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20)05-0044-10 经过20世纪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后,直到“文革”前,新中国的教育学科基本上都在师范院校。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格局才逐渐发生改变。发展到现在,综合性大学①中的教育学科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一些高层次综合性大学如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南昌大学等撤并、重组与分流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机构,主动调整掉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生存与发展的思考,有的人认为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面临危机。中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何去何从?在师范大学为主导的格局下,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科如何发展?为探讨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问题,2016年11月在浙江大学召开了“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研讨会”,2019年4月在清华大学、8月在天津大学相继召开了“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既往研究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历史回顾、优势劣势、发展定位等方面已经作了不少探索,但较少论述综合性大学对教育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此,本文首先梳理师范大学与非师范大学的分野和演变,继而专门分析综合性大学对促进中国教育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最后论述无论什么性质的大学,都有促进教育学科水平和地位提高的共同使命。 一、师范大学与非师范大学的演变 探讨中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相对于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传统主导地位和作用而提出来的。因此,需要首先回顾中国师范大学与非师范大学的分野和聚散离合。 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学科始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课程门目表为:“伦理第一,经学第二,教育学第三,习字第四,作文第五,算学第六,中、外史学第七,中、外舆地第八,博物第九,物理第十,化学第十一,外国文第十二,图画第十三,体操第十四。”其中,“教育学”位列第三。章程同时规定教育学课程分四年开设,“第一学年为教育宗旨,第二学年为教育之原理,第三学年为教育之原理及学校管理法,第四学年为实习”。[1]1904年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则规定:“中外教育史”为经学科大学的补助课;“教育学”为政法科大学政治学门的主课;“教育学”为文学科大学的随意科目。[2]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和各分科大学教育学课程的开设,预示着教育学科在近代综合性大学的初现,但是教育学科并没有因此在综合性大学站稳脚跟。1904年,根据张之洞等人的建议,清政府将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又于1908年改设为独立的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置的开始”[3]。随着师范学堂的独立,脆弱的教育学科被从综合性大学中剥离出来。同时,《奏定优级师范学堂》规定:“优级师范学堂分类科的学生,人伦道德、经学大义、教育、心理、体操,一概通习无异致。”其中,教育学相关课程包括“教育理论及应用教育史、教育史、各科教授法、学校卫生、教授实事练习、教育法令”等内容。[4]由此,教育学课程在师范学堂获得了制度上的支持和保证。此后,各类教育学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在各优级师范学堂广泛开设,如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开设了教育学、伦理学大要、学校管理法、教育史、教育法令、实地演习等教育类课程。[5]这初步奠定了教育学科在师范学堂中的基础地位。 民国刚建立,教育部即下令将清末优级师范学堂更名为高等师范学校,如将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更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将两江师范学堂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3年公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规定,“本科各部通习之科目为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英语、体操”[6],其中教育学科目包括“教育学、教育史、教授法、学校卫生、教育法令”等课程[7]。彼时,教育学科主要集中在师范学校,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缺位的局面并未改变。1915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教育专攻科,是“教育学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独立建制的开端”。[8]教育专业机构的出现使中国教育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引进和传播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提高教育学的学术水平、促进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专门场所。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陈宝泉看来,“教育专攻科之设,在输入德国教育学说,以振起国人教育思想”[9]。 1918年在“暨南学堂”旧址新立的“暨南学校”初设师范和商业两科,重拾综合性大学发展教育学科的火炬。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快速发展得益于两方面原因:一是“高师改大”运动的推动;二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清末以来大学的体制,一般均视师范与大学为二途,前者是专门性学校,后者为大学。在当时人们心目中,师范与大学似乎格格不入。”[10]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首倡“寓师范于大学”理念[11],竭力推动“高师改大”运动。在其努力下,南高师于1921年升格为东南大学,此举成为我国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滥觞。此后,其他6所独立设置的国立高师中,北高师于1923年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师于1924年改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两所学校又于1931年合并为北平师范大学,成为唯一独立设置的师范大学。其余4所相继并入或改为综合性大学,如成都高师并入四川大学,沈阳高师改为东北大学。“高师改大”对于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一举动提高了教育学科的学科地位,有利于教育学科水平的提高。 这一时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强调:“为补充初级中学之不足,得设二年之师范专修科,附设于大学校教育科,或师范大学校。”[12]受此影响,一些综合性大学纷纷设立或转设教育系科。比如,北京大学于1924年成立了教育学系;1926年秋,清华大学第一教授评议会决定建立教育心理学系,属于清华最早设立的17个学系之一;1928年,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完成学科建制,是中国现代大学中最早的教育学学科建制之一。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大学组织法》将教育学院与文、理、法等学院并列为大学八大学院之一,使综合性大学设立教育学院具有了法源。同年8月,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其中规定:“大学教育学院或独立学院教育科:分教育原理、教育心理、教育行政、教育方法及其他各学系,大学或独立学院之有文学院或文科而不设教育学院或教育科者,得设教育学系于文学院或文科。”[13]这一规定无疑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学科在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各设有文科(文学院)的综合大学纷纷设立教育学院或教育学系。例如,山东大学于1930年设立教育学院,下设教育行政、乡村教育两系;1930年,厦门大学教育系改为教育学院,下设教育原理学系、教育方法学系、教育行政学系、教育心理学系;同年,岭南大学于文理学院下设教育学系;私立武昌华中大学于1931年成立教育学院,设有教育原理学系、教育行政学系、教育心理学系。教育学科在综合性大学一时得到蓬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