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20)07-0024-10 高校毕业生拥有较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其在地区间的流动会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城市规划产生重要影响。中西部地区人才塌陷、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大量流失是媒体长期关注的热点,区域间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成为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马太效应”的重要解释之一。[1]2017年,武汉市发布多项政策措施,提出5年内要留住100万大学毕业生。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人才竞争,竞相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户口、住房补贴和其他各种优惠政策。但各城市出台的人才新政大多是一种靠指标或者政绩导向的临时性制度措施,如果城市无法围绕本地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制定人才政策,提高当地的就业吸纳能力,就很难真正吸引和留住人才,增加的人口反而会变成城市的一种负担。 一、文献综述 (一)高校毕业生跨省流动的路径分析 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由中西部落后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这种“孔雀东南飞”现象造成了我国人才区域分布的不均衡。聂晶鑫等依据教育部直属高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表现为收益指向,东南沿海与长江沿岸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对人才产生黏附效应。[2]薛凡凡通过对西部某高校2014-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析发现,该校毕业生流向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较多,毕业生流向区域差异有逐渐扩大趋势。[3]吴雯雯等根据2018年中部某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系统行政数据,发现该省高校毕业生流失问题严重,总体省外就业率达到52.3%。[4] 要解决毕业生就业流动的非均衡问题,有赖于对高校毕业生整体流动模式的研究,考察毕业生的生源地、院校地和就业地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研究者对高校毕业生就学与就业两阶段流动的矢量特征进行过分析。Hoare和Corver构建的两区域两阶段流动模型(Home-University-Labor market Transitions,HULT)将就业的大学生流动路径分为四种。[5]赵晶晶按照HULT框架,分析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抽样调查数据,发现毕业生本省就读本省就业(本地人路径)占73.9%,省外就读本省就业(回归者路径)占11.7%,省外就读省外就业(滞留者路径)占9.4%,而本省就读省外就业(外来者路径)占5.0%。[6]英国学者Faggian等将就学与就业两阶段流动中的大学生分为不断流动、返回流动、前期流动、后期流动和不动五种类型。[7]HULT框架中滞留者路径被进一步区分为继续流动和前期流动两类。岳昌君基于2013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发现,在已就业群体中,继续流动者占15.7%,返回流动者占11.5%,前期流动者占9.8%,后期流动者占13.8%,不动者占49.2%。[8]实际上,因为地区间的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影响是很不一样的。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空间分布与就业落实状况 对于毕业生流动和落后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与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者有不同看法。Wilson认为,由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是经济落后地区的稀缺资源,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是经济落后地区的人才流失。[9]国内也有学者认为落后地区出现人才流失,不仅使得落后地区已有的教育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降低教育投资激励,[10]更使得落后地区出现人力资本的缺口,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创新进步。[11]中西部地区以往为了留住人才,曾采取管、卡、压的办法限制人才流动。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既与市场经济原则相悖,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国外有研究发现经济落后地区的失业率与受教育程度高度正相关,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12]虽然经济落后地区需要人才去改变落后状态,但是地区经济越落后,其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是隐性的,就业市场尚处萌芽和发育状态,缺乏充足的就业岗位,直接接受和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有限。高校毕业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要发挥作用,必须有一定的货币资本、物质资本、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大量事实证明,一些贫穷地区并不欢迎本地考出去的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即使有些毕业生回到家乡,也难以施展才华,进入隐性失业的状态。[13]但是以往研究没有进一步考察经济落后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外流就业状况与就业落实状况的关系。 跨省流动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资本流动的零和博弈,外地生源毕业生的涌入也给经济发达地区本地生源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东部地区一些用人单位曾经在招聘时采用过限定本地户籍等歧视性条件,扭曲了人力资本市场的正常活动,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跨省就业的研究还应考察高校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分布状况以及对当地生源毕业生就业落实的影响程度。 (三)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流动与就业质量状况 2011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让“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这表明政府不但关注以就业率为代表的数量指标,还关注就业质量指标。就业质量既包括起薪和学用匹配等客观指标,也包括就业满意度等主观感受指标。分析流动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作用,可以深入了解吸引高校毕业生做出跨省就业流动决策的影响因素。 1.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起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