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7;F3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19)06-0074-15 工业发展水平国际地位的变化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而且也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与世界工业大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70年的努力,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向世界工业第一大国的转变,成为“世界工厂”。从国际视角对新中国工业7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提供历史经验。 1949~1978年: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工业发展水平国际地位的变化 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使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加快工业化的步伐,成为与中国人口、面积以及悠久文明相称的世界经济大国。1949~1978年,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一时期中国的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较快发展,为中国推进工业化、提升中国工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中国工业发展与世界工业大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工业基础与工业发展战略选择(1949~1957年) 洋务运动之后,中国开启了近代工业化之路,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远未完成工业化,与世界各工业国差距较大。以中国经济发展较好的1936年为例,德国、英国、美国①工厂的净产值分别是中国的50、39、126倍。[1]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不仅远低于美国,甚至低于印度(详见表1)。 表1 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美国、印度之比较
| 单位 | 中国 | 美国 | 印度 | |
| | 产量 | % | 产量 | 为中国倍数 | 产量 | 为中国倍数 | |
原煤 | 亿吨 | 0.32 | 100 | 4.36 | 13.63 | 0.32 | 1 | |
原油 | 万吨 | 12 | 100 | 24892 | 2074.33 | 25 | 2.08 | |
发电量 | 亿度 | 43 | 100 | 3451 | 80.26 | 49 | 1.14 | |
钢 | 吨 | 15.8 | 100 | 7074 | 447.72 | 137 | 8.67 | |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工业五十年——新中国工业通鉴》第1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进入了新的工业发展阶段。但是,一方面国内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②稀缺,市场发育不充分,工业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朝鲜战争爆发后,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正如当时中共中央在《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指出的:“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这种痛苦我们中国人民已经受够了”。[2]由于重工业不仅是一个大国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1953年中国正式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1953~1957年,新中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1954年,中苏双方最终确定了“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实际开工150项)。其中,能源工业52项、冶金工业20项、机械工业24项、军事工业44项、化学工业7项、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项。[3]“一五”计划推动工业较快发展,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9.8%③。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工业平均每年递增19.3%”的速度大体持平。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1950年为基数,到1955年的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波兰16.2%、捷克10.5%、匈牙利15%、民主德国13.6%、罗马尼亚16.6%、保加利亚13.8%”,[4]均低于中国“一五”时期工业发展速度。同资本主义国家比较,“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要快得多。以钢铁工业为例,中国达到年产500万吨钢用了5年,而美国用了12年、英国用了23年、法国用了26年(详见表2)。中国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所处的位次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详见表3),缩小了与世界工业大国的差距。 表2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钢产量增长速度对比
| 持续时间 | 完成时间 | 增长数额 | |
中国 | 1952~1957年 | 5年 | 由135万吨增长到498.7万吨 | |
美国 | 1880~1892年 | 12年 | 由127万吨增长到500万吨 | |
英国 | 1880~1903年 | 23年 | 由129万吨增长到503万吨 | |
法国 | 1897~1923年 | 26年 | 由132万吨增长到530万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