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存简九十三支,为《国风》五十七篇(含残篇),内有《关雎》,其“窈窕淑女”之“窈窕”作“要翟”。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编《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释文作:“要(腰)翟(嬥)
(淑)女。”注释云:要翟
女,《毛诗》作“窈窕淑女”。“要”字简文写法见于《上博四·昭》简七、《清华二·系年》简七七、《上博九·举》简一四,象人两手叉腰,系“腰”字初文。“要翟”,读为“腰嬥”。《广雅·释诂》:“嬥,好也。”又《释训》:“嬥嬥,好也。”王念孙《疏证》于上一条训释说:“‘嬥’与‘窈窕’之‘窕’,声相近也。”于后一条训释说:“卷一云‘嬥,好也’,重言之则曰‘嬥嬥’。《毛诗·小雅·大东》篇‘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释文》:‘佻佻,《韩诗》作嬥嬥……’……嬥嬥亦是公子之貌。……《广雅》训‘嬥嬥’为‘好’,当是齐、鲁《诗》说。”毛传:“窈窕,幽闲也。”《楚辞·九歌·山鬼》“子慕予兮善窈窕”,王逸注:“窈窕,好貌。”王学《鲁诗》,王注当本《鲁诗》。《说文·女部》:“嬥,直好貌。”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直好貌者,《广雅》:‘嬥嬥,好也。’《广韵》引《声类》:‘嬥,细腰貌。’”①吴夌云《吴氏遗著》:“‘窈窕’当与‘娆嬥’通。”简文“腰嬥”,即细而长的腰身。“要翟”与“窈窕”古音相近,可以通假,典籍中亦有例证。如《礼记·丧大记》“既祥黝垩”,郑注:“黝垩,或为‘要期’。” 泽逊按:此释“要翟”为“腰嬥”,义为“细而长的腰身”,乃形训之法。余谓“要翟”乃连绵词,义当从王逸说,为娇好之貌,其含义初与字形无涉也。《毛诗》作“窈窕”。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引《诗》作:“茭芍□□,□眛求之。”②“茭芍”“窈窕”“要翟”皆一声之转,字形无涉,而音近义同,皆娇好之貌。《毛诗》拘于字形,从“穴”训“窈窕”为“幽闲”,郑玄更训“窈窕淑女”为“幽闲处深宫专贞之善女”,是以“窈窕”为幽深之貌,显以“洞穴”之义推之。然则马王堆帛书引《诗》作“茭芍”又当训为何耶?王肃云:“善心曰窈,善容曰窕。”(陆德明《释文》引)亦以字释字,未喻其为连绵词,不可分而解之也。 《毛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佻佻”,《韩诗》作“嬥嬥”(《经典释文》“佻佻”下云:“《韩诗》作嬥嬥。”《广韵》“嬥”字下云:“嬥嬥,往来貌。《韩诗》云。”),《楚辞》刘向《九叹》“征夫劳于周行兮”注,引《诗》云:“苕苕公子,行彼周道。”是王逸注引《诗经·大东》作“苕苕”。而《经典释文》于“佻佻”下云:“本或作窕。”是陆德明所见《诗·小雅·大东》一本作“窕窕公子”。佻佻、嬥嬥、苕苕、窕窕,皆连绵词,形不相涉,音则相近,义则为男子娇好之貌。与《关雎》“窈窕淑女”之“窈窕”为女子娇好之貌皆为“娇好之貌”,音皆相近,义正相同。故《说文》云:“嬥,直好貌。”《广雅》云:“嬥嬥,好也。”然则要翟、茭芍、窈窕、佻佻、嬥嬥、苕苕、窕窕皆连绵词,一声之转,并音近而义同,皆娇好之貌也。 古书中与“要翟”音近义同之连绵词尚不止于此。 《文选·西京赋》:“要绍修态,丽服飏菁。眳藐流眄,一顾倾城。”注:“要绍,谓婵娟作姿容也。” 《文选》张衡《南都赋》:“偠绍便娟。”“偠绍”一作“要绍”(《辞源》79年版0129页)。 《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注:“要眇,好貌。”又云:“眇,一作妙。”洪兴祖补曰:“眇,与妙同。” 又《楚辞·九歌·远游》:“神要眇以淫放。”洪兴祖补曰:“眇与妙同。” 要绍、偠绍、要眇、要妙,与“要翟”,亦一声之转,为连绵词,声近而义同,义为王逸注“好貌”。 《广韵》“偠”字下云:“偠
,好貌。”其在马则有“騕
”(《广韵》“騕”字下云:騕
,神马,日行千里),其在女子则为“婹
”(《广韵》“婹”字下云:婹
,细弱),其义皆当为好貌,而施之于不同对象,则为男子之好貌,女子之好貌,神马之好貌,随文释义,终不能离其宗也(
、
、
,皆从“鳥”声,字当作
、裊、
,其作“
”旁当为“鳥”旁之讹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