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75;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20)03-0014-17 2015年9月,联合国第七十届大会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包括消除极端贫困,是世界最大的挑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求”[1]。2016年4月,中国发布的《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积极承诺:“贫困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首要挑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要把消除贫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解决贫困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正在采取诸多有效措施以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其中教育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原因。通过教育实现贫困者的脱贫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发展,是教育投入与回报尤其是就业回报、教育反贫困研究等的核心领域。对于我国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来说,教育投入主要是依靠家庭的教育投入,政府和学校的资助投入,以及个人勤工助学和社会兼职的投入。研究表明,随着户主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在相应维度下的贫困发生率均呈现明显下降,且受教育程度越高,减贫绩效越明显[3]。在政策层面,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扶贫的政策力度和工作措施。2013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加大高等学校招生倾斜力度,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针对贫困地区大学生实施帮扶政策,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依靠教育摆脱贫困的观点深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一直以来,教育作为合法合理有效的社会流动方式,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诸多的回报和效益,教育投入对提高就业回报(货币回报)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近年来有关“寒门难出贵子”“鲤鱼难跃龙门”的讨论越来越多,对于贫困家庭子女能否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等论断,出现了越来越多否定性的观点。教育投入与教育回报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投入与教育回报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当前,影响农村贫困者教育投资决策的,已经不再是“读不读得起书”“上不上得起学”的问题,而是“读书有什么用”的问题,这本质上是投资决策从“成本导向”向“回报导向”的嬗变[4]。本研究立足于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投入和就业回报的关系研究,剖析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教育投入状况及影响因素、就业回报及其异质性,以及教育投入和就业回报之间的关系等,为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教育投入政策措施、就业发展措施及其全方位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所使用数据来自共青团中央委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18年9月至10月对冀、陕、晋、豫、湘、桂、蜀、贵、青、黑10个省份的20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大学生就业发展研究”课题。调研涉及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共5386人,其中在校大学生3993人,占74.14%;高校毕业生1393人,占25.86%。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男生占比46.08%,比在校大学女生低7.84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男生占44.36%,比高校毕业女生低11.28个百分点。从民族构成看,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均以汉族为主,分别占76.01%和75.02%;少数民族分别占23.99%和24.98%。从生源地看,在校大学生西部省份和非西部省份生源①占比分别为55.25%和44.75%;高校毕业生的相应数据分别为49.53%和50.47%。从政治面貌看,在校大学生中的党员占比为5.51%,高校毕业生中的党员占比为11.13%。从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看,在校大学生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73.63%,高职高专学生占比26.37%;高校毕业生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56.86%,高职高专学生占比为43.14%。从就读的学校类型看,在校大学生中来自非“双一流”本科(含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占比最高(63.59%),高职高专(含民办高职高专)学校学生次之(25.19%),来自“双一流”本科高校的学生占比最低(11.22%);高校毕业生曾经就读的学校类型结构与在校大学生的相似,非“双一流”本科高校、高职高专学校、“双一流”本科高校的占比分别为48.38%、41.42%和10.19%。从专业类别看,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数据中均以非人文社科类专业②为主,分别占72.23%和70.71%;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占比分别为27.77%和29.29%。 二、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投入情况 教育投入是投入到教育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通常来说,教育投入可以区分为学校投入和非学校投入[5]。学校投入包括人力投入(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办事人员,等等)和物力投入(教育和教学用具装备,房屋和其他辅助性的物质设备,等等)。非学校投入包括同伴影响,父母的社会经济水平(由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等衡量),以及经常提到的种族、性别、家庭的大小,还包括一些一般性环境特征,如城市化程度、贫困程度、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等等。本研究将重点放在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家庭对其教育的投入方面,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