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笔者在2019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转型中国与中国社会学”学术研讨会的主旨演讲改写而成,感谢会议主办方的邀请,这使笔者有机会在大会确立的“转型中国与中国社会学”的主题下,反思劳工社会学这个小小的学科分支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做一简单汇报。当然,这个汇报立足于笔者自身的经历和眼界之上,故难免挂一漏万,容或陈述不当,尚望诸公谅解。喻加耀对演讲录音稿进行了整理,在此致谢。 中国当代劳工社会学的缘起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为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此时中国社会学在重建后直面再形成过程中的劳工群体;第二个时段为21世纪前十年,此时基于劳工社会学理论的劳工研究成长起来;最后为第三个时段即晚近十年,劳工社会学的新领域和新视野得以进一步拓展。对这三个阶段的梳理构成本文的主题。有必要说明,本文划分这三个时段所依据的原则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因此每个时段在时间线上的切分都并非那么细密严格,而毋宁说是用粗线条勾勒出来的大轮廓。本文对各时段研究成果的评述也并非完全按照时间排序,而是参考逻辑节奏归类。如此行文的目标旨在揭示这些时段的大致轮廓与劳工社会学的学理逻辑之两相契合,进而彰显后者的结构延展和内在张力。 一、第一个十年:初识再形成的劳工群体 中国社会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的,其宏观背景有两点至为重要。一是改革开放将中国造就成“世界工厂”;二是由此引发的中国劳工群体的再形成。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转离农村和农业,流动到东部新兴工业区及大中城市务工为生,成为“农民工”。“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新劳工”,其突破了传统体制下“工人范畴”的界定,与原有的国企“老工人”共同构成转型期的劳工群体。农民工群体之数量庞大自无须多言,其形成之初就为数众多,时至今日据官方统计已近三亿,表明当我国变成“世界工厂”之际,同时生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劳工群体(沈原,2006a)。 恢复重建之初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已从不同侧面涉及劳工群体,但直接面对劳工群体的重大课题,当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何建章先生主持的“中国当代阶级阶层分析”。此后,还有一些课题涉及劳工群体。马戎、王汉生、刘世定诸教授从事的“乡镇企业调查”课题关注“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农民工(马戎等,1994);对其时已成规模的农民工大流动已有较具影响的研究成果出现(孙立主编,1997);国企改革和国企工人开始进入社会学者的研究领域,李培林研究员等的相关著作或可称为中国社会学界最早系统研究国企工人的专著之一(李培林等,1992)。现在回头来看,这些研究皆应视为劳工社会学的前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社会学最先锻造出“农民工”这一概念并迅速为学界和社会所接受。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雨林先生的说法,由于这个新兴群体的身份是农民却从事工业生产活动,故应称之为“农民工”,借以表达其身份和职业两相矛盾的状况(参见《社会学通讯》,1984)。 如果说这一时段的劳工研究尚存不足的话,不能不说其最大局限就在于理论框架的误用,即把劳工群体和劳动问题置放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社会问题”等主流社会学理论框架下进行考察,而不是借助关于劳工的理论透镜即“劳工社会学”加以分析。这当然不是说,就不可以透过主流社会学的各种理论框架来观察劳工群体了。社会学本来就是专门研究各色人群的学说,各种理论总会这样那样地触及劳工群体。笔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这种做法必定带来研究偏差,从而使得观察劳工群体的那些最重要的视角如“劳动过程的控制与反抗”等,以及最重要的方法如“工厂民族志”等,全都遗漏在研究者的视野之外。细究起来,这种误用在当时实为无奈之举。中国社会学在复建之初率先引入欧美社会学理论时,劳工社会学这一分支在西方学界业已位处边缘。由于全球化浪潮驱动大批工厂外迁,研究劳工,特别是研究蓝领劳工的理论在欧美社会学中日渐式微,尽失当年荣耀。此即社会学家贝弗利,席尔弗所谓“双重沉降”——劳工运动的沉降与劳工研究的沉降(参见席尔弗,2016)。纵使中国社会学面对劳工群体研究生发出巨大的理论需求,但初期的理论引入却专注主流学说而无暇顾及此。此时此地,中国社会学在下个时段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已呼之欲出:系统引入劳工社会学理论,将转型期的劳工研究置放于劳工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二、第二个十年:基于劳工社会学理论开展劳工研究 在21世纪的头十年,社会学的一个显著动向就是启动劳工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并开展基于劳工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工作。限于个人的认知范围所及,笔者在此以清华团队为例展开叙述。笔者当年任教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自2000年复建伊始,即将劳工社会学确立为本系的学科方向之一。是时所进行的劳工社会学建设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是系统引介劳工社会学理论。这里所说的劳工社会学特指麦克·布洛维一系的劳工理论,其在美国社会学界曾是最有影响的一个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清华社会学系与布洛维教授先前的学生、现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李静君教授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由她主持开设劳工社会学课程,并面向全国各大学社会学系的中青年学者定期举办劳工社会学工作坊。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劳工社会学最基本的理论板块如“劳动过程与工厂政体理论”“工人阶级形成的理论”“劳工抗争和劳工运动理论”以及“全球化与劳工问题理论”等逐一得到系统介绍(李静君,2003,2006)。研读劳工社会学经典和讨论相关研究案例是这些课程和工作坊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步,课程中还特别引介和推广了劳工社会学最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工厂民族志”和“扩展个案法”即为其中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