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广为流行的一个概念,并进入国家政策的话语中。但这是一个颇为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背景与诉求,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与诠释。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说,工匠精神与工业文化有密切关系,弘扬工匠精神被相关部门视为培育工业文化进而发展工业的重要内容。就此而论,工匠精神应被理解为一种存在于制造业中的价值观,尽管在实际生活中,它已经被泛化为一种普遍性的工作伦理。由于“工匠”一词与手工业而非现代工业有更直接的关联,对工匠精神的宣扬往往引发对手工制造或手工业的怀旧性崇拜,但这与制造业历史呈现出的演化规律相违背。从较为狭义的工业文化的角度说,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人类控制制造的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演化出不同的形式。弘扬工匠精神,应培育一种抽象的工作伦理而非具体的复古的制造方式,对制造过程实现了精密控制的智能制造才真正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本质及其演化趋向。 一、工匠精神:一个模糊概念的兴起 工匠精神在中国是一个被写入政府政策的词语,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定义,该词语迄今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般而言,工匠精神被理解为一种职业道德或工作伦理。这种职业道德或工作伦理是普遍性的,但又因工匠一词的本义而与工业或制造业有特别密切的关联。例如,有的经济学者认为,工匠精神可以从6个维度加以界定,即“专注、标准、精准、创新、完美、人本”。他们认为:“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关键,标准是工匠精神的基石,精准是工匠精神的宗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完美是工匠精神的境界,人本是工匠精神的核心。”①从事工业文化研究的作者则如此定义与诠释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则主要体现在:(1)精益求精;(2)严谨、一丝不苟;(3)耐心、专注、坚持;(4)专业、敬业。进一步说,工匠精神内化于“德”,凝结于“技”,而外化为“物”。②由这两种基本界定可见,工匠精神通常被诠释为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专注的工作状态。但是,上述两种界定并没有对工匠精神进行严格的定义,只是在说明其基本内涵。 《辞海》对工匠一词的释义简单明了:“手艺工人。《庄子·马蹄》:‘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③在中国古代,并无工匠精神一词,若从构词法出发,工匠精神则可以被解释为手艺工人所具有的精神。换言之,字面意义上的工匠精神应该是指手工业者的价值观与道德伦理。然而,在现代工业社会,手工业者早已沦为边缘化的职业群体,因此,当下中国社会流行的工匠精神一词,并不能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否则其适用人群将极为有限,也就缺乏弘扬和培育的价值了。前述两种对工匠精神的界定,更像是一种比喻。总之,工匠精神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缺乏从字面意义上去定义的价值,而只能提供一种模糊的想象空间,供不同的使用者进行诠释。 检索中国知网,全文包含工匠精神一词的文献,最早出现于1982年,文章标题为《试论文明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此后,直到1988年才出现第二篇文献《情报心理学的哲学探索(续)》。与工匠精神字面意义有直接关联的第一篇文献系1993年发表的《纳西族的传统应用技术(上)》。直到2007年以后,每年发表的相关文章数量才稳定在两位数以上,并呈递增之势,但2013年也仅达到59篇。到2014年,文献数量首次呈三位数,增至184篇,2015年则猛增至1040篇。但更大的爆发是在2016年,增长至10368篇,因为在这一年,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全国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此后,相关文献的数量逐年上升,2017年为17940篇,2018年达到19857篇,2019年则为19935篇。如果说全文检索不甚精确,那么,从篇名中包含工匠精神一词的文献看,2000年才出现第一篇文献《“工匠精神”——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选拔赛观感》,第二篇文献则迟至2007年才出现,系发表于《中华手工》上的《工匠精神》。很显然,这两篇文献都在论述字面意义上的工匠精神。此后,直到2013年才又出现5篇文献,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3篇分别是:《“屌丝”CEO罗永浩的个人品牌:工匠精神》《向日本企业学习工匠精神》和《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这3篇文章体现了工匠精神论说的两个维度:首先,在中国的职业技能教育领域,工匠精神一词早已被使用,但只是一种局限于字面意义的构词方式,用以指称手工业者所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劳动伦理;其次,工匠精神一词在中国社会真正的流行离不开商人罗永浩的品牌营销,而这种品牌营销先是将日本制造后又将德国制造建构为一个与中国制造不同的他者,强调日本与德国制造业对高品质的追求,并将这种追求与个性化及定制化的手工制造联系在一起。很显然,这两个维度的思想源头并不相同,但其共通点是宣扬一种用手工打造高品质产品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工作态度。当罗永浩凭借其营销能力使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词语后,不仅这两个维度出现合流之势,其他论说者亦纷纷加入其中。如此一来,工匠精神一词也就逐渐脱离其最初使用者所赋予的含义,被泛化为一个模糊而多义的概念。2014年,篇名包含工匠精神的文献增至20篇,2015年达到154篇,2016年飙升至1816篇,其曲线之走势与全文检索的曲线相吻合。④ 根据中国知网的统计,在篇名包含工匠精神的文献中,56.18%的主题为“工匠精神”,5.78%的主题为“高职院校”,4.50%的主题为“‘工匠精神’”,2.94%的主题为“职业教育”,2.86%的主题为“企业管理”,2.38%的主题为“高职学生”。在直接与工业相关的主题中,“制造业”主题仅占1.16%,“制造强国”主题为0.80%,“加工工业”主题为0.73%,尚有0.67%的“中国制造”主题。而在所有主题中,占比最小的为“人才培养模式”,占0.53%,但与“中国制造”主题相比,亦不算低。由此可见,在公开发表的文章尤其学术类文章中,工匠精神的讨论仍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这与该词最初使用的语境一脉相承。而在职业技能教育的语境中,工匠精神在工艺美术等特殊行业中指向的是其字面意义,在一般情况下还是泛指敬业与专注等工作伦理。诚然,职业教育为中国制造业培养着劳动力,但直接从制造业自身角度讨论工匠精神的文献直观地看不算多。知网文献主题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对于工匠精神的不同认知及主要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