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20)03-0145-08 195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谢冕、孙绍振、孙玉石、殷晋培、刘登翰、洪子诚,在《诗刊》的提议、组织下,编写了《新诗发展概况》(以下简称《概况》)。《概况》是当代第一部具有新诗简史性质的文稿。文稿的前四部分在1959年的《诗刊》上分期刊登。《诗刊》曾联系出版社出版全文的单行本,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 《概况》是当时政治文化情势的产物。反右派之后,1958年出现了“大跃进”运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拔白旗、插红旗”的“两条路线斗争”,全国高校和社科人文研究机构开展对“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批判,组织青年学生编写教材,夺取被“资产阶级占领的阵地”。当时各大学中文系的学术批判,普遍关注文学史问题,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集体科研,也集中在文学史的改写、重编上,目的是为新的观念、制度、价值体系的合法性的确认提供保证。作为新诗发展简史性质的《概况》的编写属于这一性质。 《概况》当年编写情况的相关资料留存不多。有助于“还原”当时情境的材料,主要来自编写者后来的讲述。他们的回忆文字,收录在《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的前前后后》(以下简称《回顾》)一书中;①这些材料是现在勾勒事件缘起、过程的(从呈现历史真实的角度)不无缺陷的主要依据。 一、编写的缘起、经过 《概况》的编写由《诗刊》提议、组织。据主持编写工作的谢冕回忆: 大约是1958年的初冬时节吧,我在宿舍接到《诗刊》编辑部的一个电话,说是《诗刊》的负责人要到宿舍来看我,谈一些他们的设想。在约定的时间,一辆黑色的小汽车开到了我所住的32斋学生宿舍,来的人是《诗刊》副主编徐迟先生,编辑部的沙鸥先生和丁力先生……徐迟先生跟我说,新诗发展已经30多年,迄今没有一部用正确的观点写的新诗史。这件事靠一些专家做不好,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观点。克家同志(指《诗刊》主编臧克家——引者)和编辑部研究过了,建议由北大的同学来编一部新的新诗发展史,时间要快,利用寒假的假期立刻动手,争取明年(即1959年)开始在《诗刊》连载。那次谈话很具体,大体涉及了中国新诗的发展的历史以及新诗史写作的一些设想。至于参与这一工作的人数,我们觉得人少了做不完,人多了也做不好。人数多少,找谁来做,如何发挥集体编写的优势?他们建议由我来考虑。② 徐迟并未说明将这件事交给北大中文系学生来做的原因,推测与北大中文系1958年集体编写《中国文学史》产生的影响有关。该系1955级学生利用暑假一个多月时间,集体编写了75万字的《中国文学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58年9月出版,这件事经由教育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和媒体的宣传,在当时影响很大,成为科研“大跃进”的典型。③而让谢冕来负责这件事,则与他当时在新诗批评上已有活跃表现有关。谢冕入学后,参加北大诗社,成为负责人之一,并担任学生文艺刊物《红楼》诗歌组组长,是集体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李白一章的主要撰写者。 经过谢冕等的协商,最后确定的编写者六人,其中谢冕、孙绍振、孙玉石、殷晋培是1955级,刘登翰、洪子诚是1956级,他们都是新诗爱好者。1959年1月寒假开始,便由《诗刊》安排,他们带着自己的铺盖和生活用品,住进北京和平里中国作协宿舍的一个空置的两居室单元里,并从北大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和中国作协资料室,借出几百部的新诗诗集和相关图书。④半个多月时间,在对这些材料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经过讨论磋商,他们逐渐形成《概况》整体框架(新诗史分期、诗人地位、基本叙述方式)的共识,也对撰写章节做了分工。到寒假结束分别写出初稿,带回学校继续修改。 虽说编写者只是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因为“大跃进”运动原来的教学计划被打乱,系统的现代文学史课程还没有学过,但对于这个工作却充满信心: 我们这些大学生,当时都参加了学术批判的活动,正在“大跃进”的兴头上,可说是充满了自信和豪情。那时我们不知畏惧为何物,都有一种舍我其谁,志在必得的狂劲。(谢冕) 对写作新诗史这样的任务,将会面临什么困难,我几乎没有任何忧虑。当时的氛围就是大跃进,打破常规。资产阶级专家皓首穷经地积累材料,正是我要批判的。……敢想,敢干,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这是官方的语言,也很难说不是我们的思想。(孙绍振) 当时写“史”的年轻人,都有一点指点江山、褒贬历史的气概。这种强烈的政治使命感,既是动机,也是动力……(孙玉石)⑤ 二、诗歌观念和叙述方法 诞生于五四前后的中国新诗,过去虽然也有一些整体性的评述文字,如臧克家写作于1954年,发表于1955年的《“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⑥但稍具规模的新诗史论著还没有出现。从这一角度看,《概况》具有新诗史“草创”的意义。但在诗歌观念和叙述方式上,基本依循当时确立的文学史观念和意识形态规则,并没有许多新见。它们所体现的进入历史的方式,也基本是以先验性意识形态作为处理材料、评骘对象的前提。编写者后来有这样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