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夫等人在面对十余年前美国出现的令人惊讶的网络购物狂潮时,写下这样的一段描述: 在过去的几年里,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病菌携带体。即便是把大型购物中心、邮购目录和购物频道加起来,感染力都没它大。只有加利福尼亚和阿拉斯加的淘金浪潮,或是得克萨斯的石油风潮,才比得上这股把互联网当作购物中心的狂热劲头。目前20%的美国人每周至少花5个小时上网,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购物——大多数网站现在都会卖点什么。 2003年的购物高峰期,消费者在网上花了170亿美元,差不多是1999年的两倍。而现在它还在继续增长!单是2004年感恩节这一个周末,消费者的在线消费额比2003年增长了整整1/3!该年度在线销售额一举冲上了500亿美元。虽然在零售总额中(340000亿美元),它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但互联网很快就会超过邮购目录的销售额。你能想象到的一切东西(甚至包括你想象不到的一些东西)都能够在网上买到。 大多数东西都能在eBay网站上买到……它提供的东西千奇百怪,什么袋鼠的阴囊(销售10美元)啦,什么从旧避孕套里找出的保罗·麦卡特尼(著名的甲壳虫乐队的主唱)的精子啦。每1秒钟,就有价值729美元的东西从eBay上卖出。① 不仅单位时间内卖出的量在当时来说有点难以想象——竟然达到每秒729美元,而且所卖出的东西也够疯狂的,无奇不有。不过,这样的购物奇迹在十年后的中国已经不算什么了(当然在当下的美国也不算什么了)。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中国“双十一”购物的统计数据。2015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开场。“从11月11日零点开始,天猫的总交易额就在不断刷新。1分钟破10亿,3分钟破30亿,12分钟破100亿,10个小时破500亿,破纪录的节奏如坐火箭。”②不过,这一确实有点惊人的数字,在2016年“双十一”被更加惊人的数字打破:“52秒,交易额破10亿元……6分58秒,交易额超过100亿元……1点整,交易额破353亿元,超2013年全天;2点30分20秒,交易额超500亿。”③如果折算为美元,2016年“双十一”,阿里巴巴1秒钟卖出去的货物达到200万美元左右。 面对这样的商业现象,我们已经无法用经典政治经济学来解释,我们无法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市场行为中寻找贴切的答案,于是我们必须进入文化病理学的范畴来加以观照,以便做出并非危言耸听的诊断。 一 物欲症与消费 格拉夫等人认为,这种购物狂潮的出现,从一个侧面透露出一种人类迄今为止所患的新病症——物欲症。关于这一新病症的临床表现,格拉夫等人搬来《牛津英文词典》的相关解释作为说明的依据:“物欲症(affluenza):名词。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社会病,由于人们不断渴望占有更多物质,从而导致心理负担过大、个人债务沉重,并引发强烈的焦虑感。它还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浪费。”④可以说,物欲症的病理逻辑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物品的占有乃至消费总是处于不满足的状态,由此导致焦虑情绪愈演愈烈,难以控制,而这一情绪发展到彻底左右人们的日常心理和行为的地步,使身心沦为物欲的工具。此一结果显然已经构成严重的心理疾患。当年,马克思提出的所谓的商品拜物教问题可以说是物欲症产生的一个直接根源。商品拜物教第一次确认了人与物之间关系的颠覆性改变,从物为人役摇身一变为人为物役。从马克思到格拉夫,这样的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症候性改变不能不成为一种必须正视的社会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物欲症”这样一种心理疾患呢?格拉夫没有给出有力的解释和答案。在我看来,这种症状的出现至少需要从两个层面加以认识。 首先,“物欲症”是欲望投射外部现实受阻的一个结果。欲望本身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法则。人的欲望投射通常有两个路径,一是人与人之间的投射,一是人与物之间的投射。在前消费社会阶段,人对物的欲望投射固然存在,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有限,物本身被限定在使用价值范围之内,溢出现象少有发生,即使有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形出现,也还是脱离不了使用价值占据主导地位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格局,使用价值之外的其他价值难以获得独立的地位,对物的日常生存需求就是人的欲望实现的限度或边界。当然,也会有物超出自身使用价值而呈现其他价值的时候,只不过还不具有普遍意义。此一时期整个社会尚未进入物自身价值溢出使用价值而成为常态的阶段。也由此,人与人之间的欲望投射成为前消费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构成。人通过对有限物的欲望投射来实现无限人的欲望投射的满足。这种基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建立的欲望实现,表面上看,具有无限的潜力,但是由于人的占有与分配涉及主体之间的关系设定,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再加上物自身尚未进入脱离自身使用价值的裂变阶段,欲望的实现无疑受制于规约的可预期性。由此,欲望就是一种心理欲求,而欲望伦理就是社会规范对欲望的疏导和限定,欲望本身对外在之物并不构成任何侵害,因为它没有改变物的基本存在形态和性质。