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杰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新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近年来,他致力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arxism and Form)、《大众文化中的物化与乌托邦》(Reification and Utopiain Mass Culture)、《政治无意识》(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在这些著作中,杰姆逊以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特别是他对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分析,在西万学术界享有盛誉,其中他所建构的后现代文化心理逻辑——深度消失、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消失、距离感消失等理论,引起了西方哲学、美学、文艺学、历史学等领域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的广泛而深入的论争。本文从哲学文化视角,通过对杰姆逊文化理论的阐释与评价,管窥当代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1.深度消失 “深度消失”又称“平面感”,也称“削平阐释深度模式”。杰姆逊把它看作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的首要特征之一。所谓“深度消失”是指后现代主义力图推翻前现代、现代一切主张探究“深层意义”的思维逻辑模式。从哲学上讲,后现代主义试图消除现象(phenomenon)与本质(essence)、表层(surface)与深层(depth)、真实(truth)与非真实(truthlessness)、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对立关系阐释模式。这种关系阐释模式的取消,把后现代主义文化从本质推向现象、从深层推向表层、从真实推向非真实、从所指推向能指,从而解构人们探究本质、深层、真理、真实以及所指等有关“意义深度”的思维定式。杰姆逊据此认为,后现代主义在取消数千年来人类有关探究深度的思维方式中获得了一种无深度的表面感。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化不再提供现代、前现代经典作品具有的深度价值和意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拒绝对其文化自身的阐释,一切文化作品都无需解稗,文化的意义就是文化产品的属性,没有潜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深层寓义。〔1〕 后现代主义“阐释深度消失”受解构主义的影响。解构主义把形而上学、永恒意义和二元对立看作是人类聊以自慰的一场游戏和一场梦,认为人类根本不可能达到对宇宙、对人类自身的“终极认识”。罗兰·巴思(Roland Barthes)认为,本文(text)如同一颗葱头,从表面看有许多层次,“里边到头来并没有心,没有核,没有隐秘、没有不能再简约的本原,唯有无穷尽的包膜,其中包着的只是它本身表层的统一。”〔2〕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也认为,“没有终极意义就为表意活动的游戏开辟了无限境地。”〔3〕后现代主义力求打破二元对立,反对透过现象探求本质,拒绝阐释终极意义和价值。所以,杰姆逊说,“我用某种深度的消失一语来描绘此点(I describe this in terms of the disaPearance of a certain depth)…我不但指视觉深度——这在现代绘画中已经消失,而且指阐释深度,即如下观念——某物很迷人,因其深藏秘密,只有通过阐释,这些秘密才得以昭示。然而,达一切都消失了。”〔4〕按照杰姆逊的思路,后现代主义深度的消失,意味着“秘密”在后现代人心中已经失宠,一切秘密对经历了“后工业社会”的后现代人来说,都不是秘密。西方有些学者特别强调,当代西方世界不存在秘密,秘密已被信息所取代,这不仅是因为大众传媒的发展,还主要在于人们混望探求“秘密”的神经系统在政治话语的拨动中已处于病患状态,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去挑斗它,它都是麻木的。从更深的层次看,深度的消失意味着现代、前现代哲学学派、阐释学学派关于探究深度的思维定式被打破,一切关于深度的话语不再是后现代哲学文化的话语,后现代哲学文化以自身的“平面性”(flatness),试图把各派哲学学说、各派阐释学学说,甚至关于世界观的基本问题统统置于一个平面(surface)上,并用“怎么都行”(anything goes)的语言游戏把它抹平。一切真理价值、思想价值和意义价值在后现代语言语境中已毫无价值。 依据杰姆逊的考察,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所要削平的主要是四种阐释深度模式。一是黑格尔(G.W.F.Hegel)的现象与本质的辩证阐释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使人们的思维总是由表及里而拓深,从里中探求事物的本质,现象或表层往往被看作是非目的的。而后现代主义则与之相对,专注表层,放弃深层,否认终极意义,更不承认内与外的对立。二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意识(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无意识(unconscious)的精神分析模式。后现代主义反对这种表层——深层结构的心理分析模式,认为根本不存在表层下面有深层压抑的说法。三是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关于异化(alienation)与非异化(unalienation)、真实存在与非真实存在的阐释模式。后现代主义拒绝使用异化这一概念,认为这一概念无法标明人的本真现状,从非真实性可以找到真实性的理论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四是索绪尔(F.Saussure)的语言学所创立的所指与能指之间的符号阐释关系模式。这种模式认为能指命名所指是约定俗成的。后现代主义反对这种命名,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文化中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很大的任意性,而且这两者越走越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