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95-1760(2020)01-0155-15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实践,其所立基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命题,只有置于中国现代化这一‘大历史’中才能完整地再思。”[1]正如叶敬忠(2018)所言,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乡土重建”方案,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前奏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李景汉、杨开道、陶行知、许仕廉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为核心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知识分子秉承传统乡治精神重新发现基层社会的重要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学院派”特色。其中,燕京大学作为“学院派”的典型代表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热情,在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因而被称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一枝奇葩、一支生力军”[2]。自从1919年成立以来,燕京大学始终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运动,既涌现出一批身体力行的乡村建设学者,也先后创设了一些颇有成效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比如,1923年,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步济时(John S.Burgess)的帮助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得以成立;1928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杨开道、许仕廉教授组织师生赴清河镇开展社会调查,由此拉开了“清河实验”的序幕[3];1932年,江西基督教农村服务联合会创立了“黎川试验区”,由燕京大学哲学院徐宝谦院长担任总干事[4];1935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鸿钧教授在山东创立“汶上实验区”;1938年,燕京大学教育系在周学章等教授的主持下先后创立了“北平三旗实验区”“冉村乡教实验区”[5],试图“以学校为中心推动乡村建设”[6]……可见,燕京大学在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当中表现突出,积极探索乡村教育、农村复兴、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可行路径。也正如周雪光(2019)所言,需要“从中国历史过程中认识和解读中国国家治理的线索”[7]。2019年正值燕京大学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因而回溯燕京大学乡村建设实验的历史线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既有利于系统梳理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脉络和乡村教育的思想流派,也有利于为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总之,燕京大学乡村建设历史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高等教育等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亟待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 当前,我国学术界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燕京大学乡村建设历史加以论述。其中,在宏观层次上,刘家峰(2001)[8]、颜芳(2009)、孙志丽(2011)[9]、屈博(2012)[10]、张波(2013)[11]、许衍琛(2014)[12]、刘峰(2015)[13]等人对燕京大学乡村建设历史、事件、实践、思想和经验等内容进行了一个高度宏观、系统的分析。在微观层次上,陈争平(2013)[14]、刘楠(2014)[15]、侯俊丹(2017a;2018b)[16-17]、萧子扬(2017a;2019b)[18-19]、王爽(2017)[20]、赵琳琳(2017)[21]等人对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持的“清河实验”展开了研究,刘家峰(2005)、王型辉(2005)对燕京大学哲学院参与的“黎川实验”展开了研究[22-23]。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对燕京大学教育系创建的“冉村乡教实验区”关注度不足,研究成果较少,仅有张波(2013)、颜芳(2017)、杨燕(2017)在论述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实验时提及“只言片语”[24]。事实上,燕京大学教育系“冉村乡教实验区”作为奉行“以乡教促乡建”宗旨的典型乡村教育实验区,对我国乡村教育和乡村振兴而言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因此,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尝试系统梳理民国时期燕京大学教育系“冉村乡教实验区”的基本概况和主要内容,总结和归纳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教育理念和乡村教育思想,以期为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 二、燕京大学教育系和“冉村乡教实验区”概况 (一)燕京大学教育系 燕京大学始于五四运动时期,校训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这所仅仅存在了30多年的大学,却被世界誉为“东方哈佛”[25]。而燕京大学教育系则是燕京大学的重要院系之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18年,较社会学系的成立时间(1922年)早4年,因而能够较早作为“学院派”代表参与到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大潮流”当中。可见,这是具有内在必然性的。一方面,燕京大学教育系的宗旨“培养教育行政和教学人才以适应中国教育之需求”彰显了重要的教育理念,要求培养能够适应中国现实情况、有效促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另一方面,依据燕京大学校训所确立的学科课程基本原则——“不鼓励学生单纯主修教育学科,尚需修其他学科以为将来作准备”——来看,燕京大学要求各系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这也促使教育系学生直接参与到乡村建设运动当中。自1918年创办到1952年院校调整期间,燕京大学教育系共有三位系主任——高厚德(1919-1935)、周学章(1935-1941)、廖泰初(1946-1952),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1918年,燕京大学教育系初步创立,仅有一位教授负责相关工作;1920年,在华北灾荒的影响下,燕京大学教育经费受损,教育系几乎停顿;1921年,教育系得以恢复,教师队伍获得壮大,由1人增加到3人,再增加到6人[26];1938年,燕京大学教育系在学校附近先后成立了“北平三旗实验区”“冉村乡教实验区”;1943年,随着燕京大学西迁成都,并在借鉴“冉村乡教实验区”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于成都崇义桥创办了“农村研究所服务站”;1952年,由于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北京大学迁入燕园,燕京大学至此消亡,而燕京大学教育系和辅仁大学一起合并到北京师范大学[27]。值得注意的是,燕京大学教育系创造性地设立了“乡村教育”专业,规定“二年级有四个学分的实习课,主要是从实践中了解与体会乡村教育。到四年级第一学期,则是整个学期的实习,到实验区蹲点,做实际工作”[28]。可见,燕京大学教育系所主持的一系列乡村建设实验具有多重目的,既在于推动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也在于为燕京大学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