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660(2019)03-0170-12 1940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整理大学课程工作告一段落,而各科教材纲要之编订、各科教科用书之编辑工作,仍在进行。为了完成整理大学课程的后续工作,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的编辑出版“部定大学用书”计划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若深究却可发现,“部定大学用书”的编辑出版既是国民政府整理大学课程的“副产品”,也与民国时期大学发展及其教材建设现实状况密切相关。“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大学受欧美国家的影响日渐加深。国联教育考察团于20世纪30年代初对中国教育进行全面考察后提出:“中国大学对于外国材料之应用,似嫌过度,而中国大学教育之一切事物,似有更加中国化之必要。”①中国大学从始建之初即模仿国外,在教材建设上则一向偏重引进和使用外文原本,虽经国内高等教育界的不断努力,“现近正有极大之改变”,“至于中文教育新著作之渐见增加,尤应感谢商务印书馆之伟业”,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学生所读之书,大半仍为外国课本,即用以说明原理之例证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研究之题目,亦多采自西洋”,“在自然科学方面,教学偏重外国之情形,尤为显著”②。尽管在此期间民营出版机构纷纷致力于大学教材建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先后出版“大学丛书”“大学用书”,但因抗战爆发后交通阻滞,其影响就全国范围而言亦不十分显著。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担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陈立夫,对中国大学发展情况有着更为切实的了解。他在《从根救起》一书中指出:“那时候沿江、沿海都被日军占据了,所有大学都往后撤,我一一为之安顿下来。我发现这些大学大都像外国租界,这个完全采德国学制,那个完全采法国学制,其他不是采美国制,即是采英国制……学政治或经济的不读中国政治或经济制度史,读农的不读中国农业史……”③面对此种情形,陈立夫决心以政府之力收复“文化租界”,并提出兴办“中国的大学”的宏伟计划。在他主持之下,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初步整理好大学课程后,又开始推行统编大学教材计划,努力“把中国人应知的中国各部门的历史材料放入必修科,无教材的则奖励写作,使中国的大学像一座中国的大学”④。 一、组织成立部定大学用书编辑委员会 1939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在致国立编译馆的训令中称:“查大学各学院分院共同必修科目及各学系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均经本部先后制定颁发施行,各科目所用之教科参考用书,关系各大学学生程度,至为重要。大学用书之编译,实为刻不容缓。应即指定该馆主持办理。”⑤此为编辑出版“部定大学用书”的最初动议。 1940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又决定先行组建部定大学用书编辑委员会,以完成“部定大学用书”书稿的征集和审查工作,再由国立编译馆负责出版。据1940年《国立编译馆工作概况》所示,最初从“各校教授及曾为教授而于某一科目学有专长、素受社会推重者”中选聘的部定大学用书编辑委员会委员共有53人⑥,具体包括: 马寅初(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朱光潜、何廉(农业信贷管理局总经理)、吴俊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李炳焕、吴景超(经济部部长秘书)、李四光(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名誉教授)、李宜琛(国立西北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宗瀚(中央农业实验所所长)、张洪沅、周鲠生(国立武汉大学政治系主任)、胡庶华(国立湖南大学校长)、洪兰友、孟宪承、梁实秋(国立编译馆社会组主任)、章益(教育部总务司司长)、夏敬农、孙光远、曾昭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陈可忠(国立编译馆馆长)、张云、陈东原(中央政治学校教授、教育部督学)、许心武(教科书编辑委员会主任)、曾省、史尚宽、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其昀(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赵兰坪、张奚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道藩(中央政治学校教务主任、教育长)、萨孟武(中央政治学校行政系教授)、叶元龙(重庆大学校长)、邹树文、汪元臣、常导之、闻一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仙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教授)、刘英士、刘泛弛、刘季洪(教育部秘书)、蒋廷黻(行政院政务处长)、谢循初、翟桓、钱崇澍(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所长)、郑鹤声(国立编译馆人文组主任)、童冠贤(国立中央大学教务长、法学院院长)、魏建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文法学院教授)、刘振东、颜福庆(上海医学院教授)、严济慈(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孙国华、茅以升、顾毓琇(教育部次长)。 其中,吴俊升、陈可忠、许心武由教育部长指定为常务委员。⑦后来,陈立夫又加聘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黎东方,担任部定大学用书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部定大学用书编辑委员会从人员构成来看可分为学术和行政两个阶层。学术阶层包括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其中既有大学校长、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也有各系系主任、知名教授和研究员,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学界地位为该委员会奠定了崇高的学术威望。行政阶层是指以学人身份从政的各类官员,既有在南京国民政府各机关身居要职者,也有在国立编译馆担任主要职位者。他们在国家行政体制及教育出版行业中的领导地位,也使该委员会显现出厚重的官方色彩。另外还需指出的是,在部定大学用书编辑委员会中,马寅初、冯友兰、李四光、胡庶华、颜福庆五位委员还曾担任过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委员会委员;马寅初、冯友兰、吴俊升、张道藩、茅以升、周鲠生、邹树文、胡庶华、赵兰坪、顾毓琇、颜福庆十位委员同时也是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