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形而上学》第九卷第八章的核心是论述“现实”(
ν
ργεια)在三方面优先于“潜能”(δ
ναμι
)。分别是:“在逻各斯(λ
γο
)上优先”、“在时间上优先”和“在实体上优先”。学界对前两种优先性并没有争议。因为,很清楚,为了要描述一个潜在的事物,我们必须提及其对应的现实之物。譬如,如果我们要描述作为潜能的“看见”,在该描述之中,其实我们已经提及了作为现实的“看见”(1049b15)。另外,“在时间上的优先”也是明显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总是生于人”(1049b19)。换言之,在同类事物当中,现实的事物在时间上总是先于潜在的事物。 但是,“现实”相较于“潜能”的第三种优先性,即“在实体上的优先”(下文简称“优先性”),却激起了众多争议。困扰学界的难题在于,在《形而上学》第九卷第八章中,亚里士多德似乎论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优先性”。在1050a4-1050b6这段文本中(以下简称“文本A”),他论证在可朽事物之中,“现实”相较于“潜能”的优先性。而在1050b6-1051a3中(以下简称“文本B”),他转而论述不朽事物相较于可朽事物的优先性。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在这两段文本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优先性”。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这种观点称之为关于“优先性”的“分离解读”(split reading)。①与之相对,其他研究者则认为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提出两种不同的“优先性”。我们把这种观点称之为关于“优先性”的“非分离解读”(non-split reading)。② 根据“分离解读”,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不朽事物优先于可朽事物时,所采用的是“模态—存在”解读(the modal-existence reading)。所谓“模态—存在”解读,可定义如下:X“在实体上”优先于Y当且仅当X能够独立于Y而存在,但反之不然。③在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这一解读是非解释性的(non-explanatory),即,X的存在并不解释Y的存在。但是,采用该解读的研究者认为,当亚里士多德论述在可朽事物之中的优先性时,他所主张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优先性。这种不同的优先性体现在亚里士多德所采用的论证策略中:目的论论证。譬如,他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小孩会长为成年人(1049a12-14)。于是,成年人因为是小孩的目的,便“在实体上”优先于小孩。持“分离解读”的研究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亚里士多德认为待解释项X和Y之间存在着解释性关系,即,X“在实体上”优先于Y恰恰是因为X是Y的目的。这种解读之所以被称为“分离解读”,其原因在于,根据该解读,亚里士多德把两种不同的关系——一种是非解释性关系,而另一种是解释性关系——统称为“在实体上的优先性”。 主张“非分离解读”的研究者已经提出了两条思路,来解释文本A和B中两种看似不同的优先性。根据第一种“非分离解读”,亚里士多德在这两段文本中都采用了“模态—存在”解读。④根据另一种“非分离解读”,亚里士多德采用的是“解释—本质”解读(the explanation-essence reading)。⑤这里的“解释—本质”解读与“模态—存在”解读相对。所谓“解释—本质”解读,可定义如下:X“在实体上”优先于Y当且仅当Y所具有的本质是因为与X的关系,而反之不然。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该解读是解释性的,即X(全部地或是部分地)解释了Y的本质。⑥ 本文的目标有二。首先,我将反驳关于优先性的“分离解读”;其次,我将辩护一种不同的“非分离解读”。我所要辩护的“非分离解读”不同于“解释—本质”解读。以M.帕若玛奇斯(M.Peramatzis)的解读为例,其不同点可概括如下。 第一,根据帕若玛奇斯所提出的“解释—本质”解读,亚里士多德对优先性的描述本身是中立于(neutral to)“模态—存在”和“解释—本质”这两种解读的。他认为,只有引入亚里士多德所举的例子,我们才能得出“解释—本质”解读。与之相对,我将论证,亚里士多德的优先性论述就其本身并非中立,因为,该论述不能通过“模态—存在”的方式来被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