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19)06-0143-(08) DOI:10.13852/J.CNKI.JSHNU.2019.06.015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我国东部地区的淡水湖泊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主要表现为面积萎缩、水质污染、富营养化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对湖泊的治理和生态恢复已成为当务之急。①为进一步厘清最近半个世纪湖泊生态快速变化的驱动机制,有必要以史为鉴,对这一重大变化前夕的湖泊环境状况和利用方式进行复原。本文以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为考察对象,从湖泊地区的物产与民众生计的关系入手,对20世纪前半期的湖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耦合机制进行历史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新中国初期湖泊利用方式的转型问题进行反思。 本文所论之湖泊水面,不仅包括长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太湖、阳澄湖、淀山湖、固城湖等著名大中型湖泊,也包括数量众多、与民众生计关系密切的湖荡,二者在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价值及利用方式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共同特征。②根据1929年太湖流域水利局的统计,江浙两省太湖流域片内面积在1200亩至20000亩之间的湖荡共有150余个,主要分布在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和江苏省的锡、常、太、昆一带,与大中型湖泊和稠密的河港一起构成典型的亚热带水网平原地貌。③本文依据的资料主要是民国时期的社会调查、期刊论文及相关政府档案,但也使用一部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地方政府档案,其中对早期湖泊生态和利用的回忆性资料有助于弥补史料的不足。 一、物产丰饶的“湖区”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达杭州湾,其中心部分是以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为中心的冲积平原,境内地势低平,河湖密布,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明清以来的经济发达区。在各种历史文献记载中,虽然常用“鱼米之乡”来形容江南地区的富足和繁荣,但真正具备“鱼”和“米”双重丰产条件的,主要还是长江以南以各个大中型湖泊或湖荡群为中心的低洼平原地带。本文采用“湖区”这一概念来概括长江三角洲平原特有的湖体与周围陆地相结合、以物产丰饶为特征的地理亚单元。 在各个湖区,一方面湖泊水体本身盛产鱼虾、贝类、菱草等动植物,为民众生计提供富源;另一方面,湖泊周围陆地水网密布,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便于育桑养蚕。此外,湖泊水量丰富,可引到岸上利用低洼地形发展人工鱼塘,以养鱼促进农副业经济。总之,由于水陆优势互补,气候和水热条件适宜,长江三角洲湖泊地带往往形成粮、桑、渔并行发展的经济模式,正如民国学者李协在考察太湖后所总结的:“盖水自山间来,不即流入海而得停蓄浸润之力者,湖之功也。种桑而外,鱼藕菱茭之利,亦不可胜算。彼直隶沿海之地,卑下亦如苏浙,何以鱼米之乡,独推江南?是非太湖之为功乎?”④由此可见太湖在流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太湖之利,首先表现为强大的排蓄水功能,对旱涝时的水环境调节尤为重要;其次是湖区自然条件带来的水土环境和丰厚物产。 湖泊水利与岸上经济形态之密不可分,还可以用1929年国民政府对浙西湖泊地区桑蚕业的调查报告来分析说明:“浙西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最适于桑树之生育,叶大肥嫩,尤适于蚕之营养。益以湖水质佳,所缫之丝色白质韧,为他处所不及。更兼水陆交通均称便利,丝茧之运输销售极易,故人民多乐于栽桑育蚕。”⑤湖州所产“湖丝”闻名于世,得益于优良的太湖水质和受湖水滋养的肥美桑叶,丝茧产品的流通又得益于平原上水陆联运之便利。总之,浙西杭嘉湖地区的经济显然具有“湖区”特征,渔农工商各业所赖之资源无不与湖泊相联系。 湖区水陆资源之一体化,还可从湖泊周围人工养鱼业的发展与湖水、湖产、湖滩的关系来证明。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大中型湖泊不仅本身出产大量的淡水鱼,滨湖农民、渔民还利用环湖滩地建造鱼塘,以湖中所产的螺蛳、水草、浮游生物等为天然饵料,发展规模化的人工养鱼业。太湖北岸的无锡居江苏省养鱼之冠,当地人主要是利用湖滨滩地,鱼塘集中分布在太湖两大出水口仙蠡墩和大渲口附近,直接“用太湖之水,由梁溪导入,水量甚丰,水色亦清,水中含有丰富之酸素有机物及微量之盐化物”。⑥20世纪40年代,无锡的淡水鱼养殖量每年至少数万担,相当于一个大型湖泊的野生鱼产量。⑦另如丹阳县的练湖,面积约500余亩,浮游生物极多,颇适于淡水鱼类生活,由此湖周围里许范围内养鱼业也颇为发达,1932年统计有6800亩。⑧昆山县阳澄湖周围也是主要的人工养鱼基地,养鱼用的水源全部来自阳澄湖,“由后浦塘引入,色微浊,含有天然饵料颇丰富”。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政府部门曾开展过关于长江三角洲湖泊环境和物产的调查。如1935年京沪、沪杭甬铁路局对沿线大型湖泊与周围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列入调查范围的有太湖、阳湖、阳澄湖、淀山湖、滆湖、固城湖、昆承湖、石臼湖、长荡湖、丹阳湖、赤山湖、玄武湖、莫愁湖、南湖等近20个大型湖泊,均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的腹心位置。该调查将湖泊周围陆地所产的稻米、桑蚕、茶叶、水果、竹木等,与湖水中所产的鱼虾、荸荠、菱角等罗列在一起,同时又紧扣周围民众的生计状况,这正是“湖区”经济体意识的具体表现。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时人对“湖区”经济体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例如在描写太湖时,作者着意将湖畔洞庭山的物产与湖水中的出产融会贯通,甚至把湖周围的湿地水荡也涵盖在内:“洞庭是产水果闻名,四季出品极多,如东山枇杷、西山杨梅,桃、李、橘子等,产量均丰。他如碧螺峰之茶,西山之青石(质料优良,可制水泥),亦均其驰誉当世。湖中出产,亦甚丰富,有虾、蟹、鲫鱼、鲤鱼、鳗鱼、黄鳝、彩花鱼等,均负盛名。而湖荡中所产荸荠、塘藕、菱,亦殊鲜美可口。”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