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9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20)03-0145-15 上世纪末,有学者认为日本国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争论犹如“罗生门(Rashōmon)”事件,多方各执一词,事实扑朔迷离。①时至今日,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 日军占领南京后即令城内难民进行个人身份登记,向检查“合格”的难民发放“良民证”。②此制度沿用至整个日据南京时期。各方对此并无争议,但对难民登记期间南京的局势有着不同的表述。日本战时宣传将难民登记视为南京“安居乐业”的开始,③战后大屠杀“虚构派”的叙述继承了此观点。④但已有学者研读南京沦陷亲历者的日记和回忆材料,有着截然不同的发现——以“安民”标榜的难民登记中日军暴行迭出,南京城内处于血腥和恐怖之中。⑤ 日军占领某地后,迫使百姓进行身份登记并领取“良民证”是惯用统治方式。对中国沦陷区多地史料的研究显示,此类登记普遍伴随着日军对中国百姓的欺凌、抢劫以及伤害。⑥这些次生的犯罪行径通常未及大规模、有组织暴行的程度。将日据南京初期难民登记作为案例深入解析,不仅有助于还原南京沦陷后城内的历史真实,还可为同类事件“罗生门”式的各种表述提供深入辨析的思路。 资料方面,因日方档案缺失给研究带来困难,或为前人未对日据南京初期难民登记进行详细探讨的客观原因。近年来,日军官兵的日记得以大量刊布,西方人士记载和收藏的文献被充分发掘并译介国内,补充了仅靠中国难民记忆史料的不足。对比前存和新见各类资料,澄清日据南京初期难民登记的过程,分析日军此举的动机、实施和结果成为可能。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叙述和解析,不当之处敬请方家不吝指正。 一、“不实行俘虏政策”:难民登记之前的攻城与扫荡 日军在南京的难民登记始于1937年12月24日,由第16师团执行,负责军官是“南京警备司令官”佐佐木到一。⑦此时距日军12月13日占领南京已有10余天时间。日军此前的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对南京城的进攻作战与占领后的“扫荡作战”。日军攻城和扫荡的“军事行动”,既决定着登记开始前南京城内的局势,也能反映出日军的目标及执行方式。 进攻南京的日军中支那方面军,由上海派遣军与第10军构成,司令官为松井石根大将。第16师团是隶属上海派遣军的主力师团,师团长为中岛今朝吾中将。佐佐木到一为中岛下属,是该师团步兵第30旅团少将旅团长。中岛与佐佐木以及该师团部分官兵的日记已经公开,从这些私人记载中可见中岛部队在攻城和扫荡阶段的“作战方式”。⑧ 1937年12月10日,中支那方面军开始对南京主城展开全面进攻,至13日占领全城,大量中国士兵被俘。中岛下令“不实行俘虏政策”,“采取全部彻底消灭的方针”。他写道:“由于是以1000人、5000人、10000计的群体,连武装都不能及时解除。事后得知,仅佐佐木部队就处理掉15000人,守备太平门的一名中队长处理了约1300人。”屠杀俘虏数量之大,以至于中岛需要考虑具体的处决方式。“处理上述七八千人,需要有一个大壕,但很难找到。预定将其分成一两百人的小队,领到适当的地方加以处理。”⑨同一天,佐佐木到一也记载抓捕到大批中国战俘,被其部下“一个个地杀死”。⑩此为日军南京暴行的第一阶段:在进攻南京作战前后,集体屠杀的主要对象是战俘,即放下武器的着装士兵。 侵占南京城之后,日军随即在城区内外展开扫荡作战。13日夜,上海派遣军向所属师团“分配了各自的扫荡地区”,(11)要求各部队立即分区域搜索每幢房屋,抓捕被认为是“败残兵”和“可疑分子”的中国人。扫荡过程中,青壮年平民也成为日军搜捕的对象。有日军扫荡部队得到命令:“将所有青壮年都当作残兵败卒或便衣队逮捕。”(12)佐佐木部队从14日开始“对城内外实施扫荡”,“500乃至1000人的大批俘虏被接二连三地带来”。(13) 佐佐木部队的下级军官高岛市良详细记录了扫荡期间的集体处决。他所在的小队于14日抓捕了大量中国“败兵”,请示上级如何处置,得到的答复是:“不管是200还是500,随便拖到什么地方都杀了!”于是,高岛等人屠杀了“共1200人,让他们面朝江水坐在没膝盖的泥土中。命令一下,躲在后面战壕里的重机枪就一齐开火。他们便像骨牌一样倒下去,血肉横飞。跳进河里的数十人被等在栈桥上的轻机枪全部打死,鲜血染红了泥水”。日本海军士兵在江中军舰甲板上目睹了处决场景。(14)南京的中国幸存者也在下关江边目击了类似的处决场面。(15)佐佐木到一也不讳言在扫荡中的集体枪杀。12月15日,佐佐木记下了当天的战果:指挥部队“扫荡紫金山北侧一带地区。收获虽然不大,但两个联队都搜寻到数百名败兵,并予以枪决”。(16) 对于“扫荡”,日军基层官兵的认识是“捕捉残兵及年轻的百姓。这些人的命运都是被枪毙”。(17)城内的青年技术人员和工人自然难逃厄运。中岛今朝吾承认,因为扫荡“处理掉了”工程师和工人,“没有开机器的人”,致使全城断电停水多日。(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