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诗歌虽然用韵方式复杂多样,有通篇一韵与篇中转韵之分,有隔句用韵与每句用韵之别,有首句入韵与首句不入韵之异,而且各时期韵部之分合,与各人用韵之宽严,也并不完全相同,不过还是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用韵的限定性①,所以在对诗赋等韵文的韵脚字进行校勘时,也可以从音韵学和诗律学的角度,对之进行分析判断。实际上,早在大半个世纪之前,音韵学家罗常培、周祖谟就已在此方面做过有益的尝试,他们在合著的《两汉诗文韵字校记》一文中,按韵部对两汉诗文(主要是赋、颂、诔、文、七等体)中韵字异文作了校改②。文献学家王叔岷则在《校雠学》中对失韵的情况及原因做出归纳与总结③。今效先贤之法,扩大考察范围,主要从诗歌用韵④的角度,再结合辞义、诗意、对仗等因素,对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⑤所收汉魏六朝诗作中失韵之处,尤其是一些韵脚字的异文,多方比勘,综合分析,进行校考。 1.《古诗十九首》其十九(“明月何皎皎”)(《汉诗》卷十二,上册第334页)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此诗第二句韵脚字“纬”,《玉台新咏》卷一、《文选六臣注》卷二九、《太平御览》卷八一六均作“帷”;《文选》卷二七曹丕《燕歌行》李善注引、《艺文类聚》卷二九、《古诗纪》卷二○、《古诗镜》卷二均作“帏”。按,《古诗十九首》,学界大多认为是东汉中后期的作品。依罗常培、周祖谟所编《两汉诗文韵谱》,此诗下文四、六、八、十句韵脚字,在汉代均属平声脂部韵:“徊”,脂部,平声,灰韵;“归”,脂部,平声,微韵;“谁”,脂部,平声,脂韵;“衣”,脂部,平声,微韵。本诗第二句韵脚字若作“帏”,则亦属脂部,平声,微韵;若作“帷”,则属脂部,平声,脂韵;若作“纬”,则属脂部,去声,微韵⑥。“帏”“帷”语义相通,且均与下文诸韵脚字相押,通篇平声韵,未转韵。若作“纬”,则去声、平声转韵,韵颇不叶。故此诗第二句韵脚字当以“帏”或“帷”为是,“纬”应为“帏”之形近而误,疑逯钦立原稿笔误或中华书局排印时误植。 2.王粲《诗》(“荆轲为燕使”)(《魏诗》卷二,上册第366页) 荆轲为燕使,送者盈水演。缟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挥。 此诗系逯钦立辑自宋吴棫《韵补》卷一,疑为残篇。逯氏于此诗末句后所加按语云:“演、挥不叶,演盖湄之讹,才老所据本有误。”郁贤皓、张采民《建安七子诗笺注》卷二此诗注释,亦持与逯钦立相同之观点,谓:“演,或为‘湄’之误。”⑦而俞绍初辑校的《建安七子集》则将此诗作为《咏史诗二首》其二收入,且于“涕泣不可挥”出校语云:“‘挥’当读作‘浑’,与今音不同。”⑧按,两说均有一定的道理。“演”、“湄”二字形义均相近,致误的可能性很大。而吴棫《韵补》将“挥”字列于卷一“十七真”下,说明他认为“挥”字可押“真”韵。顾炎武《韵补正》也同意吴棫的观点⑨,且于《唐韵正》“平声”卷之二“八微”下作进一步的说明:“挥,许归切。古音熏。(引王粲诗,略)《说文》:‘挥,从手,军声。’”⑩按,“挥”在上古确读“军”声,从“军”的字,先秦时期属文韵,《诗经·小雅·庭燎》即以“晨、辉、旗”相押(11)。然“挥”字在中古时期已经转入微韵,汉魏晋人均将“挥”字与“微”韵、“之”韵、“脂”韵字相押。如,《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六(“黄鹄一远别”)中“泪下不可挥”之“挥”字,与“徊”、“依”、“乖”、“怀”、“悲”、“哀”、“摧”、“归”、“飞”相押,且此诗与王粲之作时代相近、句意相似(12),句中之“挥”与王粲“涕泣不可挥”语义、用法全同。再如,王粲自己的另一作品《从军诗五首》其一(“从军有苦乐”)中“良苗实已挥”之“挥”字,亦与“谁”、“师”、“威”、“夷”、“遗”、“坻”、“肥”、“资”、“飞”、“违”、“归”、“私”、“姿”、“犁”、“非”相押。两晋诗中用“挥”作韵脚字的作品,如潘岳《金谷集作诗》,陆机《百年歌十首》其九(“九十时”),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其三(“在昔奸臣”)、《赠汲郡太守诗》其七(“乐只君子”),陶渊明《时运诗》其二(“延目中流”)、《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诗》、《还旧居诗》等亦概莫能外,更不用说六朝隋唐时期的诗了。故二说相较,我更倾向于认为,王粲此诗中的“挥”字不误,也不读“浑”音、“军”声(其在上古音中应该是读“军声”,但到东汉末年已不读)。此诗第二句“送者盈水演”中之“演”字,当为“湄”字之形义均近而误(13)。“湄”,平声,脂韵,与“挥”适相叶韵。故逯钦立、郁贤皓等说更为合理,吴棫、顾炎武将王粲此诗中之“挥”归于“真”韵,语料疑误,依据不足。 3.阮瑀《七哀诗》(《魏诗》卷三,上册第380页) 丁年难再遇,富贵不重来。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身尽气力索,精魂靡所能。嘉肴设不御,旨酒盈觞杯。出圹望故乡,但见蒿与莱。 此诗第八句之韵脚字“能”,《古今诗删》卷六、《御定渊鉴类函》卷一七八引诗同,《艺文类聚》卷三四、《广文选》卷九、《古诗纪》卷二七注云今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校语“一作”均作“回”。按,“能”字,《广韵》有四种读音:一为奴登切,平声,登韵;一为奴来切,平声,哈韵;一为奴代切,去声,代韵;一为汤来切,平声,哈韵。然,据顾炎武《唐韵正》“下平声”卷六所考,“能”字在上古时期只有奴来切、奴代切二读,且读奴来切时,多与之部平声哈韵、灰韵字相押(14)。至阮瑀所处的汉魏之际,亦复如此。如《后汉书·黄琬传》:“时权富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京师为之谣日:‘欲得不能,光禄茂才。’”李贤太子注:“能,音乃来反。”此“能”字,即与之部咍韵“才”字相押。又如魏文帝曹丕《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黄节《魏文帝诗注》于此诗“能”字下注引《汉书·赵充国传》颜师古注和《后汉书·天文志》苏林注谓,此“能”与“台”“耐”声相通,“告余不能,谓寄言与所期之人以不耐也”(15)。此诗“能”字,亦与之部平声哈韵“来”字、之部平声灰韵“杯”字相押。再如,阮璃之子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谁云君子贤,明达安可能。乘云招松乔,呼喻永矣哉。”此诗中的“能”字,亦当读奴来切,与之部平声哈韵的“莱”、“哉”二字相押。再看阮瑀此诗,“能”之前的韵脚字分别为“来”(之部平声哈韵)、“灰”(之部平声灰韵)、“台”(之部平声哈韵),“能”字之后的韵脚字为“杯”(之部平声灰韵)、“莱”(之部平声哈韵),均为平声韵,哈灰通押。则此诗中“能”字当亦读奴来切,“义为有能力做到”(16)。与上下文韵相叶,辞义亦无扞格之处。至于异文“回”字,在两汉时期属脂部平声灰韵,与之部哈韵、灰韵殊不相押。此异文之出现,当因“能”字变读为奴登切后,后人不知其古音,为了叶韵而改。顾炎武云,“能”读为奴登切,始自宋齐之际。然至唐时,“能”字古音尚未消失,唐代诗文中仍有不少音奴来切之韵例(17)。宋代以后,人们渐渐只知“能”字音奴登切,很少知道“能”在中上古曾读为奴来切。故“能”之被改为“同”字疑在明清时。顾炎武在《答李子德书》中即已指出因古音久已失传世人好以今音改经及先秦以下之书,并举阮璃此诗为例:“若夫近日之锓本,又有甚焉。阮瑀《七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身尽气力索,精魂靡所能。’今本改‘能’为‘回’,不知《广韵》十六‘哈部’元有‘能’字。”(18)故此处韵脚字,当如顾炎武所云为“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