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背景 2019年年末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①(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由于“新冠肺炎”高度的人传染人特性,在短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电影娱乐、餐饮、交通运输、零售、旅游、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房地产等行业的冲击都是巨大的。2020年1月下旬至今,基本上全国旅游、餐饮、娱乐、房地产等行业停摆。2020年2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指出“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2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2月18日,李克强总理再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突出抓好稳就业这一‘六稳’的首要任务”。由于中国货物出口份额已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份额占到世界第二位,因此,在短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全球国别消费第二大市场中国的外贸和就业会产生怎样的冲击,以及如何纾解,便是亟须探讨和回答的现实问题。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以及全球产业链的冲击 一直以来,中国进口是中国出口的函数,中国出口下滑将会拖累中国进口下滑得更加厉害。究其原因,2000~2016年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合计占到中国进口的90%以上,其中,中间品进口占比均值为74.21%,资本品进口占比均值为25.14%。②据此,只有中国保持出口的持续稳步增长,才能实现中国进口的持续稳步增长,进而支撑中国每年2万多亿美元的进口(2018年中国货物进口21357.3亿美元),同时支撑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里中方承诺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2年内在2017年基数之上扩大自美不少于2000亿美元的进口,以及支撑中国未来持续的国际进口博览会较大规模的进口增长。 (一)此次疫情下我国面临的经贸环境与“非典”时期有着很大不同,对外贸和就业冲击严峻 此次疫情下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经贸环境与2003年“非典”疫情时有着很大的不同,对我国外贸和就业冲击更加严重。第一,“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更为严峻,部分省域出现停运停工,直接放大了贸易交易成本。2003年中国因“非典”疫情感染的人数为7748人,死亡率11%,持续时间约为半年;“非典”疫情期间中国未出现省域停运停工;而截至2020年2月18日24时全国新冠肺炎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4279例,死亡率2.7%(含港澳台地区);部分省域出现停运停工,直接增大了运输成本,使得贸易急剧下滑。第二,2020年我国面临的外部贸易环境更加严峻,没有刚刚入世后的国际制度红利产生的贸易放大效应。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中国外贸获得刚刚入世后的国际制度红利,中国外贸积极开拓未开垦的庞大全球市场处女地,当年贸易放大效应显著。第三,“新冠肺炎”疫情下出现美国等航空禁运产生了贸易破坏效应。2003年美国等主要国家并未因“非典”疫情出现对中国停航禁止入境等。这些使得200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1903.3亿美元、同比增长34.0%,进口1858.2亿美元、同比增长44.5%,顺差45亿美元,同比下降66.5%。但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中国从1月下旬开始大规模陷入停摆,部分省域出现停运停工;美国等国已开启对中国停止航空、禁止入境的不好先例。这样,因“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的航空禁运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贸易破坏效应。第四,2020~2021年中国处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执行阶段,对同一问题执行的争议,很可能产生贸易抑制效应。2003年我国与美国等主要国家处于友好型经贸阶段,而2020年我国外贸在遭受2018~2019年美国经贸摩擦升级后又面临执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苛刻条款等遏制效应。第五,2020年中国对全球货物贸易市场空间已处于边际递减。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0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5%,我国外贸增长已面临更大的边际增长牵引力困境难题,即使非疫情情况下也会呈现贸易边际递减。这些使得2020年上半年中国的外贸情况变得严峻、甚至恶化。据此,只有妥善控制好“新冠肺炎”疫情,在稳定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出中国进口的放大溢出作用,然后才能实现中国进口和出口良性循环发展,进而带动中国的消费、投资和就业。 (二)此次疫情下中国货物出口下滑会加剧中国进口下滑和就业压力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囿于高度的人传染人特性,致使中国第一季度外贸出口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已对我国外贸企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冲击。目前已有很多外贸企业受到外方取消订单的要求,特别是中小企业,其损失较大。对出口方而言,本次疫情导致的企业延期复工、交通管制等对出口企业产生了最直接的负面冲击,很多中小企业将因为失去订单很可能熬不过半年。预计2020年第一、第二季度中国对外出口下滑,失业人数就会明显增加。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55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4%;进口4754.5亿美元,同比下降4.8%。参照2019年第一季度进、出口变化数据,给定执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叠加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冲击,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3%至5%、进口同比下降8%至10%。商务部前部长陈德铭在广交会上曾表示,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至20万人的就业。 据此,若“新冠肺炎”疫情不利的直接效应同比例扩散,那么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下滑将会影响到54万至100万人的直接外贸行业就业机会(尚无法估算出行业间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出口、进口和就业会带来严重不利的冲击,需要千方百计保持中国货物出口的可持续增长,才能支撑中国的进口和就业的增长。 (三)此次疫情对中国参与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冲击严峻 无论从出口还是进口来看,我国均已深入参与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之中。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广泛经济类别(BEC)归类下的贸易数据统计,除去无法判明用途的产品,2018年我国中间品出口额占总出口的46%,资本品占总出口的30%;我国中间品进口占总进口的79%,资本品进口占总进口的14%。由此,此次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不能仅局限于最终消费品上,更需要探究中间品和资本品的出口、进口变化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的冲击。第一,从货物出口看,我国制造业是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此次疫情造成中国的一些货物出口断崖式下滑、甚至供应缺失,将导致相关的整条国际生产线断裂。此次疫情引发停运停工和航空禁运将导致短期内我国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严重受挫,进而导致一些产品国际生产线停摆。例如,此次疫情造成中国零部件供应中断,导致韩国现代汽车不得不宣布暂停所有在韩生产线,起亚汽车也宣布将暂时减少产量。若此次疫情导致的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延误,国外企业很可能将使用备用生产基地来替代中国的供应缺失,由此“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将遭受到严峻的冲击。第二,从货物进口看,此次疫情引发停运停工导致生产企业对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需求减少,同时航空禁运也导致一些高价值低重量的产品贸易受限。这样,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外国供应商将在短中期内因为中国企业开工不足、下游行业需求疲乏而遭受到显著不利的冲击,同时停运和航空禁运也使得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无法到位,将给我国企业的复工复产造成障碍,直接不利于全球产业内贸易和就业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