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20)04-0005-08 古印度与古希腊之所以被认为是文明古国,与两地产生的哲学思想的丰富璀璨有关,也与两地在世界上较早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哲学观念或理论有关。探讨世界或宇宙的本原,是古印度和古希腊两地哲人们在从事理论探索之初就展开的创新性思维活动。 一、古印度的本原理论 古印度较早的宗教历史文献是《吠陀》和《奥义书》。《吠陀》中大量展示了远古印度人的宗教观念,也有少量哲学思维显露。《奥义书》是印度大量提出哲学思想的文献,是印度思想史上系统提出哲学理论的开端。《吠陀》和《奥义书》都是时间跨度很长的多种文献的汇集,它们在古印度的最初形态是口头的表述。现在人们看到的这两类文献的书面文本是后人整理出来的。 本原理论在《吠陀》和《奥义书》中,均有重要展现。 吠陀中有几首所谓“哲理诗”。其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应当说是古印度较早提出的本原方面的思想。这在《原人歌》(《梨俱吠陀》10,90)《无有歌》(《梨俱吠陀》10,129)《生主歌》(《梨俱吠陀》10,121)和《造一切者之歌》(《梨俱吠陀》10,82)①这几首吠陀文献中为数不多的哲理诗中都有表述。 《原人歌》1说:“原人即是这一切,(是已)存在的和(将)存在之(事物)。” 《原人歌》12说:“婆罗门为这(原人)之嘴;(原人之)双臂为刹帝利;原人之两腿为吠舍;从(原人之)两足产生首陀罗。” 《原人歌》13说:“月亮从(原人之)心(意)生出;太阳从(原人的)两眼产生;由(原人之)嘴产生因陀罗(雷)与阿耆尼(火);由(原人之)气息产生伐由(风)。” 《原人歌》14说:“由(原人之)肚脐产生空(气);由(原人之)头产生出天;由(原人之)双足(产生)地;由(原人之)耳(产生)方(位)。世界即这样形成。”② 由这些论述可知,此首赞歌的作者认为,原人是世间一些事物的根本或本原。日月等来自原人,天地来自原人,种姓社会来自原人。现在、过去和未来的一切事物都来自原人。 《无有歌》2说:“那时,既没有死,也没有不死。没有夜(与)昼的标记。太一靠自己的力量无风地呼吸。在此之外,没有其他东西。” 《无有歌》3说:“最初,黑暗被黑暗所掩盖。这一切都是无法辨别的水。生者为空虚所遮盖。太一通过炽热之力而产生。”③ 由这两句诗文可以看出,作者提出“太一”的概念,认为太一是世界形成之初的一个根本性的东西。事物是太一通过炽热之力而产生的。 《生主歌》9说:“愿这(生主)不伤害我们。生主是大地之产生者,他具真正之理法。生主产生天空,产生发光之大洪水。” 《生主歌》10说:“啊!生主,正是你环绕着所有创造物。但愿你赋予我们希求之物,使我们成为财富的拥有者。”④ 这首赞歌中提出生主的概念,认为生主产生大地,产生天空,产生洪水,给人们带来财富,并且具有世界的理法。这种生主也是属于事物本原性的东西。 《造一切者之歌》2说:“造一切者在思想上和力量上都伟大,是创造者,安住者,至高无上的存在者。” 《造一切者之歌》6说:“洪水怀着胚胎,其中聚集着众神。这胎安放在那太一的肚脐上,那里聚集着存在的一切东西。” 《造一切者之歌》7说:“你不能感知创造这一切生物的那(太一),在你们中产生另外的东西。”⑤ 这首赞歌中论及了造一切者是创造者、安住者和至高无上的存在者。还提及了“太一”,认为太一的肚脐上聚集着存在的一切东西。这造一切者或太一也是世间事物的本原。 《奥义书》中虽然仍有大量宗教方面的内容,但哲学思想在这些文献中明显要多于《梨俱吠陀》等早期吠陀文献。在《奥义书》的大量文献中,也有不少论及世界本原的内容。 《广林奥义书》1,4,1说:“最初,此(处)唯有阿特曼,(以)原人的形态(展示出来)。这(阿特曼)环顾四周,除自我外,别的什么也见不到。” 《广林奥义书》1,4,5说:“他(阿特曼)知道:‘我就是这创造,因为我产生了这一切。’这样,创造就产生了。” 《广林奥义书》1,4,10说:“泰初,此(地)只有梵。他仅这样理解自己:‘我为梵’。这样,他成为一切。” 《广林奥义书》2,2,20说:“如同丝从蜘蛛(口里)吐出,小火花由火(里)产生一样,从此阿特曼生出所有气息,所有世界,所有神,所有存在(物)。”⑥ 《奥义书》中类似的叙述还有不少。这些文献提出了“梵”与“我”两个概念,认为梵或我(阿特曼)是万有的本原。在讲世界的本体时,用“梵”一词多一些;在讲人等的生命主体时,使用我(阿特曼)多一些。但更多的场合是这两个概念混用,都是指人及世间万有的根本或本原。例如: 《蛙氏奥义书》2说:“所有事物确为此梵,这阿特曼是梵。”⑦ 《伊莎奥义书》7说:“在明了了所有事物都是阿特曼(梵)的人那里,在看到了这同一的人那里,还会有什么迷误与痛苦吗?”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