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9)12-0081-09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基层,基层固则天下安,基层富则国家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吸引大学生到乡村发展,这样才能带动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也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定。然而,由于地区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人才资源向中心城市和上层机构集中,直接引发了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是一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举措,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大城市人才过剩、乡村基层人才短缺”的问题,还可以使大学生对民生有更深切的体认,通过服务于基层,培养自身关怀民生、忧心民瘼的人文情怀。 近年来,返乡就业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趋势,对该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内容多涉及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政策、影响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因素、大学生返乡就业的行动逻辑等,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实证研究。其中,关于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动力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分析思路。一是将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动力解析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动力是指国家政策号召、政府积极支持以及大城市就业创业的压力;[1]主观动力指向青年社会责任的担当、回馈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乡土情怀等。[2]二是将之解析为理性和非理性层面两个方面,理性动力产生于对各种经济、制度、社会等客观条件的权衡分析,非理性动力则产生于内心依恋、价值观等主观情感的召唤;同时,已有研究发现对家乡的主观依恋是返乡发展的重要非理性动力,大学生返乡是基于有限理性分析之下的行为抉择。[3]另外也有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分别从微观个体层面、中观家庭层面以及宏观社会文化层面解析了大学生返乡发展的深层原因,即自我情感需求、个体工作态度、恋爱婚姻关系、亲子利益及社会价值。[4]基于推拉理论的分析,返乡推力表现为大城市对外来青年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种种排斥,如就业住房、婚姻、医疗等制度;返乡拉力则表现为乡村自身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其中返乡青年对乡村社会的认同与归属是决定他们选择返乡的主要动力。[5] 基于对大学生返乡发展动力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个体为核心的主观动力是激发大学生返乡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集中分析了大学生“是否选择返乡”的动力(即返乡意愿),属于返乡大学生职业发展初期的内部动力,而缺乏进一步对大学生返乡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动力进行深入解析;同时,以往学者从主客观(或理性与非理性)层面分析了大学生返乡发展的动力,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深入分析,也由此成为本研究开展的基础。本研究以“返乡发展的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将他们的职业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即选择返乡(职业生涯初期)、留守乡村(职业生涯探索期)和乡村志业(职业生涯发展期),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理性层面和情感层面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各阶段的内部源动力的深层内涵进行诠释,从而为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形成持久稳定的返乡发展动力提供可行性建议。
图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注:图中大学生与外界要素之间的实线代表“正向谐变”关系,虚线代表“反向逆变”关系。 二、研究设计 1.理论基础 社会互构论是对于社会行动主体的互构共变关系进行分析和阐释的理论。社会互构过程的基本分析要素包括国家、社会、利益群体和个人等;在个人与这些外部要素的互构过程中,既存在着某种和谐和一致(即正向谐变),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和冲突(即反向逆变)。[6]具体到大学生返乡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个人会与国家、故乡、利益群体、外部环境以及自我形成互构关系,这些关系的互构过程是一个“由实践意义的主观内在生成阶段向外在实践运作阶段转化的过程”[7]。其中,“主观内在生成阶段”即大学生内部产生“决定返乡发展”的选择动力阶段,而“外在实践运作阶段”是大学生投身于返乡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留守动力和发展动力的阶段,由此可见,大学生返乡发展的三层次源动力是在一系列“大学生与外部要素形成的互构关系”中逐步产生的。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社会互构论为本研究解构大学生返乡发展的源动力提供了理论视角,而在哲学层面上,对个体行为动力的辩证思考,为本研究进一步剖析每一层次动力的深层内涵提供了参考依据。部分哲学家强调个体行为动力中感性成分的重要作用,如休谟从根本上否定了存在着某种外在于行动者的客观事实、关系或状态作为动机和规范性力量的来源;[8]然而,对外在规训的片面否定以及对主体感性的过分推崇,极易导致个体行为的主观化与随性化,甚至会因契约意识薄弱而影响社会的稳固发展。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哲学家强调理性的重要作用,如康德明确提出应该努力将行为安顿于理性之中,从义务和责任理解行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9]但是,理性之上亦存在忽视人的情感而流于“冰冷”“机械”之嫌。为此,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生返乡发展的源动力时,充分考虑感性与理性互融互通的复杂辩证关系,从“情”与“理”交融的视角阐释每一层源动力的深层内涵。 表1 本次调研中集体座谈和参与式观察的基本信息
调研形式 | 参与范围 | 人数 | 调研内容 | |
集体座谈: | |
1.“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座谈会 | 乡镇干部、中职院校党委书记、返乡就业大学生(基层公务员和乡村特岗教师) | 13 | 主要了解县域范围内对大学生的需求、出台的相关人才政策以及返乡发展大学生的待遇和发展等情况。 | |
2.“乡村产业发展与人才对接”座谈会 | 乡镇干部、中心学校校长、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 | 13 | |
参与式观察: | |
观察地点 | 电商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O2O农副产品展厅、菊花生产基地 | 50 | 通过参与式观察,了解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基本工作环境;相关基地、园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全面了解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个人需求等。 | |
参与过程中的访谈 | 园区、基地等负责人以及在上述地方工作的返乡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