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03.23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自然世界不允许现实地存在无限事物,一个重要理由是:所有可感物体都具有处所,并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而在无限之中,这些处所的区分将无法存在。①自然世界的有限性与万物各得其所的目的论秩序相互支持,共同控制着无限性,使无限存在者无法现实地存在。 与这一世界观完全对立的,是笛卡尔所刻画的上帝形象与现代广延世界。在笛卡尔的上帝学说中,上帝的无限性与不可理解性占据了核心位置。相应地,物理世界也失去了上下前后左右的绝对方位,成为无定的(indefinite)广延。笛卡尔的上帝之无限性,即便通过观念学说、完满性及自因学说而得到了部分抑制,但从根本上依然不受人类理智的限定与控制。 无限存在者从受制于现实性开始,一步步摆脱了各种外在限制乃至完全超越了人类理智的秩序,从而不再以潜在的方式存在,并成为广袤无垠的现代世界的创造者甚至破坏者。这一失控的神圣无限性与人类理智秩序有限性的尖锐对立,通过斯宾诺莎的努力,直到黑格尔才完成了最终和解。作为这一转变的根源,司各脱对于上帝无限化的提升和塑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后在奥卡姆、库萨的尼古拉等人的进一步改造下,这一上帝形象及相应的世界秩序在笛卡尔的哲学中逐步成形。 在司各脱之前,尽管有很多神学家都论证了上帝的无限性,但除了尼萨的格列高利之外,无限性并未成为理解上帝最核心的方式。伴随着亚里士多德主义进入经院学术,如何证成上帝的无限性就成为一个挑战。正是司各脱率先指出,无限性是我们能够归给上帝的最完满概念:“可以最完满地构想的,并且也是我们能够获得的关于上帝最完满的绝对概念,就是他(上帝)是无限的。”②由此,司各脱自然神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证明上帝是唯一的无限存在者。③ 为了廓清司各脱如何将神圣无限性从其他限制与约束中解放出来,并将之确立为人类理解上帝的核心概念,本文将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第一,我们将搞清楚司各脱的上帝无限性究竟是什么。第二,这一失控的无限性如何渗透进上帝的所有首要性与属性,从而成为理解上帝的最完满概念。第三,无限性又如何通过肯定和否定两种方式得到理解,并进一步发展出上帝的不可理解性,从而超越无限性本身。 一 失控的上帝无限性 在《任意问题集》(Quaestiones Quodlibetales)第五个问题里面,司各脱在表达自己对无限性的理解之前先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按照哲学家《物理学》第3卷,无限者是指其量无论被拿掉多少,都始终仍然剩下可以拿的。”④亚里士多德对于无限者的定义不能满足司各脱的神学需要,因为这种量的无限性被潜能性所控制,从而无法成为现实的无限性。这显然与神圣本性相矛盾,因为上帝的无限性不可增减,并永远都在现实性之中而没有潜能性。亚里士多德的无限概念甚至意味着无限者是可分的,我们可以为它增加更多的量或者拿走一部分量,这显然与神圣不变性和单纯性发生了矛盾。除此之外,这一无限概念也不是完满的概念,因为如果它的量可以增加,则也可以说它处于缺乏更多量的状态中,而上帝的无限性是不缺乏任何东西的。 正如潘能伯格所指出的,基督教对于哲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给予了无限者以积极的肯定评价。⑤作为司各脱的思想前辈,阿奎那将无限者从亚里士多德的潜能性概念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现实的存在者。但与此同时,阿奎那不但没有将无限性确立为理解上帝的核心概念,还同时为之施加了新的限制,即形式—质料的交互关系。在阿奎那看来,无限性意味着没有质料所施加的局限与控制。上帝作为纯形式不包含质料和潜能性,所以上帝是无限的。⑥尽管阿奎那在赋予无限者以现实性这一点上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但他仍然将无限性确立为毫无质料与潜能性的纯形式,从而又遵从了亚里士多德对于神的理解。阿奎那的上帝无限性因此仍受限于与受造物的形式—质料交互关系⑦,而无限性也并未成为阿奎那上帝学说的核心要义。 与阿奎那相反,为了进一步解放上帝的无限性,司各脱虽然也认为无限者可以现实存在,但他架空了无限性所包含的任何可与受造物交互的含义,诸如形式—质料、完满—不完满等关系都无法限定上帝的无限性。司各脱最终认为,只有量度(magnitude)这一不包含任何进一步形而上学规定性的概念才能刻画上帝的无限性。形象地说,司各脱所理解的上帝无限性,正是一种失控的无限性,因为除了量度这一空泛的含义外,其他规定性与属性都无法控制和定义上帝的无限性。 为了得出这一结论,司各脱在《〈形而上学〉问题集》中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总结出关于无限的种种定义:首先是“否定的”“缺乏的”和“相反的”这三种无限性。⑧其次是数目(numerus)上的无限,量度上的无限。⑨其中否定的无限性是指那种其定义建立在对有限事物的否定基础上的无限;缺乏的无限性建立在缺乏某事物的基础上;相反的无限建立在一对相反者比较的基础上。而上帝的无限性既不需要依赖对有限者的否定,也没有缺乏,同时无需相反者才能存在,因此这三种无限性都不成立。作为数目的无限在司各脱看来也不可能现实存在,在这一点上他同意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而基于量度的无限性则困难重重。⑩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量度属于量这一偶性,与时间、空间相关,因而是无限可分的、可测量的、有界限的连续量。(11)不仅亚里士多德,阿奎那也明确指出,并不存在无限的量度,因为它会导致它所量度的自然物体变得无限(12),毕竟量度本身就已经预设了某种终结。(13) 尽管如此,司各脱仍然试图证明,量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具有现实的无限性,而这正是上帝无限性的基础。他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神圣无限性就建立在无限量度的基础上,并且没有类似于形式、完满性、表面、数量等进一步的限定性因素。第二,司各脱断然拒绝了“能够潜在地存在的量度都能够最终现实地存在”这种观点,因为神圣无限性不是从潜能性走向现实性的,它不包含任何潜能性。(14)由此,司各脱最终将神圣无限性确定为最伟大、最完满的现实量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