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19)05-0001-011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中等教育完成后的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重要途径,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实现从“精英化”到“普及化”的跨越式发展,正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秉持以史为线、以史为鉴、史论结合的基本原则,全景式勾勒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并立足问题前瞻未来,这对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定位和历史方位、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自信与行动自觉、促进十九大“办人民满意教育”和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35年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一、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针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不同学者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并不乏真知灼见。如学界一般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1978年改革开放和1999年高校扩招四个历史节点为依据进行划分,[1]而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者和开创者潘懋元先生则主张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学苏联的7年、从“教育大革命”到“文化大革命”的22年、改革开放至今(又可细分为改革发展初期和大众化时期)。[1]借鉴有关研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我们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起步期、低谷期、复苏期、快速发展期和内涵式发展期共五个阶段,并留下了“在旧教育改造和全面仿苏中前行、‘教育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的双重重创、在改革开放中涅槃重生、在扩招中普及提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时代印记。 (一)起步期:在旧教育改造和全面仿苏中前行(1949-1956) “所有社会,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时期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2]新中国也不外如是。为加快构建全新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满足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求,1949年11月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服务于国家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根据经济需要设专业”等办学要求,明确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以“专才”为培养目标的总方向,并通过接收、整顿、合并的方式接管了国民党统治区的205所高等学校(公立高校、私立高校和教会学校分别为124所、60所和21所)。[3]同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采取“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式对旧教育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造,并提出“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的指导思想。此后,我国于1951年将21所教会学校系统改造为12所公办学校和9所由中国人创办的私立学校,[3]并开始全面仿照“苏联模式”构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 1952年,我国借鉴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管理、设置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等经验,将高等教育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规划之中,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等院系的大调整。此后,我国私立高校全部被调整为公立高校,部分沿海和大城市的高校纷纷迁往内地,51所综合性高校也被分拆、减少为21所。[4]同时,国家开始着手建设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取消或停止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新设钢铁、航空等专门学院与专业,基本形成每个省份都有综合性大学和专门学院的局面,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由“中央调控、国家办理”的基本格局。此外,我国还将苏联教学模式视为圭臬,从设置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引进苏联教科书、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制定教学计划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在此期间,全国约四分之三的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工科、农林、师范、医药院校的数量从此前的108所大幅度增加到149所,[4]有效满足了当时社会对各行各业“专才”的需求。 1956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章程草案》,以法令的形式将“仿苏”经验规定下来,“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我国基本确立。[5]截至195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分别由1953年的181所高校和21.2万在校生增长为227所和40.3万。[6]64,116然而,这种机械地全面仿苏的做法却使高等学校演变为专业人才的“养成所”和“训练场”,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至上的政府强制性举措,不仅淡化了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文精神,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之路,专门学院的设置也违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注重综合化发展和学科交叉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散了学术力量和教师队伍,给我国创办世界一流大学造成了困难,耽误了时间”。[7] (二)低谷期:“教育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的双重重创(1957-1976) 1957年后,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广大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高等教育体制,并围绕“专才”培养、大学设置专业面过窄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如毛泽东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德、智、体几个方面的综合发展。1958年后,受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提前超额完成“一五”计划的鼓舞,我国迫切希望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局面。然而,由于对经济社会现实的“失整体性”认识及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欠缺,我国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失范冒进倾向,“大跃进”“浮夸风”愈演愈烈,并延伸至教育领域。“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得到“鼓与呼”,“教育大革命”一触即发。1958年9月,中央提出“15年左右时间内普及高等教育”,掀起了全国各地大办高等教育的热潮。在此期间,高校数量由1957年229所激增至1958年791所,1960年更高达1289所,四年内增长463%。[6]129,14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