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标题中“‘文’的意义与‘化’的过程”,源自2014年11月14/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举办的“文化习得的机制与逻辑——关于修的人类学探讨”主题工作坊。当时三位会议召集人(杨德睿、陈进国、黄剑波)提出的议题是:何以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或文化的人?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宗教信徒?而这次会议的初衷之一,也正是想要探讨,从“修”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是否可以有效回应和讨论人类学及社会科学普遍关注的“文”和“化”的问题,或者说文本(text and context)的意义,以及修行作为过程的变化和行动。 具体到人类学的宗教研究来说,人类学本身的反思性使得我们去关注宗教及宗教徒本身。有别于将宗教作为一种透视社会的角度,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对于宗教本身,更重要的是对宗教徒抱有极深切的关怀(黄剑波,2016:14)。这种对于“人”的关怀,便使得我们去追问“他们如何成为他们,即宗教徒如何成为宗教徒”。那么,这便是对于一个/一种“修”或“修行”过程的关注。或者用我们在标题中所说的“文”与“化”,这种关注也是对于“化”的过程的追问。“文,错画也”,“化,教行也”,“文化”本身便蕴含了丰富的“实践”,此即我们对于“文”的意义与“化”的过程的强调与关注。 再具体到我们所倡导的“修”与“修行”,我们知道不同宗教的类似“修行法门”。在这众多不同的“修行法门”中,最为我们所关切者,主要在于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的使用。语言,是一种写就的,被不断传承的文本,如不同宗教的经典。言语,则是具体的修行法门,是一系列行动或实践。那么,我们将语言和言语分别对应于“文”与“化”。“文”强调了文本及其意义,“化”则强调了具体场景中行动的过程。而这正是修行人类学研究中所强调的,对修行者一方面遵照或效仿既有的修行文本或教导,同时又是完全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修行行动。关键在于,这种修行行动并不是简单的照搬既有的文本规定,而是创造性地生成了新的文本和意义。故而,对于作为修行法门的语言和言语研究的探讨,在更深的层次上便是对人类学及社会科学普遍关注的“文”和“化”的问题的探索。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就“修行人类学”相关的进展进行简要的回顾。再从知识考古的角度,对“文与化”“修与行”在中国古汉语中的意义及其延伸变化加以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从3个案例入手,关注具体修行中的语言和言语问题。正如本文主要讨论的修行法门之一——语言和言语——所显示的那样,不同宗教对于修行都有一套既定的,尽管不一定是系统的“神学”的表述或仪轨要求,此即我们这里所说的“语言”;而对于具体的修行者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中按照其自身的理解所实践出这些文本和意义来,也就是在其“言语”行动中得以创造出一些新的可能性。换言之,随着经验的展开,新的意义也便得以生产和展开。由此,我们大可对人类学及社会科学常见的静态化甚至本质化的文化观有所反思,而更关注其生成性和过程性。它一定是在某个特定的脉络中得以实现的,是经验世界的不断涌现。而这种经验一旦涌现出来,就已经构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新的“语言”或文本/意义。 二、修、修行法门与人类学的文化观 前面提到2014年的主题工作坊其实是一系列讨论之后的具体落实。在此之前,三位召集人在与多位学界同仁的进一步讨论后,决定将“修”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词,这一想法逐步从最初的模糊概念渐而成为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这次工作坊明确提出了“修”作为一个人类学研究概念的可能性,简要梳理汉字“修”在中文语境中的意涵及其历史变迁,并达成研究路径上的初步共识:(1)修行与灵性(精神性)教育;(2)修行与身心实践;(3)修行与信仰戒律;(4)个体与集体的修行;(5)修行的语义学分析。杨德睿还细化了修行人类学的研究条目,比如:经典颂读、斋戒苦行、祈祷礼拜、仪式表演、肉体锻炼、行善积德、琴棋书画茶等诸艺(陈进国,2017:15)。在此基础上,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就我们所理解的“修/修行”以及人类学如何研究做一些初步梳理和说明,先后写成了两份相关而又不同的倡议文稿(陈进国,2017;杨德睿、黄剑波,2017),并邀请部分同道对此集中进行讨论和批评①。 从2015年我们正式倡议“修/修行人类学”以来,短短数年间已经得到不少同道的积极回应并撰文参与,在我们举办的几次主题会议和工作坊中展开热烈讨论。尽管多数文章还不够深入和精致,而且其中不少会议报告和发言离正式的完整论文还有相当距离,但这些研究努力和方向非常值得肯定,甚至可以说令人兴奋。事实上,其中涌现的一些议题远远超出了我们几位主要推动者最初的设想,倒逼我们重新对“修”的概念和整个修行人类学研究的可能路径进行彻底的反思。之所以把“修”作为核心概念,是想从中国社会及思想传统的一些关键概念中,进行一点可能性的尝试和挖掘,从而让“中国”从被观察和解释的对象成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在华人的文化传统中,“修(行)”并非一个简单和无足轻重的概念,它往往是人们的实际行动和日常生活。有意思的是,“修行”既是一个宗教行为的话题,也是一种学习过程的重要话语。我们在前面几次会议中早就讨论和发现,以“修行”作为关键概念,不仅可以成为宗教研究的重要视角,同样也可以作为“文化传承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即关于教育/学习/认知等人类学研究的分析视角和方法。而“修行”一词所涵盖的这一过程,又恰恰是经由“文本”“语境”和“行动”这一循环但又不断生成的过程。所以,在此想要就“文”的意义和“化”的过程,结合几例个案来进一步探究这一在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中不断生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