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解困,追求小康和美的生活,是诗经时代就开始憧憬的美好理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①扶贫济困,建设小康社会,是历代善政良制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志业宗旨,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全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又进一步宣誓,“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③。 在当代报告文学史上,涉及扶贫脱困的作品并非只是近年才出现。从广义上说,柳青的《王家斌》、东生的《看愚公怎样移山》、黄宗英的《小丫扛大旗》、穆青等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些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叙写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与事的作品,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反贫困写作。但真正具有某种自觉的扶贫主题意识的写作要到文学的新时期。麦天枢发表在《人民文学》1988年第5期的《西部在移民》是一篇重要的作品。在这篇以西部移民为题材的作品中,作者选取贫困地区贫困户许多耐人寻味的人事个案,揭示了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深度关联这一严肃而沉重的话题,作品的主题首次深入精神扶贫,与五四文学所提出的“改造国民性”遥相呼应。作品以题材的严峻与思想的深刻,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0年代孙晶岩的《山脊》、何建明的《落泪是金》等作品,或总览“中国扶贫行动”,或聚焦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是其时此类写作中的重要作品。黄传会更多地致力于贫困题材的纪实书写,出版有《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中国贫困警示录》《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调查》《为了那渴望的目光——希望工程20年记事》等一系列涉及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作品,被誉为“反贫困作家”。总体上,过往报告文学作家参与扶贫脱贫涉贫题材写作的较少,作品数量也不多。 新时代脱贫攻坚写作,已由原来少数作家的游击作战,变成了大部队的集团冲锋。作家们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用报告文学的新作力作,见证并致敬进行中的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何建明至少有三部长篇报告文学,记录他所关注的脱贫攻坚风景和风景的创造者。《山神》雕刻的是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黄大发的本真形象,这位脱贫攻坚中的中国“硬汉”,带领村民修筑“天渠”,改变山村的面貌。《时代大决战——贵州毕节精准扶贫纪实》,是一部特写恒大集团毕节扶贫模式的深度报告。《诗在远方》叙写的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曾直接领导的“闽宁合作脱贫”。王宏甲既有中篇作品《塘约道路》,微观取景贵州山村塘约之变,又有长篇《庄严的承诺——甘肃脱贫攻坚纪实》(合作),全景呈现甘肃脱贫攻坚的成就和感人的故事。徐剑也关注家乡云南的脱贫攻坚,他深入边地一个多月,采写了反映独龙族原始部落的长篇《怒放》。欧阳黔森在2018年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三篇反映扶贫脱困的作品:《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报得三春晖》和《看万山红遍》,为脱贫攻坚重点地区的主题写作作了示范。李春雷对脱贫攻坚写作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大山教授》《妮妮下乡——定西“精准扶贫”纪事》《一场特殊的精准扶贫》等长中短篇作品陆续出版。任林举的《出泥淖记》以细实之笔,为读者讲述了吉林乡村如何走出贫困的人与事。青年作家纪红建在《乡村国是》获得鲁迅文学奖后,未曾停歇,继续前行在扶贫脱贫书写的一线。《家住武陵源》以儿童视角反映重大的家国题材。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曙光》,报告曾经的贫困乡村与山寨“曙光”在前的欣喜图景。参与脱贫攻坚写作的队伍浩浩荡荡,彭学明、李朝全、长江、许晨、李迪、孙晶岩、艾平、劳罕、丁一鹤、郑彦英、梁庆才、郑旺盛、徐富敏、徐锦庚、关仁山、毛眉、戴时昌、凌翼、康纲联、贺享雍、刘光富、秦岭、鲁顺民、叶多多、沈洋、刘裕国、刘标玖、吉米平阶、逄春阶、朵拉图、朱朝敏、阮梅、李万军、王丽君、杨丰美、尹红芳、谢慧等老中青三代作家,以他们各自不一样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为读者描写出脱贫攻坚的艰难和精彩。 新时代扶贫脱贫工作进入到了攻坚的阶段。我们阅读这一时期脱贫攻坚题材的报告文学,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些时代特征。报告文学作家全域观览、全景摄照中国脱贫这一人类历史上伟大事业,以各得其所的视角,选择各自眼底和心中各美其美的风景,以不同的笔墨给读者报告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脱贫攻坚的当代中国。 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在乡村和山村。相应地,这一题材书写的基本视点也在村庄。对此,不少报告文学作家跋山涉水,来到脱贫攻坚的前沿,感受旧貌换新颜的现场,寻觅其中富有意味的人物和事件,将一个个村庄告别贫困的故事娓娓道来。这其中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彭学明的《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作者讲述十八洞村的故事,不仅是游子要抒唱对故乡的思恋,更因为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3日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地方。作品上篇,回叙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山村带给村民的精神之变,春风人心,欢欣振奋:下篇记写十八洞村践行精准扶贫思想。如果说彭学明的作品是一曲诗意葱茏的赞歌,那么,鲁顺民、陈克海的《赵家洼——一个村庄的消失与重生》,就是一段质朴厚实的村史的白描。地处吕梁山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赵家洼,也曾有过它“最红火”的时代,但在历史的流转中逐渐贫困而凋寂。2017年6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里,赵家洼人开启了异地搬迁的新时代。一个不适宜人居的赵家洼村消失了,赵家洼人在新的生活中开始了他们的重生。劳罕的《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细致生动地反映了浙江淳安下姜村由最穷村到最美最富村化茧成蝶的过程,作品既给出脱贫致富的模式,又主题鲜明地强化了“心无百姓莫为官”这一根本要旨。 县是脱贫攻坚的基本组织单位,其中的深度贫困区县则是脱贫攻坚中的“坚中之坚”。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第一个从全国近60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摘去沉重的贫困帽子。这里有两部反映这一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一部是刘洪的《井冈答卷》,另一部是凌翼的《井冈山的答卷》,“答卷”是两部作品中共有的关键词,可见两位作者共同的体认和把握。刘洪是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作为井冈山脱贫攻坚战的组织者、实践者,作者的叙写既宏阔又质实。作品中有精心谋划的工作思路、卓见成效的举措、鲜活典型的真实案例,也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入思考。凌翼的《井冈山的答卷》则是报告文学作家的作品。作者通过大量深入的采访,获得对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的全面了解和细部感知,作品结构开合圆满,叙事丰富生动,全篇从习近平总书记“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殷殷嘱托”“开卷”,主体部分设置10卷,收尾以“人民是阅卷人”为“跋”,全景地立体地记录了井冈山率先告别千年贫困的伟大实践。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品以井冈山率先脱贫的生动故事,深刻地诠释了重大的政治主题。刘裕国与郑赤鹰的《通江水暖——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造血”之路》写的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地处秦巴山区的四川通江县,曾经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这个当年人口不足30万的地方,先后有近5万人参加红军。“曾经有多少从通江走出去的将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目光投向了家乡的土地与天空?通江人能用什么告慰数万英灵?”这部作品没有对脱贫攻坚作全景观照,而是紧扣通江“造血”脱贫这一主线展开叙事。“造血”首先是精神的“造血”,脱贫关键在于精神的脱贫。作品通过先烈革命事迹与通江后来者脱贫攻坚事迹的有机结合,告诉读者通江脱贫攻坚之路是革命先烈精神引领的奋进之路。在此基础上,作者具体描写通江的脱贫攻坚中的交通大会战、城镇大会战、旅游大会战和特色产业大发展的扶贫脱贫之路。《通江水暖》让读者遇见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冬去春来的美好风景。此外,像梁庆才《时代答卷——来自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报告》和郑旺盛的《庄严的承诺——兰考脱贫记》等聚焦县域脱贫的作品,也都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