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上升,从1998年的9.76%增加到2002年的15%,标志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攀升到23%,2012年突破30%,2016年达42.7%,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1%,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①。据教育部预计,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即将由大众化转向普及化阶段[1]。 高等教育扩张的实质在于满足大多数家庭的高等教育需求,不论出身或所属地域,均可获得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然而,现实情况是尽管高等教育即将处于普及化阶段,阶层间与地区间的差异仍较大。为缓解阶层间与地区间的不公平,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如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国家专项计划[3]、限制属地招生比[4]等。已有学者在这些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目前形成共识的是京津沪等地由于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招生名额较多而适龄人口数较少,因此成为入学机会的高地,也是大家心目中高考最容易的地区[5]。但近几年,社会、媒体和学者却纷纷发现京津沪等地存在中小学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父母过度焦虑等问题,学习、竞争压力从中考、小升初一路蔓延到幼升小阶段。由此,笔者引出一个重要问题:既然京津沪高考容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比其他地区的学生压力更小才比较合理,为何现实情况截然相反?不同地区的入学机会是否存在异质性表现? 本研究基于MMI和EMI理论中不同阶层获取入学机会的优先次序,试图从入学机会的供求关系出发,结合各地区优势阶层与弱势阶层的人口结构,构造不同阶层的入学机会,结合2015年高考的相关数据对各地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主要关注以下问题:①对不同阶层来说,我国高等教育(本专科和本科)入学机会水平的地区差异呈何种特征?与原指标得到的排序相比,入学机会在地区间的版图发生了何种变化?②优势阶层学生与弱势阶层学生间入学机会的差距表现如何?其在不同地区间又呈何种差异?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回顾 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与分类后,发现目前已有关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研究多从社会阶层、城乡、性别、省际区域与民族差异等社会结构性因素出发,其中对阶层、地区、城乡差异的关注度较高。本研究主要关注各地区不同阶层学生的入学机会问题,因此主要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与阶层差异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回顾。 1.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上,得益于高校扩招,一方面,我国各地区的整体入学机会呈稳定增长趋势,对应地区的适龄人口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笔者前期的研究表明,东部地区享有较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尤其是教育大省京津沪地区占有绝对的优势,中西部地区的入学机会则处于劣势,地区差异较大。但从时间趋势上看,地区差异呈稳定而持续的缩小趋势[5-6]。另一方面,虽然整体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呈缩小趋势,但在短时间内并没有使重点高校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得到缩小和缓解[7],优质入学机会的地区差异仍呈固化状态乃至有所扩大。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一流大学的入学机会虽然在总体上得到了提高,但各地区间的差异却呈逐年扩大趋势。具体到地区内部,北京、上海和天津在入学机会上占绝对优势,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且所布局的高等院校尤其是优质的重点院校数量较多,同时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因而成为入学机会的高地[8]。 2.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研究。已有相关研究均发现学生所处社会阶层或家庭背景对其入学机会具有显著影响[9-10],优势阶层学生更容易获得入学机会,但这种机会的获得是个体的先赋与自致共同作用的结果。刘精明将个体获得的先赋条件分为家庭资源(内生性资源和外依性资源)的先赋条件与非家庭资源的先赋条件,其中内生性资源(如家庭结构和家庭文化资本等)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个体的能力、选择偏好甚至改变入学机会的配置结构,继而影响个体的入学机会。同时由于内生性资源受外界力量的干预程度小,阶层间的固化状态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打破,因此对教育不平等产生的影响也更持久[11]。卢卡斯通过研究也发现家庭背景对个体入学机会的获得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各教育阶段存在质量上的差异,因此优势阶层总是试图占据优质的教育资源,其子女更容易获得优质的入学机会[12]。 探讨不同阶层学生入学机会差距的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MMI与EMI理论。1993年,拉夫特瑞和胡特对爱尔兰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在各教育阶段的分流状况进行研究后,提出MMI理论(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即“最大限度地维持不平等”理论[13]。卢卡斯于2001年提出EMI理论(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即“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12]。MMI与EMI理论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承认不同阶层在获取入学机会上存在优先次序与阶层差距,优势阶层学生是教育机会的主要受益者,教育资源会优先满足他们的利益与需求,当他们的教育需求达到饱和状态后,弱势阶层才能获得剩余的教育机会。不同点在于:MMI理论认为,当某个教育阶段普及或扩张后,阶层间的差距将缩小;但EMI理论认为由于不同教育阶段存在质量上的差异,优势阶层学生会优先获得更高质量的入学机会,因而即便某个教育阶段迈入普及化,优势阶层学生依然能占据优质的教育资源,继而维持阶层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