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揭开了新时代高校书写立德树人的新篇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高校专任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增强立德树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积极开展爱国爱党教育,改进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使立德树人取得更好成效。 高校专任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 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客观规律决定了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然职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则以德为先。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诸如道德的、思想的、公民的、智力的、创造的、劳动的、审美的、情绪的、身体的完善等,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尽管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德育的具体内涵认识不尽相同,但对德育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是一致的。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就是一部德育史。“立德”和“树人”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的表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左传》和《管子》,尽管这两个词起初是分开使用的,却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在其后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立德”和“树人”演变为中国教育思想的主流,固化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每一种职业对其从业者都有相应的岗位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六项义务,其中第三项和第四项分别是:“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部先后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都明确了教师应“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所有教师都应该履行好这份义务。 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在数量上是关键底盘,远超过党政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从质量上看,专任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高学术水平,在工作方式上,专任教师是与学生联系最经常、最直接、最紧密、最具连贯性的群体。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成才的主阵地,也是专任教师开展工作的主阵地。一门课少则十几个学时,多则几十个学时,同一个教师可以长时间地面对同一群学生,具有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最大优势。专任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制订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过程、评价学生行为等教育教学环节中,其行为直接和间接地起到教化作用。尤其是那些师德师风好、学术造诣高、教学水平佳、人格魅力强的教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信服甚至崇拜,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专任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成为学生和学校管理者的热切期待。据调查,专任教师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群,有85.13%的学生认为“所有教师都对思政育人负有责任”,有94.05%的学校管理人员认为“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所以,尽管在高等学校里人人都有育人责任,但任何人员都无法替代专任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党政管理人员主要发挥的是领导、组织、促进立德树人方面的管理育人作用,其他系列人员主要发挥的是支撑保障方面的服务育人作用。专任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应自觉开展好立德树人工作。 高校专任教师应增强立德树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 认识是实践的先导。如果立德树人意识不强,就很难产生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和实际行动。徐特立曾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两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目前,个别专任教师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将之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这也是影响专任教师立德树人效果的根本原因。广大专任教师应该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德的职业价值观,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11年12月,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制定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含“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六条。201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要突出师德,要求“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2018年11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含“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等十条,随后又印发了《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努力做到“四个统一”。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应该珍惜自己这份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按照上述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一名师德师风过硬、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