在着明显的数量不足,年均发文1.5篇。但是,如果做进一步分析,在以“创业型大学”为关键词发表的974篇文献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以下简称C刊)文献为280篇,C刊发表率为29%;在以“学术资本”为关键词发表的58篇文献中,C刊为40篇,C刊发表率为69%,在以“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为共同关键词发表的12篇文献中,C刊为11篇,C刊发表率高达92%。可以看出,对二者关联性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晚,文献数量偏少,但是发文层次明显要高出许多,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学界对两者进行关联性研究的学术认同。 分析数量不多的关联性研究文献,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研究内容的维度,二是研究视角的维度。从研究内容来看,又可以分为侧重“学理解释”和侧重“本土建构”两个维度。从学理解释来看,有学者围绕“学术资本转化”,系统分析了创业型大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组织特性以及分类体系等。[6]从本土建构来看,有学者分析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内涵,在结合中国高等学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学术资本转化机制,分析创业型大学的困境及变革出路。[7]在研究视角方面,可分为“模型视角”和“评述视角”。模型视角主要表现为研究者通过借鉴生态环境指标项目(PSR模型),分析我国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转化面临的压力、状态及响应。[8]评述视角主要表现为研究者通过对国内外学者观点的系统梳理,强调学术资本转化是创业型大学的灵魂所在。[9] (二)问题提出 本文论及的问题,是在文献梳理基础上而提出的。现有文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尚需澄清和解答的问题。 其一,学者研究大多聚焦于“学术资本”或“创业型大学”,对于两者内在关联的研究明显薄弱和滞后。这一研究现状带来的问题是,如果将两者割裂开来进行分析,既难以清晰回答创业型大学为什么要不断积累自身的学术资本,也难以系统回答创业型大学主要依靠什么走向创业。在没有抓住事物本质的情况下,生硬移植国外大学创业的体制机制,往往在现实中很难奏效,譬如,单向度地模仿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模式,倡导国内大学建设科技园的本土化建议,现在看来,似乎并不能够对创业型大学在中国扎根产生明显效应。国内许多已建大学科技园的冷清甚至凋敝,就是最为鲜明的例证。 其二,在现有将“学术资本”“创业型大学”两者相结合的成果中,鲜有对欧美创业型大学兴起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资本”和“创业型大学”作为两个原发性的西学概念,如果仅仅关注“学理阐释”和“本土建构”,往往既不能厘清创业型大学是因何产生的,也不易系统总结出创业型大学普遍具有的基本方式和特点。如果不能认识到创业型大学是欧美高等教育产生的历史必然,不能从根本上把握创业型大学在发展演变中的基本方式和组织特点,不但会在学理层面阈于知识价值的公益性和无私性,对创业型大学乃至学术资本产生怀疑,而且会在实践层面对大学的创业行为产生排斥。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的争论,一直在学界未曾间断。在一定程度上,这既是因为没有厘清创业型大学产生的先发经验,也是因为没有澄明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点,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