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是中国文学中富有永恒魅力的一个题材,历代吟咏不辍;也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成果丰富。而渔妇题材、渔妇形象,却鲜有人问津。在中国文学语境中,渔妇既指渔人之妇,也指打鱼之妇女,二者有时重合,有时分离。中国文学中的渔妇形象,恰恰经历了从渔人之妇到打鱼之妇人,从附庸到独立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与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变化,与中国封建社会,与中国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攸关。 唐前的中国诗歌,只有渔父形象,没有出现过打渔的妇人,或者渔父之妇。即使是渔父,出现的频率很少,形象类别也比较简单。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诗歌中的渔父形象,全部来自于楚辞《渔父》中的渔父,他奠定了中国文学千年不变的遗世高人形象,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不与现实合作的狷者。其后,著名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或作《孺子歌》,或作《渔父歌》,所写也是渔父或其他尘外高人。孔融的“渔父屈节”,属于“离合作郡姓名字诗”,乃离合体诗,无关乎渔父自身。嵇康《答二郭诗三首》,有“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已难”之句;阮籍《咏怀诗十三首》谓:“适彼沅湘,托分渔父。优哉游哉,爰居爰处。”此二人笔下的渔父,皆来自楚辞《渔父》。而《南史·孙缅传》中的渔父,与楚辞的渔父一样,都是一代高人。伏挺《行舟值早雾诗》中,“渔人惑澳浦,行舟迷溯船”;徐防《赋得观涛诗》:“渔人迷旧浦,海鸟失前洲”,也只是普通舟子,不具文学史意义。此外,唐前诗文中鲜见渔父身影。即使在这些诗歌中,渔父也仅一现而已;而且,多沿袭楚辞所塑造原型的秉性。唐前诗歌涉及到渔父妻子的,只有伯常子妻。晋崔豹《古今注》、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都记载: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父,其妻思之,每至河则作《钓竿》之歌。后司马相如作《钓竿歌》诗,今传为古曲。但伯常子本非渔父,乃避仇而为渔父,其妻不与他一起生活,则其妻显非渔妇。这个时期,中国诗歌中的渔父是高洁的,甚至是圣洁的,也是孤独的,渔父身边容不得他人,更容不得任何女性。 一、渔人之妇:唐宋时期的渔妇 唐代,初、盛唐时期,文学中的渔父形象,仍然一如此前,逍遥自在,不受拘束,徜徉于天地山水之间。中唐开始,这个略带概念化色彩的高人形象,发生一定变化,在他独往独来的一贯形象上,出现了家庭成员。中唐刘禹锡《有獭吟》率先出现渔父的儿子:“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李中《渔父二首》之一,也出现渔父的稚子:“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他们还都是男性家庭成员。释贯休《渔家》诗,第一次出现渔父的女性家庭成员:“赤芦盖屋低压恰,沙涨柴门水痕迭。黄鸡青犬花蒙笼,渔女渔儿扫风叶。”在渔儿之外增加了渔女。李洞《曲江渔父》写到渔父的第三代:“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唐末任翻《越江渔父》也写到渔父孙子:“借问钓鱼者,持竿多少年。眼明汀岛畔,头白子孙前。棹入花时浪,灯留雨夜船。越江深见底,谁识此心坚。”可以看出,渔父的家庭成员在逐渐增加,从渔父之子,到其女,再到其孙,但渔人之妇尚未出现。在晚唐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诗中,第一次出现渔父之妇的身影:“白纶巾下髪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所谓中妇,当源于乐府古题《相逢行》《相逢狭邪行》或《三妇艳》大妇、中妇、小妇,也可能是渔人次子之妻。不过,这位中妇虽然是渔父之妻,但与渔、水无关,而是采桑者。 渔妇,渔人之妇,正式出现于文学作品中,是在宋代。宋代诗歌中作为渔人之妇的渔妇,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帮助渔父做卖鱼、补网等活计、夫妻同苦乐的渔妇。此类渔妇,缘于传统渔父题材渔家乐的性质。渔家乐有三层含义,首先,它不是说渔家生活没有苦,而是因为渔父渔妇以及子孙同在渔船之上生活,所以乐。北宋中期徐积(1028-1103)《渔者》诗,写渔家生活辛苦,没有其他生计,只能钓鱼卖鱼,但渔父与妻子同在钓船之中,有儿有孙,全家准备移舟江南: 缚竹编茅杂乱蓬,四篱俱是野花丛。莫道江湖山色好,篱落不禁秋后风。秋后风从西北起,身上蓑衣冷如水。夫妻却在钓船中,儿孙走入芦花里。夫妻不会作活计,辛苦卖鱼沽酒费。儿孙身上更贫穷,白日无衣夜无被。昨日前村酤酒处,今朝忽见无人住。闻道江南地更暖,移舟急望江南去。[1]11册7644 其次,渔家乐是在与村农、山樵、商人的比较中产生的。与村农山樵相比,租庸制还没有管约到水面,避开了税收,所以乐。黄庭坚(1045-1105)有《渔父二首》,其一写渔父和妻、子一家,在水上辛勤地生活着,但不缴田租、赋役,倒也其乐融融:“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1]17册11647黄氏另有一首《古渔父》诗云:“穷秋漫漫蒹葭雨,裋褐休休白发翁。范子归来思狡兔,吕公何意兆非熊。渔收亥日妻到市,醉卧水痕船信风。四海租庸人草草,太平长在碧波中。”[1]17册11647也是在租庸制约束不到的水面上,渔父正享受太平醉眠的惬意生活,而他的妻子渔妇则到集市上卖鱼。南宋周必大(1126-1204)《渔父四时歌》之四写渔父家庭生活安足,卖鱼买醉,合家翁媪儿孙团圆和美,只因不用像田家那样缴纳赋税:“白浪粘天云覆地,津人断渡征人喟。欲矜好手傲风波,故把扁舟恣游戏。雪蓑不博狐白裘,尺寸之肤暖即休。卖鱼得钱沽美酒,翁媪儿孙交劝酬。田家禾熟疲输送,乐哉篷底华胥梦。”[1]43册26697叶茵(1199-?)《渔家行》深刻地反映了渔家乐的实质: 为鱼不管波浪恶,出未天明归黄昏。得来鱼可数,妻儿相对语。瓮头有齑熟,锅中无米煮。昔日鱼多江湖宽,今日江湖半属官。钓筒钓车谩百尺,团罟帆罟空多般。盖蓑腊雪杨柳岸,笼手西风芦获滩。差差舴艋千百只,尽向其中仰衣食。几谋脱离江湖归犂鉏,似闻岁恶农家尤费力。[1]61册38243 这首诗几乎对渔父渔妇生活之艰难做了全面描摹,而且颇有深入之处:往日水面宽广,鱼多,现在一半江湖归官府所有,村村家家都仰靠这有限的水面生活,各种钓车钓筒、百般渔网渔船都出动了,但渔人天未明就出门黄昏才归来,所得之鱼十分有限,妻儿相对愁语:锅中无米可炊:多次谋划脱离捕鱼生涯归回陆地耕种,但听说年岁侵欠,农家生活更加艰难。宋末姜德明《秋江渔乐图为邑人宗正纯撰》: 渔翁举网秋江上,轻舟一叶波溶溶。群鱼游泳影相续,密网收来心易足。赤鳞素质影跳空,玉尺金梭光炫目。鼓
归来日未斜,腥风吹入比邻家。家人出户欢相迓,笑举鱼筐还自夸。老妻汲泉向江口,稚子攀条折杨柳。汲泉炊水待烹鳞,贯柳携鱼去沽酒。黄昏灯火罗盘餐,妻儿笑语娱团栾。况值时清少征税,一生未解愁饥寒。却笑商人轻远别,寒帐孤眠怨妻妾。更怜农父在西畴,年丰则喜荒则忧。何如渔者生涯寄江水,取之无穷用不已。朝复暮兮醉复醒,长年啸傲烟波里。[1]72册45585 这是典型的渔家乐;而渔家之所以乐,不只是鱼多,不只是他易于满足现实,不只是时清、税少,还在于同轻远别的商人、丰年喜荒年忧的农父生活的对比,渔人生活与他们的巨大差异,在他们妻儿的身上也得到体现。 第三,渔家水上生活避开了战火的杀伤,所以乐。南宋末舒岳祥(1219-1298)有一首长题诗《七月十五日竞传有铁骑八百来屠,宁海人惧罹仙居祸,僦船入海,从鸱夷子游。余在龙舒精舍,事定而后闻之,幸免奔窜,深有羡于渔家之乐也,作〈渔父〉一首》,题目就揭示了宋元易代之际的战争背景,诗云:“年来避世羡渔郎,全载妻儿云水乡。隔苇鸣榔分细火,带苔收网晒斜阳。一丝寒雨鲈腮紫,半箔归潮蟹斗黄。欲逐鸱夷江海去,西风无奈稻花香。”[1]65册40978渔妇随着渔父而收网捕鱼,享受着大自然四时赐予,虽然生活清苦,但免除了陆地生活的奔波和改朝换代的战火,反而令人羡慕。 在渔家乐的时代、社会、经济背景下,渔妇的作为是陪伴渔父在舟中,为其生养儿女,为其卖鱼、沽酒,或是像王镃的《渔父吟》诗所写:“竹丝篮里白鱼肥,日落江头换酒归。只恐明朝江雪冻,老妻连夜补蓑衣。”[1]68册43208竹篮里有肥鱼,到江头换酒,这位渔妇连夜为渔父缝补蓑衣。渔妇的作为非常有限,基本是渔父形象的陪衬。南宋赵蕃(1143-1229)《渔父》虽然也出现渔妇,但仅作为渔父形象的陪衬,无所作为,是渔妇形象的退化:“自得江湖乐,信无朝市求。扁舟载妻子,没齿是春秋。见客如成愕,问鱼多掉头。严陵疑可亚,范蠡岂其流。”[1]49册30626渔父渔妇都带有不少前世高人的遗风,作者认为他们属于严陵一类,而绝非范蠡那样的求利者。 第二种是需要渔父养活的渔妇。此类渔妇,带有渔父题材中渔家苦的性质。现实主义诗人王令(1032-1059)有《不愿渔》诗,其一云:“终焉可百为,不愿为渔子。当时渭阳人,自是直钓耳。今非结网身,岂有得鱼喜。试身风波间,特用豢妻子。古今同为渔,意义不相似。”[1]12册8140以往的作品,都以渔父生涯为乐事,令人向往;王令则吐露另一种渔者心声:哪一种职业都可以做,就是不愿为渔者。他指出,渔父之所以以身试风波之险,只因豢养妻、子。王炎(1138-1218)《渔人》诗云:“西南月未堕,白雾吞青山。渡口无人行,老渔一舟还。呵手系短缆,袯襫犯夜寒。捕鱼养妻子,谁谓斯人闲。”[1]48册29697诗人同样对传统的渔人闲适生活、渔人形象予以颠覆:渔父冒着浓雾寒冷,犯夜捕鱼以养活妻子。袁说友(1140-1204)《舟人强以二锾多取渔人之鱼余增百钱与之作渔父行》: 老父家住逢家洲,无田可种渔为舟。春和夏炎网头坐,茫茫不觉秋冬过。卖鱼日不满百钱,妻儿三口穷相煎。朝餐已了夕不饱,空手归去芦湾眠。今朝何人买鲜鲫,直得千钱酬二百。抛钱帆去了不譍,却谢君子为增益。嗟嗟莫怨行路人,满江风月侬最亲。但看渔翁更强健,银刀赤尾长鳞鳞。[1]48册29904 渔父无田可耕种,只有不避寒暑地捕鱼;每天卖鱼得不到百钱,妻儿三口忍受着贫穷的熬煎;竟然还有人对他的鱼巧取豪夺。与戴复古(1167-?)唱和的宗室诗人赵汝绩,有《渔父》诗:“换米活妻子,余钱付酒家。身前舟似叶,世上事如麻。独鳖过深浦,伴鸥眠浅沙。旁人问醒醉,鼓枻入芦花。”[1]54册33618诗中的渔父喝酒所用的钱,是换米养活妻子后的余钱;前世渔父那种“独醒”的作派,于他是不可想象的。到了晚宋薛嵎(1212-?)《渔村杂诗十首再和前韵》诗,渔父连喝酒的余钱也没有了,已是无酒可销寒:“生涯小小落溪湾,妻子知时不说难。毕竟直钩为计拙,晚来无酒可销寒。”[1]63册39885尽管他的妻子善解人意,知道时艰而不向他诉说苦难,但仍然是属于被豢养的渔妇。这类诗歌中,渔妇纯粹是渔父的累赘,没有自立能力。 第三种是带有香艳色彩的渔妇。北宋中期苏轼革新词坛时,曾对黄庭坚《渔父词》中的“澜浪”渔父进行讥讽,这可能保证了北宋中期的渔父、渔妇形象,如同传统那样纯洁。南宋初,高宗皇帝《渔父词》,则打破这种清纯格局,其中第十五首云:“清湾幽岛任盘纡。一舸横斜得自如。惟有此,更无居。从教红袖泣前鱼。”[2]2册1292前鱼,典出《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蹇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以前鱼比喻失宠而被遗弃之人。高宗此词以帝王身份想象渔父,所写红袖未必就是渔人之妇,但似也不能完全排除渔妇。作为渔父清幽生活清纯形象对立面的“红袖”,与帮助渔父汲泉、补网的渔妇,毕竟不同。陈克(1081-?)《渔父七首》之四:“倾吴佐越早经纶,朝市风波猛乞身。不道五湖春浪急,蓬窗还有捧心人。”[1]25册16895捧心,典出《庄子·天运》,西施患心痛病捧心而颦眉,捧心人,即谓西施。诗中所咏渔父,显然是范蠡,捧心人西施当是渔妇。此渔妇与渔父一道疏离了尘世,过活于春浪蓬窗底。王谌《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画溪吟客王子信为亚愚诗禅上人作渔父词七首》之二:“翁妪齐眉妇亦贤,小姑颜貌正笄年。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柂前。”[1]62册38816嘉熙戊戌,即嘉熙二年(1238)。诗写渔父一家女眷,含其妻、儿媳、女儿,是渔女群像,这在整个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是很少见的现象。渔父之妪等虽未见艳丽,但皆因小姑而略带色彩。相比较,姜特立(1125-?)的《渔舍》要香艳许多:“渔舍时时须一到,水光山色净相亲。玉肌花貌不须替,自有阳台行雨人。”[1]38册24161诗中的“水光山色”“玉肌花貌”,关涉到苏轼、黄庭坚二人的词学主张(参下文),从一般眼光看,着“玉肌花貌”于“水光山色”上,已为香艳之甚,更有阳台行雨,堪称其尤。南宋末舒岳祥有一首《老渔》诗,写老渔人拥有一个少妇,也就是年少的渔妇:“少妇提鱼入市廛,儿孙满眼不知年。醉眠还伴沙头雁,身在青天月满船。”[1]65册41021老渔翁醉眠于船头、沙滩之间,儿孙满前,这位提鱼入市贩卖的“少妇”,从这首句“少”与诗题“老”相对的刻意安排,推测作者是把她作为老渔父之妇看待的,以取得对比效果,突出渔父生活的自在自由。但作为渔妇的少妇,毕竟有着一般渔妇所没有的香艳色彩。 以上三种类型的渔妇,都是作为渔人之妇形象出现的,无论是与渔父同苦同乐的渔妇,还是与村农、山樵、商人相比较的渔妇,还是带有香艳色彩的渔妇,更不必说倚靠渔父生活的渔妇,都依附渔父而存在,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她们只是渔父生活、渔父形象的点缀。独立无倚的渔妇形象,要到元代才出现。 二、打鱼之妇人:元明渔妇 元人作品中的渔妇,有一部分与宋代渔妇一样,伴随渔父而出现。方回《渔家》:“全家居小艇,面色总成黧。何事偏多子,平生仅一妻。螺羹兼蚬肉,稗粥和秔粞。细省庄周语,逍遥理未齐。”[1]66册41633这个渔妇为渔父生产多子,与渔父一起生活在小艇上,面色黧黑,以螺羹蚬肉、稗粥秔粞为生。杨公远《次金东园渔家杂咏八首》之二:“篙撑舴艋闲来往,手把丝纶自卷舒。妻子已谙风露惯,篷窗便可当茅庐。”①惯于风霜雨露的渔人之妻,显然是渔人的陪伴。其他如吴师道《渔乐图》:“罾网纵横来去船,老妻含笑小童颠。旁人竞羡渔家乐,不道群鱼正可怜。”②程钜夫《渔翁图》云:“渔翁牵纶渔妇纺,膝上儿看掉车响。溪南溪北趁冬晴,水急船多欠新网。祝儿休啼手正忙,网成得鱼如汝长。”[3]509等等,亦是如此。但相较唐宋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